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校外培訓機構治理推進會

校外培訓機構治理推進會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30 13:58:04

校外培訓機構治理推進會?炎炎五月,羊城廣州一場切實減輕中小學生課外負擔、推進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治理的“攻堅戰”已取得重要階段性進展,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校外培訓機構治理推進會?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校外培訓機構治理推進會(治理校外培訓打出組合拳)1

校外培訓機構治理推進會

炎炎五月,羊城廣州。一場切實減輕中小學生課外負擔、推進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治理的“攻堅戰”已取得重要階段性進展。

為遏制校外培訓機構存在的突出問題,依法維護學生權益,治理違背教育教學規律和青少年成長規律的行為,推動解決中小學生過重課外負擔問題,2月,教育部等4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切實減輕中小學生課外負擔開展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治理行動的通知》,3個月來,各地結合實際,積極行動,成效顯著。在深入廣州一線采訪過程中,記者看到,變化已實實在在發生,觀念正逐步發生轉變:

“從被動接受到主動調整,我們認識到,這是一次促進整個校外培訓行業優化提升的發展機遇。”廣州市校外培訓機構普遍達成共識;

“密集的校外培訓或能一時提高考試分數,但無法從根本上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從長久看,不利于孩子成長。”家長們有了這樣的認識;

“将孩子從繁重而盲目的校外培訓中解放出來,要從課堂上想辦法,從切實提升課堂質量和效率做起。”老師們一緻認為;

“從根本上治理校外培訓機構亂象,需要構建校外培訓機構綜合治理的長效機制,構建校内外協同育人、共同促進中小學生健康成長全面發展的良好環境。”包括教育主管部門在内的相關部門負責人達成共識。

标本兼治、疏堵結合、系統治理。從廣州經驗看全國,給校外培訓熱退燒,要打一套行之有效的 “組合拳”。

疏堵結合遏制亂象蔓延,推進培訓市場健康發展

某培訓機構基本情況如下:舉辦者條件3分、辦學出資4分、辦學場地7分、治理結構7分、收費管理11分、規範招生6分……5月24日下午,來到位于廣州市中心城區的校外培訓機構明師教育本部,記者見到了一套開發中的廣州市校外培訓機構管理平台。

平台上可清楚查詢教育培訓機構的營業執照、辦學許可證、教師介紹、課程介紹以及社會評價狀況。“平台是長效管理的基礎,确保每家機構在陽光下健康運轉。”廣州市教育局信息中心主任秦小珊介紹。

除了加快推進平台搭建,從專項治理行動開展以來,廣州市教育局要求廣州市多家培訓機構積極開展自查自糾。

3個月來,培訓機構自查自糾成效顯現:卓越教育第一時間停止“奧數集訓隊和奧數賽培班”,撤換講義中超綱超前的内容;學大教育将“辦學證照齊全”“确保場地安全無死角”“嚴格遵循課程标準,聚焦學科核心素養”“嚴禁虛假宣傳”“嚴肅師德師風師貌”“健全投訴監督管理機制”的建設作為工作重點;立尚教育規範在招生咨詢過程中的表述,避免過度承諾、過度宣傳等情況出現,同時排查公辦或民辦學校在職教師在機構兼職情況;新東方教育對暑假班的講義内容進行逐字自檢,切實落實不“超綱教學”、不“提前教學”、不“強化應試”的要求……

廣州市教育局局長樊群介紹,在排查工作中,廣州市壓實各區政府和街道(鎮)的屬地主體責任,以街道(鎮)為責任單位,積極發揮社區網格化管理機制的作用,對其所在區域的校外培訓機構進行拉網式排查,逐一核查登記,“一家一冊”建立台賬。

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呂玉剛介紹,經過3個月的專項治理,全國31個省份及新疆生産建設兵團已全部向社會公布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治理工作方案。截至5月23日,已摸排校外培訓機構12.8萬餘所。同時,各地堅持邊摸排邊整改,目前已整改培訓機構1.2萬餘所。

