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關于神奇小木屋的作文四年級下冊

關于神奇小木屋的作文四年級下冊

教育 更新时间:2024-06-18 21:05:20

著名兒童文學家和教育家葉聖陶先生和他的親家公夏丐尊先生,合著過一本教孩子寫作文的書——《文心》

作者說,寫作文就是用文字分享我們自己的生活經驗,包括描述事物的外部經驗和表達感想的内部經驗。

如果按這個标準,寫作文是一件挺容易的事,無非就是把自己看到和感受到的寫出來。

但事實上,很多孩子說得出,卻寫不出。

關于神奇小木屋的作文四年級下冊(小學生不會寫作文)1

作者認為,要想寫得出,需養成認真觀察生活的習慣和多多閱讀,尤其要多閱讀那些可以當成“作文模闆”的兒童文學。

在選擇“作文模闆”書時,可以參考這三個标準:

1、孩子感興趣

2、文字簡練,案例多

3、正能量

三個标準中,“文字簡練,案例多”蕞重要,文字簡練是寫作文的基礎,案例多則表示可供模仿的部分多。

如果選的是外國作者的書,還需要注意譯者,不同譯者的翻譯水平,差距也會很大。

關于神奇小木屋的作文四年級下冊(小學生不會寫作文)2

滿足這三個标準的書挺多的,比如我目前在看的《大森林裡的小木屋》,譯者是大名鼎鼎的馬愛農,翻譯過“哈利波特”,曾兩次榮獲國際兒童讀物聯盟翻譯獎。

本書的作者是勞拉.英格斯.懷德,一位充滿傳奇色彩的人物。

勞拉奶奶,出生于1867年的美國,當時南北戰争剛結束不久,各地掀起西部拓荒熱潮。

勞拉奶奶的爸爸,也加入了拓荒大軍,帶着家人,熱血沸騰地跑去了威斯康星大森林,當時勞拉才兩歲多點。此後十來年間,爸爸帶着家人輾轉好幾個地方,足迹幾乎遍及美國西部。

勞拉奶奶65歲那年,開始寫自己的童年故事,這一寫一發不可收拾,噼裡啪啦,一口氣寫了九本,構成了一個“小木屋”系列。

這本《大森林裡的小木屋》是“小木屋”系列中的第一本。

關于神奇小木屋的作文四年級下冊(小學生不會寫作文)3

書中以幼年勞拉的視角,描述了一家人在大森林裡的四季生活、不同季節的風景,以及在大森林裡遇到的各種奇聞轶事,整本書幾乎都在寫具體的事物。

接下來看看《大森林裡的小木屋》符合“作文模闆”書的三個标準。

一、孩子感興趣——有興趣才能讀下去

大森林裡有很多有意思的事,比如有一次勞拉的爸爸看到一隻熊在吃空樹洞裡的蜂蜜。爸爸故意鬧出很大動靜,趕走了大熊,然後跑回家拿走了所有的盆盆罐罐,等回來時,所有的盆盆罐罐都裝滿了蜂蜜。

大森林裡,更少不了動物,尤其是各種兇猛的動物,這些都是孩子感興趣的部分。

比如給牛擠奶時撞見大黑熊,在溪邊差點被大花豹吃了,踩到黃蜂窩被盯得全身都腫起來了……

這些有趣驚險的故事,會吸引孩子們,一頁接一頁讀下去。

這本書還有個大福利——每一頁都有色彩豐富、妙趣橫生的配圖,它們出自安野光雄之手,一位拿獎拿到手軟的圖畫書作家。

關于神奇小木屋的作文四年級下冊(小學生不會寫作文)4

二、文字簡練,案例多——文字有魔力

書中占比蕞多的内容,就是勞拉描述自己看到的森林、爸媽在做的事,這些都屬于“外部經驗”,我們看看勞拉是怎麼描述的。

“過了一會兒,陽光灑進樹林,空氣變得晶瑩剔透起來。樹幹之間橫着一道道長長的、橙黃色的光柱,雪被染成了淡淡的粉紅色。雪堆的曲線、雪地上的轍印都有着細長的藍色陰影。”

看,這段陽光下的雪林描述,沒有一個高深的詞彙,也沒有長長的形容詞,隻是如實描述,卻很吸引人。

書中類似的描述很多,再來看一個:

“洋蔥都用莖葉編成了長串,挂在閣樓裡。邊上是用繩子綁在一起的一串串紅辣椒。南瓜和筍瓜放在閣樓裡,堆成橘紅、鮮黃和碧綠的小堆。”

有沒有發現,作者很擅長用簡練的文字制造畫面感,這樣的文字,很值得拿來模仿。

關于神奇小木屋的作文四年級下冊(小學生不會寫作文)5

三、正能量——因為愛和樂觀,苦日子也不苦

不同的文字,攜帶的能量也是不一樣的。

孩子看的書,須有其正面意義。

勞拉一家的拓荒生活,其實是很辛苦的,你想想,小木屋蓋在大森林裡,方圓十來公裡沒有鄰居,入夜後隻能聽到呼呼的風聲和狼的嚎叫,有時候,還有兇猛的動物在小木屋外面晃悠。

這還不算最辛苦的,更辛苦的是,爸爸媽媽需要靠自己的雙手,一寸一寸開荒土地,稍有懈怠,就被植物重新占領。

每天從早忙到晚,冬天又那麼長那麼冷。

但勞拉的爸爸媽媽絲毫沒有抱怨,他們樂在其中,還用樂觀和幽默感染着孩子們,在每個寒冷冬夜,爸爸會坐在爐火前給家人拉小提琴、唱歌。

關于神奇小木屋的作文四年級下冊(小學生不會寫作文)6

《大森林裡的小木屋》,雖然适合當成“作文模闆”來讀,但在給孩子看時,不要過于刻意,不用強迫孩子劃好詞好句、寫讀書筆記什麼的。

以興趣為導向,孩子願意讀就可以,好的書,自己會說話。

閱讀就像吃飯,每天正常吃,吃得健康,身體自然會慢慢長大。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