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冬至前一夜最長的夜

冬至前一夜最長的夜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31 04:14:34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冬至,是我國農曆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一個傳統節日,至今仍有不少地方有過冬至節的習俗。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我國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冬至來了,它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時間在每年的陽曆12月22日或者23日之間。而今年,《中國天文年曆》顯示,12月22日6時23分,便迎來“冬至”節氣。從冬至起,白天開始變長,一陽始生。

冬至前一夜最長的夜(冬至白天最短思念最長)1

冬至這天,北半球白晝最短,夜晚最長,所以冬至在我國曆代也稱為“日短”“日短至”“日南至”。冬至時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是一年中陰陽轉換的關鍵節氣。冬至物候也符合着古人對陰極陽生的理解:“一候蚯蚓結;二候麋角解;三候水泉動。”蚯蚓是陰曲陽伸的生物,此時陽氣雖已生長,但陰氣仍然十分強盛,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縮着身體;麋與鹿同科,卻陰陽不同,古人認為麋的角朝後生,所以為陰,而冬至一陽生,麋感陰氣漸退而解角;由于陽氣初生,所以此時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動并且溫熱。

冬至前一夜最長的夜(冬至白天最短思念最長)2

過了冬至,白天就會一天天變長。《素問·脈要精微論》說:“冬至四十五日,陽氣微上,陰氣微下。”意思是說,從這天以後到立春的45天,陽氣漸升,陰氣漸降,白晝漸漸變長,夜晚漸漸變短。

在我國古代對冬至很重視,冬至被當作一個較大節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而且有慶賀冬至的習俗。《漢書》中說:“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人們認為:過了冬至,白晝一天比一天長,陽氣回升,是一個節氣循環的開始,也是一個吉日,應該慶賀。《晉書》上記載有“魏晉冬至日受萬國及百僚稱賀……其儀亞于正旦”。說明古代對冬至日的重視。

冬至過節源于漢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清嘉錄》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說。這表明古人對冬至十分重視。人們認為冬至是陰陽二氣的自然轉化,是上天賜予的福氣。漢朝以冬至為“冬節”,官府要舉行祝賀儀式稱為“賀冬”,例行放假。《後漢書》中有這樣的記載:“冬至前後,君子安身靜體,百官絕事,不聽政,擇吉辰而後省事。”所以這天朝庭上下要放假休息,軍隊待命,邊塞閉關,商旅停業,親朋各以美食相贈,相互拜訪,歡樂地過一個“安身靜體”的節日。

冬至前一夜最長的夜(冬至白天最短思念最長)3

唐、宋時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祖的日子,皇帝在這天要到郊外舉行祭天大典,百姓在這一天要向父母尊長祭拜,現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這天過節慶賀。古人認為,冬至是陰陽轉樞的日子,這一天之後,陰氣漸消,陽氣漸長。冬至,皇帝到天壇祭天,第二天就在太和殿裡接受文武百官的朝賀。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開八九雁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想必這首《九九歌》你從小就會唱吧。冬至過後,進入“數九”時節。冬至是數九寒天的第一天,寒風蕭蕭,雪花飄飄,我國開始出現大幅度降溫降雪的天氣。或許很多人認為冬至這天是一年中最冷的一天,但是事實卻不然,倒是“冷在三九”。這是為什麼呢?

冬至前一夜最長的夜(冬至白天最短思念最長)4

因為地面的氣溫冷暖,不僅是受太陽光線照射強弱的影響,而且還與地面散熱有關。由于夏至以後,晝長夜短,太陽光線與地面的夾角較大,地面獲得的熱量最多,而且夜間散熱較少,使地面的熱量儲存逐漸增多,到了冬至,雖然太陽照射時間較短,太陽光線與地面的夾角最小,但是地面在夏秋儲存的熱量還可以補充,所以天氣不見得很冷。到了“三九”,由于地面接受太陽熱量較少,使夜間散熱超過白天所吸收的熱量,這時地面儲存的熱量已消耗殆盡,由于熱量入不敷出,造成地面溫度逐漸下降,天氣越來越冷。此時如果有冷空氣的影響,天氣就變得嚴寒了。因此,“三九”天氣最寒冷。

不過,冬至,春之先聲也。寒冬雖然漸行漸近,但在呼嘯寒風中,依稀可以聽見春天的腳步隐隐傳來。

冬至前一夜最長的夜(冬至白天最短思念最長)5

立冬和冬至的區别

意思不同

立冬:冬是終了,是作物收割後要收藏起來的意思,這一天起冬天開始。

冬至:日影最長,這一天北半球半天最短,黑夜最長,并開始進入數九寒天。

日期不同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分别表示四季的開始。“立”即開始的意思。公曆上一般在每年的2月4日、5月5日、8月7日和11月7日前後。

夏至、冬至——表示夏天、冬天到了。“至”即到的意思。夏至日、冬至日一般在每年公曆的6月21日和12月22日。

過冬是立冬還是冬至

從氣候上說,立冬在古人眼裡就是冬天的開始,而天文學的角度是冬至才是冬天的開始。詩雲“西北風襲百草衰,幾番寒起一陽來。白天最是時光短,卻見金梅競豔開。”冬至日是北半球各地一年中白晝最短的一天,過了冬至以後,太陽直射點逐漸向北移動,北半球白天開始逐漸變長,正午太陽高度也逐漸升高。所以,有俗話說,“吃了冬至面,一天長一線。”

