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東北某夜場,發生了一件滑稽的事——
台上一名20歲左右的演員在賣力表演,台下的觀衆卻開始點酒,一瓶接着一瓶往台上送,意思就是“打賞”演員。
說是“打賞”,不喝不行,否則指不定會出什麼事。
演員連喝了7瓶,實在喝不下去了,可台下還是不停起哄送啤酒,無奈下他笑着打趣:“這是哪位大哥送的?誰再送酒,讓我喝,誰就給扔一百塊錢吧。”
沒想到觀衆聽了,反而更加來勁,那位點酒的“大哥”直接從兜裡掏出厚厚的一沓百元大鈔,摔在演員面前,眼睛直勾勾地盯着他。
演員隻得趕緊找補:“哥,我鬧笑話呢,錢拿回去。”
不鬧笑話,那就得繼續喝。
當晚演員一口氣喝了20多瓶,喝多了就去廁所吐,吐完了接着喝。
後來,這個演員通過央視春晚一夜成名,他就是趙本山的第25個徒弟:小沈陽。
與此同時,東北某縣城文化節上,人頭攢動,舞台上正在表演一出二人轉喜劇。
一個古裝美女款步走上台,她顧盼生姿,唱了一首歌赢得了滿堂彩。
随後一個小黑瘦子出場,用粗俗的言語調戲起這個美女。
美女很生氣,像拎小雞崽一樣把小黑瘦子拎了起來,小黑瘦子雙腳離地,做了一個無辜的表情,台下随即爆發出了雷鳴般的笑聲。
多年後這個小黑瘦子“家喻戶曉”,他就是趙本山第32個徒弟:宋小寶。
宋小寶和小沈陽,身上有着太多的共同點。
都是1981年生人,都早早辍學闖蕩社會,都是二人轉演員,都是趙本山的愛徒,都通過春晚走紅。(備注:宋小寶為遼視春晚)
可是成名後,十幾年過去了,如今小沈陽卻淪落到,無戲可拍,在綜藝上,賣慘吐“苦水”。
另一邊,宋小寶拍了導演處女作《發财日記》,一大批圈内明星到場助陣,還對外宣稱“當導演我是認真的”,事業越來越紅火。
如今兩人截然不同的命運,在皮哥看來,其實并不奇怪,因為這個結果,早就寫在了“拜師”那天。
一、外部原因
宋小寶、小沈陽“拜師”背後暗藏玄機
1、成名方式差異
倆人成長軌迹表面看上去差不多,但仔細分析,卻截然相反。
我們先看先火的小沈陽。
小沈陽13歲辍學,他先是跟着媽媽到處演唱二人轉,随後進入鐵嶺民間藝術團學習,還得到了闫學晶老公林越的幫助。
19歲那年,小沈陽認識了現在的妻子沈春陽,兩人相濡以沫,小沈陽一路走來雖然吃了不少苦,但總的來說比較順利。
2006年小沈陽結識趙本山時,已經是二人轉舞台上的一個“角兒”了,他和本山表面上是師徒關系,實際上更像是合作關系。
2006年中秋節拜師後,本山開始帶着他參加各類演出,在2009年上央視春晚前,他已經上過了天津春晚,還參演了《鄉村愛情2》,參加過2008年的央視春晚節目遴選,可以說趙本山傾盡全力讓他火。
《不差錢》演完後,小沈陽成了那個時期最賺錢的年輕藝人,風頭直逼師父趙本山,還主演了張藝謀的電影。
我們再看宋小寶的成名過程。
宋小寶也是初中辍學,但沒有那麼幸運得到高人指點。
他去飯店當洗碗工,住的是3元一天的小旅館,工資一個月隻有320元,結果到了月底老闆隻給了他200元,他也隻能忍氣收下。
宋小寶學習二人轉也是機緣巧合。
19歲那一年,二人轉劇組去他們縣裡表演,宋小寶跑到台上跟着演員跳舞,演員焦小龍看他是個可塑之才收他為徒,他才踏上了二人轉表演之路。
成為二人轉演員後,宋小寶也不是什麼角兒,就是靠作踐自己扮小醜來獲得掌聲,2007年當他成為趙本山徒弟的時候,同齡的小沈陽已經跟着師父出入各大電視台演出了,也在電視裡露了臉,而宋小寶毫無存在感。
小沈陽火了之後,趙本山接着想捧紅的是王小利。
2010年春晚,他帶着王小利在央視春晚表演了小品《捐助》,還用小沈陽做配角,結果王小利雖然也成名了,但因為年齡、長相因素,最終沒能複制小沈陽的奇迹。
2011年,熬了4年的宋小寶終于等來了機會,趙本山帶他一起上了遼甯春晚,表演小品《相親》。
地方台自然不比央視,但他還是抓住了機會,用幽默的台詞給觀衆留下來了深刻的印象,雖然影響力遠不及小沈陽的《不差錢》,但也算是登上了大雅之堂。
一年後,宋小寶終于等來了師兄小沈陽那樣的人生高光時刻——龍年央視春晚,師父要帶他一起演。
在央視一号演播大廳的第二次帶妝彩排現場,趙本山和宋小寶及其他參演演員現身了,小品名稱沒有曝光,但故事應該是講述了一起好人好事引發的誤會,宋小寶現場表現的包袱也很足。
也許是宋小寶運氣不好,這一年老趙的小品“破天荒”被斃,理由是“不太适合央視春晚舞台”。
