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原畫冊微信公衆号授權轉載
什麼樣的照片可以組合在一起形成組照?
朋友圈和小紅書教給了我們「統一對象」「統一色調」「統一濾鏡」大法,這些方法因為視覺的規整,會一定程度吸引目光,但對于有藝術表達需求的朋友來說,這是完全不夠的,甚至會因為整齊劃一而顯得生硬。
在藝術攝影的圖片編輯中,我們不妨先通過研究圖像的「聯系」來研究這個問題,它是構成畫冊項目的基本組成要素。
©川内倫子《天地》,從一張照片,到對頁,再到整個項目組圖
圖像一旦組合在一起,便會産生聯系。聯系有千萬種,每位觀衆對同樣的圖片也會解讀出不同的聯系方式,那我們要如何學習呢?川内倫子在自己的作品中為我們提供了很好的範例。
下文就以對頁聯系為主,進行讨論。
-
01. 什麼樣的圖可以聯系到一起?
如果非要給紛繁多樣的圖像聯系做一個分類,我會分為三類:
形式上的聯系
寓意上的聯系
時間線上的聯系
形式上的聯系
比較簡單,以對頁為例來說,主要是兩張照片有一些相似的形狀、色彩、影調、質感等形式上的相似、對比、互補的關系。這是一種比較直接的、基礎的聯系,大多數人一眼都能看出來。
例如,我們看川内倫子畫冊中的一些對頁:
©川内倫子《AILA》,相似的拍攝海岸對象與線條
©川内倫子《AILA》,相似的白色主體和溢出的高光特征
©川内倫子《假寐》,相似的針狀物
©川内倫子《假寐》,相似的點狀物形成質感
川内倫子給我們展現的形式聯系,并不總是那麼直白,而是更有想象空間。我們會看到更多的隐晦的形式聯系,例如不明顯的形式、構圖特征、不明确的質感、影調特征、色彩構成方式等,而絕不是左邊圓形右邊一定是圓形,左邊方形右邊一定是方形。這種要「思考幾秒鐘」的欣賞過程,無形中增加了作品的藝術性。
©川内倫子《假寐》,類似的傾斜構圖和元素堆積構成的聯系
©川内倫子《假寐》,左邊的彩虹弧線和右邊雨刮器痕迹構成的聯系
©川内倫子《假寐》,左右兩圖有着相似的色彩構成——黃與綠
形式的聯系比較直接,所以也容易形成具體的符号。例如川内倫子就喜歡用「圓形」,以表達生死輪回的概念。
©川内倫子《假寐》,「圓」的意象經常出現
形式聯系并不代表「一緻」,有時候更是「對比」,對比可以視作是特殊的形式關聯。
©川内倫子《天地》,左右兩圖構圖特征相似,色調形成對比
©川内倫子《AILA》,左右兩圖有紅綠色的對比,也有三角形态的聯系
寓意上的聯系
相比形式上的聯系,寓意上的聯系給人的想象空間更大。比如我們來看這幾個對頁:
©川内倫子《假寐》,海螺與浪花是較為直接的寓意聯系,可視為生命和孕育他的載體?
©川内倫子《假寐》,網與泡泡,表示一種即将消逝的臨界意象?
©川内倫子《假寐》,注入液體與液體的流失,寓意注入與流逝?
©川内倫子《假寐》,蝴蝶與被剪斷的花朵。寓意被剪斷的生命之源?
相比形式聯系的直接了當,寓意上的聯系則會多讓人體驗更多層次的藝術況味,也會營造更多的「畫外空間」。這也是普通攝影愛好者進階到藝術攝影愛好者的一個分水嶺,它标志着你的圖像欣賞方式已經不僅是單張、叙事、明确的指向,而進入到更豐富、多元和開放語境中。
例如,川内倫子的這個對頁要表達什麼?我問了三個朋友,他們分别給出了不同的答案:
Miya-我覺得它們的聯系是構建一種展開,以燈光為入口的空間延展,開啟了更深更大的空間
韓松-我覺得是燈光圓形的聯系,這也是川内經常用的意象
KKM-我覺得是通過對比進行聯系的,冷與暖,内與外,束縛與舒展之間構成了張力
©川内倫子《假寐》的某個對頁,不同人的不同理解
有趣的是,你會發現三個答案都有合理之處,聽一聽互相的解釋,也是進入作品的不同路徑。有可能三個答案也是你不同時間所理解的東西,會讓你看到同一個作品的不同層次。你會逐漸感受到,自己越來越不在乎哪個是标準答案了,也不在乎作者的本意是什麼了。你可能更傾向于再多翻幾頁尋找線索,或者更了解藝術家的其他信息。
我覺得這個過程更像是登山去尋找一覽衆山小的探索沿途的樂趣,而不是在家裡坐着者帶上VR眼鏡把美景怼在你面前的快速滿足。
時間線上的聯系
時間線上的聯系更注重圖像内容的時間先後順序,或者有叙事上的連續感。川内倫子用這種聯系進行圖片編輯的地方并不多,但用得很神奇:
©川内倫子《花火》
©川内倫子《花火》
叙事上的連續感,比較常在叙事性比較強的攝影畫冊編輯中用得比較多,比如馬格南老前輩Ara Guler的《伊斯坦布爾》中的圖片聯系邏輯,經常給人一種電影叙事的連續感。
©Ara Guler《伊斯坦布爾》,點煙的人和巷尾消失的人影
©Ara Guler《伊斯坦布爾》,市場場景
三種圖像聯系分類隻是分類的一種,有時候它們并沒有明确的界限,有時候也可能同時存在:
©川内倫子《假寐》,左右對頁有質感的聯系,色彩構成的相似性,也有根吸水-人喝水的寓意上的聯系。很多時候,優秀的編輯能為我們呈現多層次的聯系方式。
總之,圖像聯系有很多可能性,并非像很多初學者僅能看見的那種直白的、引導性強的、具有獵奇和巧思的聯系才是成功的。
甚至可以說,在藝術攝影的編輯中,有時候我們還不能太直白。為什麼呢?這就涉及到圖像聯系的緊密程度問題——
-
02. 直白還是隐晦?
