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急性胰腺炎(AP)是臨床常見急腹症,由胰酶異常激活對胰腺自身及周圍器官産生消化作用而引起,以胰腺局部炎性反應為主要特征,可由局部發展累及全身器官及系統而成為重症急性胰腺炎(SAP)。
近年來,AP在我國的發病率呈上升趨勢,AP發展為SAP的病死率可達30%,因此,對AP早期診斷和及時規範化處理至關重要。本文主要對AP的病因和診治方法進行了綜述,以期為臨床醫生提供參考。
AP的常見及少見病因
我國AP的常見病因為膽源性、高甘油三脂血症性(HTG)和酒精性。其他少見病因包括外傷性、藥物性、感染性、遺傳性、高鈣血症、自身免疫、腫瘤、内鏡下逆行胰膽管造影術(ERCP)術後胰腺炎(PEP)等,無法找到病因者可稱為特發性AP。
膽源性:膽總管結石、膽囊結石、膽道感染、膽道蛔蟲等是引起AP的最常見病因,約占所有病因的60%。所有AP患者均應行腹部超聲檢查以評估膽石症。
HTG:高甘油三酯血症性胰腺炎(HTGP)的發生與甘油三酯(TG)水平顯著升高密切相關。近年來,随着生活方式和飲食結構的改變,我國HTGP的發病率正逐漸升高,且往往導緻更為嚴重的臨床過程。HTGP多發生于年輕男性,特别是肥胖、酗酒及糖尿病患者。
酒精性:酗酒者中有5%可發生AP,偶爾少量飲酒并不能作為AP的病因,隻有飲酒≥50 g/d,且>5年時方可診斷為酒精性胰腺炎。
AP的診斷标準
AP需結合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查和影像學檢查結果進行診斷。具體診斷标準見下文。
臨床表現:典型症狀為急性起病(30分鐘内疼痛達高峰),以上腹部疼痛為主要症狀,疼痛常向背部放射,可伴腹脹、惡心、嘔吐(嘔吐後疼痛不緩解)、黃疸、發熱、精神狀态改變等症狀。臨床體征輕症患者僅表現為腹部輕壓痛,嚴重患者可出現腹膜刺激征,偶見腰肋部皮下淤斑征(Grey-Turner征)和臍周皮下淤斑征(Cullen征)。
實驗室檢查:可見血清澱粉酶及脂肪酶升高。
影像學檢查:典型表現為胰腺水腫、壞死或胰腺周圍滲出積液等胰腺炎改變。
AP的診斷标準:符合以下3項中的2項即可診斷:①腹痛符合AP特征。②血清澱粉酶和(或)脂肪酶濃度至少高于正常上限值3倍。③腹部影像學檢查結果符合AP影像學改變。
AP的治療
目前對于AP的治療,指南推薦采用多學科綜合治療協作組(MDT)模式。治療包括液體治療、鎮痛、抗生素的使用、急診ERCP、營養支持、HTGP的管理、腹腔間隔室綜合征(ACS)的管理、後期局部并發症的處理、中醫治療等。
液體治療:患者應早期積極補液(液體複蘇),在發病12-24 h補液最為有效,超過24 h補液可能作用有限。首選等滲晶體補液。
鎮痛:疼痛是AP的主要症狀,緩解疼痛是臨床重要的治療目标。AP患者應在入院後24 h内接受止痛治療,以避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應根據病情合理選擇鎮痛藥物與方式。
抗生素的使用:不推薦常規預防性使用抗生素。對于出現膿毒症迹象或從感染性壞死竈中穿刺培養細菌陽性的患者,必須及時使用藥物敏感的抗生素。
急診ERCP:目前認為,急診ERCP僅适用于膽源性胰腺炎合并膽管炎患者,且應在患者入院24 h内完成。對于存在持續性膽管梗阻的患者也可考慮ERCP治療,手術時機可放寬至入院後72 h内。
營養支持:在胃腸功能耐受的情況下,應盡早開展經口或腸内營養(通常在24 h内)。對于不能經口進食的AP患者,腸内營養優于腸外營養。對于SAP患者,應根據腹内壓(IAP)和腸功能決定患者營養支持方法。
HTGP的管理:需采用綜合治療手段以快速降低TG水平,包括禁食水≥24 h後的飲食調節,使用降血脂藥物及其他輔助降脂手段(小劑量低分子肝素、胰島素、血脂吸附和/或血漿置換)控制血脂。
ACS的管理:ACS的治療原則是及時采用有效的措施降低IAP,包括增加腹壁順應性、清除胃腸内容物、引流腹腔及腹膜後積液等。不建議早期行開腹手術。
後期局部并發症的處理:AP的後期并發症主要包括胰腺假性囊腫(PP)、包裹性壞死(WON)、出血、消化道瘘等。對于無症狀的PP及WON,無需采取處理措施,而WON合并感染是外科處理的主要對象。後期并發症處理最主要的是感染性胰腺壞死(IPN),主要治療方法包括應用抗菌藥物、經皮穿刺引流(PCD)或内鏡下穿刺引流、外科視頻輔助清創或内鏡下清創及開腹手術。
中醫治療:包括中藥膏劑外敷、通腑瀉下療法(大黃、穴位注射、針刺治療和中藥内服)等。
參考文獻:
[1] 中華醫學會外科學分會胰腺外科學組. 中國急性胰腺炎診治指南(2021)[J]. 中國實用外科雜志, 2021,41(07):739-746. DOI:10.19538/j.cjps.issn1005-2208.2021.07.03.
[2] 中華醫學會急診分會, 京津冀急診急救聯盟, 北京醫學會急診分會, 等. 急性胰腺炎急診診斷及治療專家共識[J]. 臨床肝膽病雜志, 2021,37(05):1034-1041.
[3] 孫備, 李冠群. 急性胰腺炎臨床研究進展與展望[J]. 中國實用外科雜志, 2020,40(02):171-175 179. DOI:10.19538/j.cjps.issn1005-2208.2020.02.08.
[4] 中華醫學會, 中華醫學會雜志社, 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 等. 急性胰腺炎基層診療指南(2019年)[J].中華全科醫師雜志, 2019(09):819-826.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