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莒南百年老店大餅

莒南百年老店大餅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9-17 13:10:58

闆泉大餅與乾隆的故事

說起闆泉鎮的大餅那可有年頭,據說,當年乾隆下江南路過沂州府在品嘗沂州名吃“糁”(在此讀sa上聲)時,吃的面食即是剛出鍋的闆泉大鍋餅。乾隆對這種外焦金黃、裡嫩酥軟、厚如磚塊,而且嚼在口中還帶着濃濃麥香的美食不知何物,随行官員告訴乾隆:“此乃當地特産‘靠山桌面兒’也”---即大鍋餅。

起源

追溯起闆泉的大鍋餅,至今已有五百多年的曆史。早在《金瓶梅》一書中,作者蘭陵笑笑生用大量山東地方方言描述了當地的一些風土人情。在《金瓶梅》第八十回裡,西門慶死後,應伯爵等七人湊了七錢銀子擺祭禮,除了得到二尺孝絹外,“到明出殡山頭,饒飽食一頓,每人還得半張靠山桌面兒來家,與老婆孩子吃着兩三日,省了買燒餅錢。”雖然《金瓶梅》的作者無從考查,但是從作者的語言風格和使用的大量方言來看,作者應該是山東人。因此,書中所描述的“靠山桌面兒”就是臨沂人喜愛的面食---闆泉大鍋餅。

在老人們的記憶中,鍋餅有着固定的尺寸和分量,一個鍋餅用筋道的白面粉五公斤,外加1公斤老面因子,直徑一尺二寸,厚約一寸二分,要烘烤一個多小時。據《山東民俗﹒飲食民俗》記載:“制餅之家的門面,大多臨街一小屋,裡面設案設爐制作,外面放一小桌,豎餅其上,遠遠可見,無需再挂招牌。”(如圖一)

圖一

正是由于制餅之家将小桌靠在門口山牆上,将鍋餅豎立于桌面之上,“靠山桌面兒”因此而得名。

用途

闆泉大餅在當地用途廣泛,走親訪友,紅白喜事都能用到。在當地有這樣一個風俗:男青年定親後第一次到女方看家,帶的頭一樣禮品就是闆泉大餅,女方有幾個叔父大爺就帶雙數的大餅,取其吉利“好事成雙”,然後才是雞、魚、肉、粉皮、山藥等幾色禮品。男方回家時,女方又給壓回兩個鍋餅作為回禮。等男女結婚後,兩小口分了家,女方的親戚來給小兩口的新家“溫鍋”,而此時又忌諱用一個完整的大餅,買來大餅後要先将鍋餅掰開一個豁口,以便和喪事所用完整的鍋餅相區别。

在當地白事上,喪主家在出殡之日,招待前來吊唁者,用的也是鍋餅。因此,當地有這樣一種說法:誰家的長者病重要去世,避諱說“死”,而是用“某某家要吃鍋餅了”來代替。這正如《金瓶梅》中所描述,應伯爵等人在西門慶出殡後“每人還得半張靠山桌面兒來家”。等逝者入土安葬,喪主家每個兒子就分到一個“團圓餅”,然後,兄弟們将這些“團圓餅”用刀割成無數小塊分到村裡的三老四少。據老人們講,小孩吃了“團圓餅”能壯膽,晚上睡覺不磨牙。

制作工序

闆泉大餅外焦内酥,筋道而不粘牙,這與制作工藝有很大關系。首先,在選料上以優質的山區小麥磨出的筋道面粉,按一定比例加入老面因子,冬天要用40℃左右的溫水和面,待和好的面劑子放置案闆醒上十分鐘,不宜過長,然後用特制的棗木杠反複用力碾壓四百到五百杠以上,整好圓形面團(如圖二),再把面團迅速的展延成羅鍋大小的面餅,此時,做餅師傅便将自家的堂号印章用力按到面餅的正面(如圖三),然後熟練的用雙手抄起大餅,迅速轉身将鍋餅放入特制的羅鍋中。這種羅鍋平底,深不過十五公分,直徑在五十公分。接着做餅師傅把羅鍋蓋嚴,用木頭小火慢慢燒烤,大約一個多小時,一個厚約七公分,重約六公斤的金黃色大餅就出鍋了。散發着麥香、外脆裡酥的圓圓大餅令人垂涎欲滴,恨不得馬上咬上一口。

莒南百年老店大餅(莒南闆泉大餅)1

圖二

莒南百年老店大餅(莒南闆泉大餅)2

圖三

闆泉大餅曆經歲月的滄桑,制作工藝也在發生着變化。随着現代化發展進程,今天制作大餅從原料面粉的加工、和面、烘烤都有了很大改進。機器加工小麥替代了石磨碾壓,機器和面代替了人工揉面,每加工一個大餅,由原來壓杠用力揉壓四百餘下,現在僅用壓杠揉壓四十餘下,面團即可成型,效率提高了十倍。鍋餅由原來的木頭火烘烤,現在改進成了電子數控的熱導油鍋爐,每人原來隻能看一到兩個羅鍋,現在一個人就能看管八個熱導油鍋,加工鍋餅基本實現了流水作業。随着人們生活的提高,人們對大餅的需求量越來越多,要求越來越高,聰明的闆泉人,與時俱進,将過去普通的家常鍋餅,進行了深加工,做成了精美的禮品盒(圖四),讓普通的鍋餅走進了超市,走向了全國,甚至走向了國外,成為饋贈親朋好友之佳品。

莒南百年老店大餅(莒南闆泉大餅)3

闆泉大餅既是一種美味食品,也是一種傳承文化的載體。一張張大餅,層層疊疊,曆經幾百年的傳承綿延,鍋餅的美味将老祖宗的手藝交織着制作者的情感,在案闆、鍋爐的傳遞中,使這鍋餅有了生命,它展示的是沂蒙人淳樸厚重,勤勞善良的性格,吃起來那悠長的回味是人情味,是民俗味,那清香的小麥味道令人回味悠長……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