所以這一年的央視春晚,老趙沒有出現,第22次的輝煌沒能繼續上演。
不過這一年老趙還是帶着宋小寶再次登上遼甯春晚表演了續集《相親2》,宋小寶的喜劇特點算是徹底立住了。春晚後,他還和師妹黃聖依主演了電視劇《第22條婚規》。
2013年,宋小寶在遼甯春晚重新表演了一年前被央視斃掉的那個小品《第一場雪》,隻是趙本山的角色換成了王小利來演。
這一年,宋小寶還跟着師父趙本山一起參加了江蘇衛視春晚,表演了小品《有錢了》,演活了一個“被逼偷錢”的小偷,笑料十足,宋小寶的名氣進一步加強。
2015年,在《歡樂喜劇人》第一季,小沈陽和宋小寶合作登台,沒想到演了幾期後,小沈陽以檔期沖突為由退出了比賽。
宋小寶獨挑趙家班的大梁,外界開始傳言兩人有一哥之争了,最終宋小寶在“喜劇人”惜敗給沈騰,雖然沒有一飛沖天,但也穩紮穩打邁上了一個新台階。
2016年宋小寶在遼甯春晚表演小品《吃面》,他吃辣根的片段把大家逗得前仰後合,宋小寶徹底火了,次年他接到了将近20檔綜藝節目,有傳言他的日薪高達80萬。
此後他每年春晚都有小品表演,外加常駐各大喜劇綜藝,漸漸成了觀衆熟悉又喜愛的演員。
一對比我們就發現兩個人的區别了。
小沈陽的紅可以用“一蹴而就”來形容。
2009年的除夕夜一飛沖天,然後巅峰跌落,一蹶不振,他現在讓人印象深刻的金句還停留在2009年的《不差錢》裡。
對比之下,宋小寶的火卻是“小火慢炖”。
經曆了起起伏伏,每上一個台階都穩紮穩打,他給人印象深刻的金句也有不少,比如“海燕呐,你可長點心吧”,比如“雨露均沾”,再比如“瞅你那損色”。
抛開他的表演風格不說,這些帶着東北風味的句子散布在他這幾年的表演裡,足以證明了他的巅峰期更長。
2、師徒間的相處方式差異
小沈陽和宋小寶與師父趙本山的相處之道,也有着很大的區别。
小沈陽是趙本山最得意的徒弟,但兩者的關系卻沒那麼融洽。
早在2010年的春晚後,就傳出小沈陽的一些負面新聞。
随後趙本山接受采訪經常有意無意“敲打”小沈陽:“不要覺得自己是個人物了,師父做多大跟你沒關系,别忘了自己以前被觀衆往台下哄的時候。”
對于小沈陽的演出,老趙也刻意做了減法:“小沈陽還是缺少文化底蘊,突然火成這樣未必是好事。”
2012年之後,趙本山逐漸隐退,小沈陽的發展也開始走向更全面的舞台,幾年前人們發現小沈陽把自己的社媒認證從“趙本山徒弟”改成了“藝人”,小沈陽随後發文稱不要挑撥師徒關系,還爆了粗口。
之後他執導了電影《猛蟲過江》,趙本山也出席為徒弟打氣,但明眼人都看出來師徒二人已經漸行漸遠,近些年更是沒啥合作了。
反觀宋小寶,他或許不是老趙最得意的徒弟,但卻是最忠心的之一。
他前面的小沈陽和王小利都整過幺蛾子,隻有他一直勤勤懇懇陪在師父身邊。
去年趙本山還和宋小寶參加了一檔網絡直播節目《好好吃飯》,通過視頻我們了解到,宋小寶常年住在師父家,甚至有一個房間是專門為他留的。
師徒倆在農家小院裡其樂融融,他們做了一桌子好菜,盤腿坐在炕上吃飯喝酒,就像一對普通的東北父子一樣,那股子親熱勁兒是裝不出來的。
後來宋小寶拍攝個人首部電影《發财日記》,趙本山還跑到劇組探班,進行了親自指導,這種待遇羨煞旁人。
老趙對愛徒的支持也是不遺餘力,不僅自己親自給電影題寫片名,還把徒子徒孫都送到劇組幫忙,很多知名演員也是沖着老趙的名氣前來參演,《發财日記》幾乎彙集了半個喜劇圈的人。
老趙雖然不複當年輝煌,但是扶持一個宋小寶還是綽綽有餘,同樣宋小寶經常跟着老趙,日常也能多多吸收提升自己,這其中有技藝層面的,也有為人處世層面的。
而另一邊小沈陽雖然翅膀硬了,少了師父經驗的指點,路卻越走越窄,甚至有些走歪。
所以從兩人與趙本山,本質上來看,小沈陽學到了隻是趙本山火的“架子”,而宋小寶則學到是趙本山火的“魂”,取到了真經——做藝先做人,自然後勁更足。
趙本山如今對待兩位徒弟的不同态度,自然也會潛移默化地影響着兩人前程的走向。
不過,俗話說得好,師父領進門,修行靠個人,成名後真正能走多遠,還是取決于自己。
二、内部原因
客觀來說,小沈陽和宋小寶的表演風格都談不上太高雅,小沈陽是扮女人,宋小寶是擠眉弄眼。
但兩人不同的性格,導緻了不同的命運。
小沈陽性格火爆,桀骜不馴。
當年他拍攝《三槍拍案驚奇》時,就被曝出和孫紅雷有摩擦。
後來參加綜藝時又和主持人張大大當衆怼了起來。
他最近一次出糗是在2018年1月的某慶典晚會上,他本想用自己的幽默逗笑大家,一接過話筒就故意陰沉着臉扯着嗓門大喊:“晚上好!”
