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車選車 · 早安汽車
汽車,無疑是我們日常使用的産品中科技集成度最高的品類。從20年前的藍牙開始到現在的手機互聯,自動駕駛等,随着科技的進步,汽車上的科技應用也越來越豐富。
但相比智能化科技的進步,汽車安全科技更能影響消費者的購車決定。領克06最近舉辦了安全黑科技展示活動。我們借此機會來盤點盤點,汽車安全科技發展史。
01.車燈
1898年,哥倫比亞号電動汽車首次采用了電池供能的前燈和尾燈,電氣車燈就誕生。随着之後白熾燈的發明,電氣照明開始在汽車上得到廣泛應用。晚上,也可以開車出門了。
02. 雨刮器
1903年,第一款雨刮器誕生了。當然,它初代是手動的。值得一提的是,發明者是來自美國阿拉巴馬州一位叫Mary Anderson的富家小姐。于是,雨天也可以開車出門了。
03. 安全玻璃
1936年,通過使用改良後的聚乙烯醇縮丁醛(Polyvinylbutyral, PVB)作為夾層,夾層玻璃的應用變得成熟,開始在汽車上大範圍應用。于是,駕車出行碰撞後,不再怕碎玻璃渣子進車裡了。
04.安全氣囊
1953年,美國工程師John W. Hetrick,因一場交通意外事故受到啟發,研究申請了輔助乘員保護系統(SupplementaryRestraint System)專利。1971年福特将安全氣囊裝在一批實驗車上,1974年通用汽車率先在市售車裝上駕駛座安全氣囊,之後在前乘客座也裝上安全氣囊。
05. 防抱死系統(ABS)
第一台防抱死制動系統ABS(Anti-lock Brake System),于1950年問世,首先被應用在飛機上,1968年開始在汽車上進行應用研究。70年代,由于歐美七國生産的新型轎車開始采用盤式制動器,促使了ABS在汽車上的應用普及。1980年後,電腦控制的ABS逐漸在歐洲、美國及亞洲日本的汽車上迅速擴大。
06. 三點式安全帶 1958年,沃爾沃總經理Gunnar Engellau拜訪了飛行器工程師尼爾斯·博林,這名飛機彈射座椅設計師受命,為沃爾沃設計一種能在車輛碰撞時将駕駛員固定在座椅上的設備。後來,就有了我們熟知的三點式安全帶。沃爾沃的Amazon也因此成為了全球首輛标配安全帶的汽車。
07. 電子穩定系統(ESP)
1987年到1992年間,奔馳和博世合作研發了一套名為Electronic stabilityprogram的系統,其英文的意思就是電子穩定程序,也就是我們今天常說的ESP。1995年奔馳W140的S級轎車開始裝備。
08. 刹車輔助系統(BAS)
1996年奔馳發明刹車輔助系統以幫助司機在極端情況下增加刹車的制動力。從1997年開始,這個系統成為奔馳轎車的标配。
09. 盲點預警系統(BSD)
1998年沃爾沃發明了盲點預警系統,并在S80轎車上第一次搭載。
10. 車道偏離預警(LDWS)
2000 年,梅賽德斯-奔馳Actros商用卡車采用了第一個車道偏離預警系統。如今,這樣的系統在汽車的配置上變得非常普遍。
進入21世紀,随着科技的進步,關于汽車安全的功能也越來越多的被發明,被應用。當然,它們最主要的目的隻有一個-守護駕乘者的安全。
在硬核的防護生命安全技術之外,開始越來越多的關注生态安全。比如車内空氣,車内接觸物等。領克06的安全黑科技展示也正是開始從這個角度來設計對駕乘人員的保護的。
① 翻滾保護系統
領克06搭載的這套系統在車輛發生翻滾事故時,觸碰前通過超高靈敏度的傳感器及智能算法計算翻滾臨界點,第一時間開啟翻滾保護裝置,展開側氣簾,對乘員進行安全防護。并且自動定位車輛位置,呼叫車主,即刻救援。
② 五重空氣淨化
領克06“深林”般的生态功能是通過整合一鍵遠程車窗透氣、主動式座艙清潔系統、AQS空氣質量管理系統、PM2.5/CN95級濾芯、負離子發生器,而實現的“透、換、擋、阻、除”空氣淨化生态鍊閉環。通過功能聯動、效力協同,為車主提供系統級的空氣淨化安全。毫無疑問,這個功能在應對現在的疫情,以及日益嚴峻的空氣污染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③ 抗菌方向盤
領克06搭載了抗菌方向盤。并在活動現場聯合廣東省微生物研究所,首次分享了不同用車場景下抗菌效果的實驗,通過對兩種不同材質方向盤表面樣本的提取再培養,最終證實了領克06抗菌方向盤的抗菌有效性,有效率達到99.9%。這難道是使用了羅老師之前推薦的鲨紋防菌黑科技?
不管怎麼說,現在汽車的安全功能真是武裝到了牙齒,除了傳統的主被動安全,生物安全也開始被越來越多的廠家重視,并開始出現一系列實用,富有科技感的功能。我們可以看到,在汽車工業走過100年的發展曆程中,我們中國品牌也開始在為這個産業注入新的活力和貢獻。
PS:領克還在現場發布了一個玩偶IP-機甲河豚希克斯,還挺想要的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