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前河南省的一名老師辭職信上短短一句,“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爆紅網絡,那位寫下史上最具情懷辭職信的女教師去了哪兒?正是四川崇州街子古鎮,顧老師說這裡有他以前對生活所有的期盼,依山傍水曆史悠久,民風淳樸,空氣清新。奔流的沱江河與味江構成了丁字形的布局,從北面筆架山和左側的天國山俯沖而來的亘古山峰,在這裡形成減力,削弱了青石闆聚集的地勢。站在禦龍橋邊,大量古鎮的小青瓦世界就像一條從青城山徘徊而下的大路,作為西出名山的門戶要道,街子古鎮盡享靈氣,山水和旖旎風光,形成了枕山卧水的城市格局。
街子曾經是橫渠鎮和永康縣府所在地,建制已有一千多年的曆史了,古代名為橫渠鎮,自古商貿繁榮有劍南道最大的草市,這裡的茶葉、川芎由此經味江水運至全國各地。後經曆了幾個朝代的變遷,政治經濟反複興衰,興時曾為縣,執掌一方水土,衰時僅剩一條小街。到了1940年建立街子場,離街子不遠處有一座萬壽宮,宮内石碑上記載明萬曆42年于班巷上村維新軒設立”街子場”。不久後又将“場”改為了“鄉”,直到1991年撤去了“鄉”字改為了“鎮”,才一直沿用至今。
這是什麼意思?這是西蜀方言,何意?那是緣于兵戈相擾。古鎮一度謹慎沿味江而建的河街子,趕集交易茶葉、山貨是附近山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訴求,當局就将河街子的趕集場所命名為街子場。二十世紀初,德國建築師恩斯特·柏斯曼曾來到街子鎮拍攝過字庫塔全景,但他把這裡誤記為“邛州的一個村莊”。這座六角五級攢尖樓閣式的字庫塔,也成為百年前最早一批被西方眼光所關注的四川建築。
如果說古鎮是因茶而興、緣茶而鳴、由茶而盛,到最後成為西南絲路上一個重鎮的話,那麼回蕩在此地的文心與詩性,則是其他地方所無法比拟的。這裡曾是晚唐一代詩人唐求的故鄉,杜甫、陸遊等文人墨客曾在此吟詩作賦,題詞流連。這裡有傳統特色手工業技能,如湯麻餅、天主堂雞片、鳳七山茶、川西雙絕、棕編、木器、藤編等等。有特色傳統節日與儀式活動,如古寺廟會、蘭花節、春苔會、城隍廟、端午潑水節等。物質類的曆史保護單位有光嚴禅院、字庫塔、禦龍橋、唐求故裡。
随着旅遊業的發展,經曆了512汶川地震後的街子,古鎮經過重建改造,已成為川西旅遊環線上的重要節點。2010年5月,它成為了4A級的旅遊景區,古街區現存以江城街為中心的6條街道,古建築6.8萬平方米,街道兩旁的房屋基本以清工部法則來營造,以清代中晚期建築為主,木質結構穿鬥梁架單檐青瓦民居布局前店後院部分房屋還保留有明代的水井。古鎮内的雙河遺址距今已經有四千三百多年曆史了,是成都平原史前城址群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寶墩文化的中心遺址之一,也是中國文明起源史上一處非常重要的遺産。
古鎮内的光嚴禅院規模宏大,佛音遠播始建于晉代,在明代成為了皇家寺院頂級儀式,是四川有名的佛教聖地之一,寺院内印有初刻南藏、貝葉梵文、禦賜極品三件寶,被譽為“西川第一天”。光嚴禅院也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六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有着如此深厚的文化内涵,又毗鄰青城後山和九龍山,被譽為了川西水鄉和青城後花園。它距離成都僅57公裡,一腳油門便可輕松抵達,自然成為了成都人周末的避世之所和康養休閑養生之地。正如唐求詩裡寫道:缭繞城邊山是蜀,彎環門外水名巴。人的生活和情感土壤的山水是靈山活水的真命,這可能也是街子古鎮百年不衰的根性。
選個陽光明媚的日子來街子古鎮,冬天泡一泡溫泉,夏天爬爬山,選擇特色客棧帶上家人朋友一起感受它悠久的曆史,融入它甯靜的氛圍。在環抱的群山下,味江的濤語中品着微甜的空氣,體驗一把時光悠遠的别樣生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