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女性不排卵的原因有很多,一半常見的如内分泌、子宮、卵巢、盆腔病變都可以導緻不排卵。不排卵,又稱為排卵障礙,是女性不孕症的主要原因之一,約占25-30%。排卵障礙除引起不孕外,還可導緻月經失調、閉經,嚴重者會誘發子宮内膜癌及乳腺癌。
女性不排卵的原因:
(1)特納綜合征與單純性腺發育不全染色體異常性疾病,均以原發性閉經為主要臨床表現,促性腺激素升高,雌激素降低。可采用他人贈送的卵子通過體外授精胚胎移植技術獲得妊娠。
(2)卵巢早衰與卵巢對抗綜合征:發生在40歲以前的由于卵巢功能衰竭所緻高促性腺激素性閉經稱為卵巢早衰,約占原發閉經的20%~28%左右,繼發閉經的4%~20%。原發性閉經或30歲以前繼發性閉經的婦女,内源性促性腺激素水平升高,卵巢内有正常卵泡存在,但對大劑量外源性促性腺激素刺激呈低反應者,稱為卵巢不敏感綜合征或卵巢對抗性綜合征。二者的病因尚不清楚,均表現為閉經、無排卵。
(3)多囊卵巢綜合征:常表現為閉經或月經稀發,長期無排卵,雄激素過多,雌激素無周期性波動。是目前無排卵性不孕的一個主要原因。
(4)未破裂黃素化綜合征:正常月經周期或藥物促排卵周期,卵巢有卵泡發育成優勢卵泡,但到排卵期LH峰後48h卯泡不消失或維持生長,維持存在數天,顆粒細胞已發生黃素化而卵泡未破裂。LUFS的基礎體溫(BBT)、宮頸粘度及子宮内膜的變化等均與正常排卵相似,給人以排卵假象,是不孕症的原因之一,也是克羅米酚促排卵妊娠率低的原因之一。文獻報告LUFS的發生率在31.8%~2.9%,明顯高于自然周期的10%。B超監測卵泡不破裂或增大,卵泡内出現光點,多在下次月經前消失。如果行腹腔鏡檢查則看不到排卵孔。
不排卵的症狀:
(1)發育情況。身材高大、第二性征發育不良則可能是中樞神經引起的性功能不正常。全身毛發增多,可能是卵巢或腎上腺分泌雄激素太多。乳頭内有乳汁排出可能是血中催乳激素太多。
(2)月經情況。月經失調、閉經等都是不排卵的症狀。
(3)腰酸、下腹疼痛。排卵時會有輕微的腰酸、下腹疼痛等症狀,但出現這些感覺并不一定說明有排卵,有些婦科疾病也會出現腰酸腹疼的症狀。
(4)陰道少量出血。有少數人在兩次月經中間會有少量的陰道流血,比月經量少。這就是所謂的“排卵期出血”,需要及時進行治療。
(5)乳房脹痛。排卵期雌激素和孕激素增高,容易引起乳房脹痛。
(6)白帶增多。這是排卵期最明顯的一個表現。大部分人到了排卵期白帶會明顯增多,變得象蛋清一樣透明,可以拉長為絲狀,沒有外陰瘙癢、異味等不适症狀。
不排卵的診斷
(1)基礎體溫(BBT)
無排卵BBT為單相,有排卵為雙相。一般BBT多在排卵後2-3天上升,少數在排卵日上升,升高幅度>0.3度。BBT監測排卵方法簡單、經濟,但預測排卵不準确,誤差±4天。再者僅80-90%排卵者BBT為雙相,另有1020%的排卵正常者BBT為單相;而且個别BBT為雙相的卻無排卵,如LUFS。
(2)陰道脫落細胞
陰道上1/3的上皮細胞對性激素變化敏感,在月經周期中也有周期性變化。如果月經後半期檢測陰道脫落細胞仍為雌激素影響的角化細胞多而無周期性變化,表示無排卵。該方法操作繁瑣,準确性差,目前應用很少。
(3)宮頸粘液
月經後半期宮頸粘液仍為羊齒植物狀結晶,無橢圓體,為無排卵。
(4)子宮内膜檢查
受卵巢雌、孕激素的影響,月經中期中子宮内膜有明顯的中期性變化:經前5-7天為分泌晚期變化。如果月經前或來月經12小時内做子宮内膜檢查為增殖期改變,表明無排卵。近年人們發現一種特殊情況,即假性黃體功能不全:為有排卵,黃體功能也正常,由于子宮内膜缺乏P受體,無分泌期改變,子宮内膜檢查為增殖期改變。假性黃體功能不全的診斷是子宮内膜組織學檢查 内膜P受體測定。治療是卵泡期給予hMG與E2,以協同促進内膜P受體的産生。
(5)血性激素測定
月經中期的不同階段,血中性激素的水平是不同的,分析學清性激素水平是否正常,一定要考慮抽血時間。觀察是否有排卵一般在兩個時間測血性激素:①月經中期(排卵期),主要觀察是否出現LH峰(>40U /L),和E2峰(400pg /ml);②月經第21天(或來月經前7天),主要觀察孕激素和雌激素水平,P>5ng/ml表明有排卵,P在610ng/ml,雖有排卵,但存在黃體功能不足,P>15ng/ml則正常。③月經第9天檢測,如果FSH、LH<15U /ml、E2<100pg /ml,則卵泡發育不良,不排卵的可能性大。當然,其他時間檢測血清性激素,也能判斷排卵是否正常,比如PRL、T升高, LH/FSH>3等(非排卵期)。
(6)腹腔鏡
如排卵,可見到排卵斑、血體黃體。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