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掉下巴”臨床上叫颞下颌關節脫位, 以耳前關節區疼痛,不适,下颌不能正常活動為特征,是臨床骨科門診比較常見一種疾病,比較常見的是髁狀突向前方脫位。
颞颌關節解剖
發病機理
當口張大時,下颌骨兩髁狀突即向前滑動至關節結節,越過關節結節的最高峰,即造成前脫位。尤其在大笑,打呵欠,嘔吐等動作時,由于翼裝内外肌強力收縮所緻,脫位可單側,亦可雙側,多為雙側。
颞下颌關節脫位
臨床體征
1、雙側脫位:下颌骨下垂并向前突出、牙齒外露呈現地包天樣、咬肌痙攣壓痛、面頰部扁平、颞颌關節窩凹陷,前方可觸及下颌關節突出。
2、單側脫位:口角歪斜、下颌向健側傾斜、患側低于健側、口半張開,較雙側脫位時張口度小,患側可觸及顴弓下髁狀突和耳前方凹陷,前方可觸及颞下颌關節突突出。
如果一旦發生颞下颌關節脫位,要及時到醫院進行手法的複位,部分需進行敷帶的固定,以免造成習慣性的颞下颌關節脫位。急性脫位沒有及時處理,造成陳舊性脫位或者習慣性脫位的,後期需要手術治療可能。
複位前體位
複位準備
口内複位法
口内複位示意圖
備注:圖片來源于網絡,涉及侵權,請聯系删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