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半坡遺址位于哪兒

半坡遺址位于哪兒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1-26 05:54:23

2020.5.22./作者:窦文彬/編輯:楊永輝

半坡遺址位于哪兒(半坡遺址探秘)1

半坡遺址位于哪兒(半坡遺址探秘)2

半坡遺址位于哪兒(半坡遺址探秘)3

在西安東郊浐河東岸發現的距今6000多年的半坡聚落遺址,它生動的揭示了母系氏族社會繁榮時期先民們生産、生活的情景,是中國新石器時期最典型的聚落遺址之一。因為臨近半坡村,所以被定名為半坡遺址。

半坡遺址發現于1953年初春。從1954年秋季到1957年夏季,考古工作者對半坡遺址進行了五次較大規模的發掘,發掘面積達10000平方米左右,幫助人們認識了包含有居住區、制陶區、墓葬區的聚落規劃,發現了包括一大一小兩套圍護居住區的環壕、40多座房屋基址(最大的達到160平方米),兩處圍欄遺迹,200多個窖穴、6座陶窯、250多座各種墓葬在内的豐富的遺迹和石器、骨器等上萬件文物。

1970年、2002年——2005年,考古工作者又對半坡遺址進行了挖掘,獲得了包括祭祀遺迹在内的新的重要發現。考古發掘證明,半坡遺址是距今約6800——6300年,占地面積約五萬平米的一處保存較為完整的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聚落遺址。按照婚姻和家庭形态的母系氏族社會的原始村莊遺址。

在總面積約5萬平米的半坡遺址中,居住村落約3萬平方米,可容納數百人生活。己發現46座房屋遺迹,絕大多數為半地穴式,屋内有竈坑,供炊煮和取暖用。根據遣迹複原的半坡房屋顯示,其“人”字形的房屋建築風格和“木骨泥牆”的構築方式奠定了我國古奠建築木框架結構體系的基礎。同時,中國傳統“一明兩暗”和“前堂後室”的建築風格在半坡遺址中也有最早的體現。

大房屋約有160平方米,通常是氏族首領、氏族内的老人、兒童居住的地方。小房屋10——20平方米,是成年女子的住所。在氏族聚落地的外圍,是一條用于排水、防禦野獸侵襲和他族入侵的圍溝,圍溝大而深,類似後來城市的結構的護城河。溝的北面是氏族成員的公共墓地。

在半坡人生活的時代,由于婦女在原始農業及制陶、采集等生産活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更由于“人們隻知其母不知其父”,因而婦女享受極高的社會地位。

作為這一地位的反映之一,厚葬女性的習俗在當時十分盛行。如半坡遺址中發現的一個年僅三、四歲的小女孩的墓葬,其中不僅有木質葬具,而且有陶器、糧食、石球,石玉墜和60多顆骨珠作為随葬品。

在半坡遺址的許多窖穴、房屋和墓葬中,都發現大量的粟粒,說明半坡遺民在每年秋收以後,把一部分糧食藏在倉窖和住房裡,供一年食用。在半坡遺址的一個陶罐裡,保留有已經炭化了的白菜籽。這不但是中國而且是世界已知最早的同類農作物實物标本。

半坡遺址出土的遺物,也處處顯示着半坡人在人類早期文明發展中的開創之功。從陶體上的布紋、半坡人發明的剝取野生植物纖維的骨刀,撚線的陶制或石制紡輪,穿引編織的骨梭以及縫紉用的骨針看,半坡人不僅掌握了紡線織布的技術,而且還會縫紉衣服。

陶器上刻畫有22種不同式樣的标志性符号,被認為是我國早期文字的鄒形。

兩頭尖、肚子大,形似棗核的尖底瓶,應用了力學中的重心與平衡原理,打起水來十分方便。

陶埙用泥捏塑,燒制而成。表面光滑平整,是我國現存最早的陶制樂器。

蒸飯用的陶甑是半坡人利用蒸汽的最早實踐。它們均表現了我們祖先高超的智慧和創造才能,并在人類曆史的寶庫中永遠閃耀着奪目的光彩。

半坡遺址的發掘,向人們揭開了一處當時還鮮為人知的史前遺址的神秘面紗,揭示了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母系氏族聚落的社會組織、生産生活、經濟形态、婚姻狀況、風俗習慣、文化藝術等豐富的文化内函。

半坡遺址位于哪兒(半坡遺址探秘)4

半坡遺址位于哪兒(半坡遺址探秘)5

半坡遺址位于哪兒(半坡遺址探秘)6

半坡遺址位于哪兒(半坡遺址探秘)7

半坡遺址位于哪兒(半坡遺址探秘)8

半坡遺址位于哪兒(半坡遺址探秘)9

半坡遺址位于哪兒(半坡遺址探秘)10

半坡遺址位于哪兒(半坡遺址探秘)11

半坡遺址位于哪兒(半坡遺址探秘)12

半坡遺址位于哪兒(半坡遺址探秘)13

作者簡介:窦文彬,1947年生于長安區鬥門街道,曾任長安區人大常委會委員兼農工委主任,現為陝西省孔子學會理事,陝西省詩詞學會會員,西安市文史館文史研究員。著有詩集《生命的浪花》、文史著作《豐鎬探寶》《愛我長安》《尋訪昆明池》等。

半坡遺址位于哪兒(半坡遺址探秘)14

(免責聲明:圖片源于網絡,若有侵權,聯系删除。)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