台下的觀衆一個個面面相觑,鄧超做了個驚恐的表情。
小沈陽自認為自己很幽默,接着陰着臉惡狠狠地說:“我吓死你們!你們個個是都困了咋地了,别玩手機,鼓鼓掌不行嗎?”
他本想扮演個冷面笑匠,沒想到場子除了繼續冷之外,又多了份尴尬。
小沈陽随後開始找補,可是氣氛仍然沉到了極點。
這個尴尬的氛圍其實也是小沈陽職業生涯的寫照。
他是有自尊心的,甚至是有些清高的,在《不差錢》之後便不再扮女人當小醜了,可惜離開了舒适區後,他再也沒辦法逗笑觀衆。
他參加《歡樂喜劇人》,還自導自演過《不差錢2》,但很多時候這種嘗試都是腦子一熱,最後尴尬的隻有他自己。
而他底子又薄,參加了幾季,每次都是演個幾期就草草退賽,讓人失望。
去年他參加《我就是演員第三季》時宣布以後不再出演小品,甚至批評小品中“喜頭悲尾”的創作套路,道理是沒錯,可是小沈陽自己這十年來連個“喜頭”都做不到,你又怎麼好意思嘲笑别人的“悲尾”呢?
而對于自己荒廢的這些年,小沈陽更是輕描淡寫地說“都怪我太貪玩了”。
對别人重拳出擊,對自己唯唯諾諾,小沈陽的這種處事風格也決定了他的昙花一現。
我們再看宋小寶。
宋小寶是自卑而又敏感的。
兩個例子可以證明。
第一是今年的春節檔,宋小寶的《發财日記》演員陣容很強大,是可以走院線的,可是他最後選擇了走網絡上映,相比于賈玲的勇氣十足,他就有些自卑了。
而且《發财日記》很多橋段也取材于宋小寶早年的經曆,通過這部電影就能看出他自卑的内心世界,影片中很多走心的東西也很打動人,這種反思和冷靜是小沈陽沒有的。
第二個例子是當年的《歡樂喜劇人》決賽,之前宋小寶靠着自己耍賤的表演連續獲得了五期冠軍,也被人诟病他的表演很低級。
宋小寶也很在意别人的看法。
有一期節目沈騰表演了卓别林的默劇獲得了滿堂彩,而到了決賽舞台上,宋小寶似乎為了證明自己,也演了一個默劇小品《人生》。
對于一個二人轉演員,不說話表演幾乎是自廢武功,可是他就是用行動來打質疑者的臉,最終宋小寶還是惜敗,但卻赢得了大家的尊重。
宋小寶的表演不高級,但他有自知之明,他是用不高級的表演逗樂觀衆,收獲足夠的受衆,再在有限的空間裡進行一下新的嘗試,也許無法像沈騰、賈玲那樣大紅大紫,但也做得到步步為營,節節攀升。
最後,皮哥覺得,小沈陽以後無論是否繼續表演小品,他都應該放下自己的清高,踏踏實實做事,他缺的是那份自知之明和淡定謙和的心态。
而宋小寶的謹慎和保守在過去幫助了他,未來有可能會束縛他,希望他能勇敢一些,拿出一點孤注一擲的勇氣,未來他的喜劇生涯還能更上一層樓。
文/皮皮電影編輯部:一粒雞
©原創丨文章著作權:皮皮電影(ppdianying)
未經授權請勿進行任何形式的轉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