文/侯明廷
古琴為什麼會有13個徽,而不是12或14個?
在左手按音上淖或下注時,琴譜上說上“七六”或下“八半”,而不是說上“七二”或下“八七”?
另外,我們還知道古琴的泛音共有91個,按音有147個,那這些數字又是怎麼來的?
了解這些數字的來龍去脈和其所代表的意義後,對我們深入了解和學習古琴有哪些幫助?
帶着這些疑問,我們今天一起來探究下古琴身上的數字密碼。
古琴琴體上的數字含義古琴長三尺六寸五,即約等于122厘米;而古琴的标準弦長是110厘米;這也是當前标準的古琴長度和弦長比例。
那麼,為什麼要在意弦長的數值呢?因為這關系到十三徽位的确定上,而十三徽位又關乎琴泛音和按音的音準。
而在說十三徽位前,先了解下“弦”的特點。古琴屬八音中的絲,所謂八音是指我們身邊自然界存在物體發出的自然聲音,歸類起來分金、石、土、革、絲、木、匏(音同跑)、竹這八類,各類的代表樂器有,金(鐘)、石(磬)、土(埙)、革(鼓)、絲(琴)、木(柷)、匏(笙)、竹(笛)。(見圖一)
圖一
其中弦就是由繩絲發出的聲音,而其最早被人類發現,應是從打獵的弓弦在箭射出去後發出的聲音中得到啟示。與其他音類相比,以繩絲為載體的弦有一個特點,就是這個弦不論是長1米,還是50厘米,隻要撥動,然後按壓,都會産生13個特别明顯的音符。
這一現象在北宋時,科學家沈括在其《夢溪筆談》中就已提到:“所謂正聲者,如弦之有十三泛韻,此十二律自然之節也。盈丈之弦,其節亦十三;盈尺之弦,其節亦十三;故琴之為十三徽。不獨弦如此,金石亦然”。沈括在這裡說的“泛韻”,也就是泛音。他認為弦上發泛音之處便是“自然之節”。
而南宋琴家徐理在其《琴統·十則》一書中說:“琴有十則,節四十五,同者十有四,得位者三十有一”,也就是說如果把一根弦從二等分到十等分,加在一起有45個音位,剔除相同的音位,最後合計有31個音位。而事實在這10等分的31個音位中,9等分的音和7等分的音基本不用。但真正能被用到音樂中的,也就是現在古琴上的13音位,而為了更容易識别,所以才在琴體上标記出來,又因為“徽”本身就是标志的意思,所以就稱為琴徽。
每條不論多長的弦上都有13個明顯的音符點,那麼這些音符點又是怎麼找出來的?說到這,就要用一個數學概念“等分”,一徽的有效弦距(嶽山到龍龈的距離)為1/8,二徽弦距為1/6,三徽弦距為1/5,四徽弦距為1/4,五徽弦距為1/3,六徽弦距為2/5,七徽弦距為1/2,八徽弦距為3/5,九徽弦距為2/3,十徽弦距為3/4,十一徽弦距為4/5,十二徽弦距為5/6,十三徽弦距為7/8。(見圖二)
圖二
事實上,在古琴中以7徽為中心的左右兩邊的泛音音高是相同的,如四徽的音高與十徽的音高是同音,以一弦來說,其音高都是261.64HZ(見下圖三)。
圖三
這也就是說,古琴從理論上來說隻用半空腔也能彈出所有泛音,這也就是為什麼會有半空腔古琴出現(見圖四)。
圖四
之所以在晉朝以後開始出現全空腔琴體,主要是古琴按音需求。事實上,在戰國以前的古琴上是很難彈出按音的,一因琴面不平,二因不是全空腔體。
古琴脆美清輕如同天籁之音的91個泛音為什麼古琴上會有91個泛音?因為,古琴有7根弦,每根弦又有13個泛音,7*13=91個泛音。
同時也因為在不同琴弦上可奏出相同泛音的原理,古人也才有了泛音定弦。
而事實上,雖然古琴從伏羲發明經過神農(炎帝)、堯、舜帝的相繼改進并最終在夏商周時代成為一件與瑟相伴的成熟樂器,但其泛音最早是從什麼時候發現的,在秦漢以前的上古古籍中沒有明确記載。不過從戰國墓出土的半空腔古琴可以推斷,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古代琴人已發現泛音。雖然最早沒有實物考證,但最晚時間是有實物佐證的,也就是魏晉時期琴上已明顯标記13徽位。考古發現的南朝時期名為“竹林七賢”的刻磚中,在嵇康彈琴的畫磚上(見圖五),琴上已有明顯的徽位标志。另外,在嵇康的《琴賦》中也有“徽為鐘山之玉”的描述。
圖五
對古琴來說,也正是有了泛音及後來的按音,才能在與瑟的競争中脫穎而出,最終成為中國最具特色和影響力的樂器。
同時因為泛音和按音的相繼發現,使古琴的音符從最早的宮、商、角、徵、羽、少宮、少羽七個基礎散音後,又一下子多了91個泛音和147個按音,而如此多的音符也使古琴能夠更好的彈奏、表現出更多複雜的樂曲。散音的厚重,和泛音的空透,再加上按音的細微多變,才造就了具有四個八度零2個音的古琴這一撥弦樂器,也有了《流水》《梅花三弄》等曲子的動人旋律。
雖然在古筝和琵琶彈奏中也有泛音,但泛音在這些樂器上更多的隻是點綴作用。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泛音是古琴音色的最大特點,和其他樂器有着巨大區别。
古琴細微悠長時如人語的147個按音在古琴上除了91個泛音外,還有147個按音。按音的存在,使得古琴成為了文人雅士的心頭之愛,更是他們抒發情感的最好載體。同時按音的發現,也使得古琴在個人思想情感的表達上超越了一切樂器,成為從上古時代流傳至今,仍深受人們喜愛的樂器。
那麼古琴上的147個按音又是如何來的呢?
這同樣,還要從弦上的自然音節說起,上面我們說過,在弦上除了13個明确音符外,還有其他不明顯音符,按古人研究有31個(上文已述)。而在實際的彈奏中,古代琴人發現在每根弦上真正能用在樂曲中的音符僅有21個,下圖中是F正調(也就是宮調),7個弦上不同位置的21個音符點。那麼每根弦以21個按音點位來算,7根弦合起來就是7*21=147個按音(見圖六)。
圖六
總結抛開古琴身上幾千年來文人以修飾性語言給予的贊美之詞外,從其物理性來說,古琴就是一件樂器。作為樂器,其自身就有規律性,所有規律基礎上都有着數學知識,而數學又是一切自然科學的基礎。
我們知道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産生的,而音樂是有節奏的聲音,因此音樂也屬于自然科學範疇。所以,在音樂中蘊含着數學知識就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
“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在了解了古琴身上這些數字的真實意義後,我們再彈古琴,是不是心裡更有數了?
本文為“瓷音古琴琴社原創”,轉載注明出處,如不按侵權處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