根據圖像聯系的緊密程度,我們可以描述為圖像的聯系是「遠」還是「近」,這也是我們要考慮的一個因素:
近聯系
一些比較容易被人識别的聯系,可以被視為近聯系。其實你隻要稍有心閱讀,就會發現大多數畫冊還是一種比較直接的聯系。
例如川内倫子的《花火》這本畫冊,可以說基本上是貫穿了影調和色彩的
©川内倫子《花火》,整本畫冊拍攝對象一緻,對頁也多采用相似的構圖或色彩等,很多屬于比較近的圖像聯系
對頁找到某種比較容易識别的聯系,如果用多了,就會覺得生硬而讨巧。這也是很多創作者在進行編輯的時候經常出現的情況。在藝術攝影中,創作者和編輯會适當拉開圖像和圖像之間的直白聯系,這就來到了——
遠聯系
仔細看川内倫子的畫冊編輯,有時或許會很難get到一些聯系,甚至會覺得他們沒有聯系,隻是被随機地放在了一起,其實并不是。你反而會因為遠聯系感受到更大的欣賞空間。
比如這一張:
©川内倫子《假寐》,被風吹亂裙子的女子與火焰。它們可以視作火焰和裙子的質感聯系,以及風與火的力量的聯系,顯得距離更遠,但也帶來更多感知空間
又或者有一些聯系,你覺得很難用語言描述,但你直覺又會覺得它們是「一家人」。比如在我自己的概念中,這一張就是這種類型:
©川内倫子《假寐》,地闆上的氣球與孩子的側臉。不同的對象和景别,直觀上聯系較遠,但整體的色調和氛圍,以及球形與張開的嘴,直覺上讓人覺得有關。
在構建「遠聯系」的時候,川内倫子給了我們一些很重要的具體操作方式,例如采用景别差異很大的照片做對應:
©川内倫子《假寐》,川内倫子自己曾經表示她經常把很小的場景和很大的場景放在一起并置。實際上傾斜的地平線是一種聯系。
又例如刻意拉開拍攝對象屬性距離:
©川内倫子《假寐》,一邊是花田,一邊是人物
「遠聯系」聯系會讓圖像之間産生巨大的張力,而不是一個在類别的「同溫層」中老生常談的組合。但值得我們注意的是,部分觀衆在看到「遠聯系」時經常會發出「牽強」的評價。這有可能是觀衆對于藝術攝影還處在比較粗淺的欣賞層次中,get不到就很正常;而另一方面,确實圖像距離過遠,或進行太虛無的聯系,也确有「牽強」的嫌疑:
川内倫子在這個問題上其實也給了我們很好的示範。縱使在微觀的對頁圖像聯系上大量運用「遠聯系」,但她的作品總圍繞着一個主體的表達,并且作品氣質也比較一緻。這樣,當你多看幾頁,或者欣賞完整個項目,你依然不會覺得松散。例如——
《Aila》的整體感來自對圍繞「出生」的主題:
《CuiCui》的整體感來自圍繞「家庭」的主題:
遠近聯系可以拉出一條光譜,而編輯的更像是整體調配和把握某種尺度的過程。
經過組織可以形成一個整體的系列:有的近聯系密集,有的忽近忽遠,有的通過遠聯系構成一個遊離的圖像世界。它們會組成不同的節奏。關于這個問題,我們将會在後面的文章繼續讨論。
-
03.圖片聯系的誤區
但在實踐過程中,我們也發現在圖片編輯中拿捏不好的常見問題:
誤區1:隻做形式上的聯系
初學者由于自己的閱讀藝術畫冊有限,或者沒有廣泛涉獵各種圖片編輯的語法,直覺上隻進行形式上的聯系,這樣會導緻作品顯得為了形式而形式。
誤區2:隻做近聯系
也許是受互聯網讀圖環境的影響,更傾向于「一看就明」的近聯系,讓作品顯得刻意和讨巧,也少了閱讀畫外信息的樂趣。
誤區3:景别重複
無法用發散思維來進行圖片編輯,總是以相同景别甚至相似對象的方式來組合圖像,讓作品閱讀起來少了「空氣感」「節奏感」和蒙太奇一般的「閃回感」。
……
©川内倫子《The river embraced me》,景别拉開距離會帶來空氣感
-
最後也想提醒大家,這裡讨論的隻是「作為藝術表達的圖片編輯」中構建圖像聯系這個層面的部分,它并不是做好圖片編輯的充分條件,也許你還應該關注布局、節奏、氛圍、設計等綜合問題,這個就是我們後面要聊的内容了。
總之,在尋找圖片聯系的過程中,可以記住“本質就是尺度問題,太遠就牽強,太近就生硬”,多涉獵,多探索,多嘗試,一定會找到另一個藝術表達的空間。
-END-
本文為原畫冊微信公衆号授權轉載
喜歡這篇推文内容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