冬至前一夜最長的夜(冬至白天最短思念最長)6

冬至傳說之一

過去老北京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說法。相傳漢朝時,北方匈奴經常騷擾邊疆,百姓不得安甯。當時匈奴部落中有渾氏和屯氏兩個首領,十分兇殘。百姓對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餡包成角兒,取“渾”與“屯”之音,呼作“馄饨”。恨以食之,并求平息戰亂,能過上太平日子。因最初制成馄饨是在冬至這一天,在冬至這天家家戶戶吃馄饨。緣何有這種食俗呢?相傳南陽醫聖張仲景曾在長沙為官,他告老還鄉那時适是大雪紛飛的冬天,寒風刺骨。他看見南陽白河兩岸的鄉親衣不遮體,有不少人的耳朵被凍爛了,心裡非常難過,就叫其弟子在南陽關東搭起醫棚,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驅寒藥材放置鍋裡煮熟,撈出來剁碎,用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樣子,再放下鍋裡煮熟,做成一種叫“驅寒矯耳湯”的藥物施舍給百姓吃。服食後,鄉親們的耳朵都治好了。後來,每逢冬至人們便模仿做着吃,是故形成“捏凍耳朵”此種習俗。以後人們稱它為餃子,也有的稱它為”扁食“和”燙面餃“,人們還紛紛傳說吃了冬至的餃子不凍人。

冬至前一夜最長的夜(冬至白天最短思念最長)7

冬至傳說之二

在江南水鄉,有冬至之夜全家歡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飯的習俗。相傳,有一位叫共工氏的人,他的兒子不成才,作惡多端,死于冬至這一天,死後變成疫鬼,繼續殘害百姓。但是,這個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們就在冬至這一天煮吃赤豆飯,用以驅避疫鬼,防災祛病。

冬至前一夜最長的夜(冬至白天最短思念最長)8

冬至習俗

南吃團子

冬至前一夜最長的夜(冬至白天最短思念最長)9

冬至吃湯圓,是我國江南地區的傳統習俗。

湯圓也稱湯團,是一種用糯米粉制成的圓形甜品,“圓”意味着“團圓”“圓滿”,所以冬至吃湯圓又叫“冬至團”。

每逢冬至日清晨,南方各家各戶都會開始磨糯米粉,并用糖、肉、萊、果、更豆、蘿蔔絲等做餡,包成冬至團,不但自家人吃,亦會贈送親友以表祝福之意。

古人有詩雲:“家家搗米做湯圓,知是明朝冬至天。”

冬至,老上海人是最講究吃湯圓的,親人們聚在一起品嘗新釀的甜白酒、花糕和糯米粉圓子,然後用肉塊壘于盤中祭祖。

北吃餃子

冬至前一夜最長的夜(冬至白天最短思念最長)10

在我國北方,每年農曆冬至日,都有吃餃子的習俗。

諺雲:“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這亦是為了紀念“醫聖”張仲景冬至舍藥之事。

消寒會

冬至前一夜最長的夜(冬至白天最短思念最長)11

《天寶遺事》載,唐人王仁裕每逢大雪,則掃雪通路,延請賓客到居處宴飲,稱之為暖寒會。

後人在冬至之後,招集朋友,輪番聚飲,稱為消寒會。

《金陵歲時記》記載:“吾鄉當冬至節後,九人相約謙飲,自頭九以至九九,各主東道一次,名日消寒會,文人墨客飲酒之餘,兼及韻事。”

獻襪履

冬至前一夜最長的夜(冬至白天最短思念最長)12

古代女子在冬至日會向公婆敬獻鞋襪。

三國時魏國曹植在《冬至獻襪履表》中言:“亞歲迎祥,履長納慶。

唐代小說《酉陽雜俎》中載:“北朝婦人常以冬至日進履襪及靴。”

後唐《中華古今注》稱:“漢有繡鴛鴦履,昭帝令冬至日上舅姑。”此後婦女在冬至日向公婆敬獻襪履,便相沿成習。

舊俗中無論南北,都流行這一風俗,寓意“陽生于下,日永于天,長履景福,至于億年。”

因此,在過去,冬至也稱為履長節。

窖鮮花

冬至前一夜最長的夜(冬至白天最短思念最長)13

宋朝時,北平人在冬至後,挖地為窖,以焰火熏烤,在窖中種植花卉瓜果,時常澆灌,使其生長。

明代張置的《疑耀》中有較為具體的記述:“京師風俗,人冬以地窖養花,其法自漢已有之。漢室大官園冬種蔥韭菜茹,覆以屋房,晝夜嫌溫,火得煌氣,諸菜皆生……今内家十月即進牡丹,亦是此法,然在漢止言覆以屋房而已,今法皆掘坑塹以窖之。蓋人冬土中氣暖,其所養花木,借土氣火氣相半也。”

冬至正午之時,賣花聲便在街巷中到處響起,女子争相購買。山茶、茉莉、慈蘭、珠蘭之類的鮮花,用銅絲編制成别緻的形狀,或如半環,或綴成圓環,可在鬓邊斜挂或襟前點綴。而芍藥、碧桃、海棠、玫瑰等花,選取鮮嫩待放的花苞,圍插成巨球或者制成彩籃,懸挂在帳中,芳香四溢,令人陶醉。

冬至前一夜最長的夜(冬至白天最短思念最長)14

冬至陰極一陽生,正是養生好時節,所以此時節要潛陽補溫,斂陽護陰,多吃補益身體的食物,如蓮子、芡實、薏仁、赤豆、大棗、銀耳等;及時添加衣服,注意手腳的保暖;室内要經常通風換氣,減少和抑制病菌病毒繁殖;要靜神少慮,保持暢達樂觀,不為瑣事勞神,不強求名利,避免長期超負荷運轉。

來源:中國天氣網、新民晚報、天氣網、悅讀文摘微信公衆号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