更令人振奮的是,專項治理行動開展以來,越來越多的培訓機構将治理作為一次規範管理、優化升級、尋找新的可持續健康發展生長點的契機。

“我們認識到,校外培訓機構隻有強調質量、恪守誠信、肩負責任、合法規範,才能推進行業的健康發展。”卓越教育負責人周貴說出了很多培訓機構的共同認知。

内部挖潛減少被動需求,提升課堂效率 探索校内托管

在擁有百年曆史的執信中學,記者看到一群朝氣蓬勃的中學生,也看到向課堂要效率,提升課堂質量,減少學生依賴補習班的有益探索。

“作文是語文教學中的難點,也是很多培訓機構主推的内容。我們在班級創建了幾個雜志社,從摘抄名家名篇到主動創作,孩子們寫作的興趣越來越濃,能力也在潛移默化中提升。”執信中學語文教師董燕介紹。

根據學科自身特點和學生階段性的學習特點,開展促進學生主動發展的有效課堂教學研究;構建生活化課堂,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過程,引導學生自主探索;依據因材施教的原則和“最近發展區”的原理開展分層教學,通過分類編組,分類指導,達到分類提高……在執信中學校長何勇看來,“減輕學生過重學業負擔,就是按照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和特點,減去超出學生所能承受的量。學校應探索優化課堂教學的系統方案,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益,向課堂40分鐘要效益,要質量。”

除了向課堂要效率,廣州市還積極探索校内托管試點。在華融小學,記者看到,學校将課後托管分為基礎性托管和包括弦樂、管樂、合唱、足球、圍棋、擊劍等14門課程在内的社團活動,學生可根據自身情況選擇。第一種方式由學校安排校内教職工看管學生,人員補貼費用由政府财政補助解決;第二種方式引入第三方機構提供服務,費用由家長自理。

“孩子參加了弦樂社團,主攻小提琴。以前在校外培訓機構學習,每學期費用都要在六七千元,現在參加學校社團,費用大大降低不說,質量還能充分保證,解決了家長的後顧之憂,也提升了孩子的音樂素養和綜合素質。”華融小學四年級賈詩天的媽媽告訴記者。

“試點校内托管所産生的作用已超出了制度設計之初的預期。從教育内部挖潛,扭轉家長中普遍存在的拼分數、拼升學率的觀念,校内托管已成為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治理行動的有效配合。”廣州市天河區教育局局長曾東标談道。

“一方面向課堂要效率,一方面試點校内托管,隻有切實解決家長的後顧之憂,才能從根本上減少家長對于校外培訓機構的被動需求。”廣州市教育局副局長華山鷹介紹。

标本兼治形成長效機制,推動培訓行業優化升級

盡管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治理行動已取得階段性進展,但放眼未來,任務依然艱巨。“校外培訓熱還沒真正‘退燒’,仍需标本兼治、系統治理。”呂玉剛介紹,一些校外培訓機構整改仍不夠積極,一些校外培訓行為轉為“地下”或化整為零,一些地方對在職教師私自補課行為查處不力,一些學生退出校外培訓後,課後服務還跟不上。

為此,廣州市的做法是“一方面,完善校外培訓市場準入制度,把好校外培訓市場的入口關,一方面完善對校外培訓的監管機制,将校外培訓機構治理工作納入社區網格化管理的範圍,強化網格員監督管理職能作用,加大日常巡查力度。同時加強校外培訓市場信用體系建設。通過構建校外培訓機構管理平台,明确準入清單、課程清單、評價清單,建立黑白名單制度,實施失信聯合懲戒機制,充分應用信息化手段和大數據,實現多部門、多層級、多區域齊抓共管,建設校外培訓市場信用體系,引導校外培訓機構在提高教學質量、履行社會責任上下功夫。”樊群介紹。

“從根本上解決培訓熱,還要統籌解決‘吃不飽’‘吃不好’兩頭問題,研究制定關于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指導意見,全面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和學生學習效率,同時盡快印發關于規範面向中小學生的校外培訓機構有序發展的意見,加快構建長效機制。”呂玉剛說。(趙婀娜)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