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項目投資成本收回

項目投資成本收回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4-23 16:26:37

近年來,随着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重視航空航天領域的發展、不斷向太空發射衛星,使得低軌道資源越發緊張,陷入了類似“跑馬圈地”的狀态,誰先搶到就是誰的。為了避免太空低軌資源被歐盟、中國、俄羅斯等國“占用”,美國也開始加大衛星發射頻率。為了進一步降低發射成本,美國同時還啟動了火箭回收項目。

隻可惜,美國火箭在“一箭五飛”之後,這一次卻沒能回收成功,直接導緻60顆衛星升空失敗。根據澎湃新聞報道稱,隸屬于SpaceX旗下的“獵鷹”9号火箭将在肯尼迪發射中心進行發射任務。此次“獵鷹”9号火箭将搭載60顆StarLink星鍊衛星進入低軌道。

項目投資成本收回(為降低成本啟動回收項目)1

值得一提的是,該火箭此前已經完成了四次發射任務并被順利回收。隻是這一次,卻因為發射失敗,在倒計時結束時終止了發射,徹底斷掉了“一箭五飛”且連續成功回收的紀錄。不過從此前的發射、回收來看,美國NASA以及埃隆馬斯克創建的“火箭回收公司”SpaceX在火箭回收領域确實擁有着世界領先的技術。而我國想要在火箭回收技術上追趕上美國,可能還需要一定的時間。

美國國防部,包括NASA在内為何會大力支持SpaceX研發火箭回收技術?一個很重要的原因便是火箭回收技術關乎人類前期向太空移民的計劃。根據SpaceX創始人埃隆馬斯克的預想,一旦火箭可以實現反複回收,便可将物資資源不斷地運往月球或軌道站,再通過月球或軌道站這樣的中轉站将物資或人員運往火星,最終實現火星移民計劃。相反,如果火箭無法實現回收,那麼運送物資或移民的成本将增加幾十倍。所以,火箭回收技術的初衷,其實就是為了太空移民服務。

項目投資成本收回(為降低成本啟動回收項目)2

除此之外,由于火箭可重複回收使用,使得發射成本大幅降低,帶來了民用衛星業務的蓬勃發展。所以,在美國除了國防部、NASA之外,還有無數巨頭會通過SpaceX公司向低軌道發射不同類型和功能的民用商業衛星,使得低軌道資源更加緊張。這也是為何我國每年要安排30到40次發射的一個重要原因。因為現在不抓緊發射,未來想要在低軌道找到一個“好位置”都将變得極為困難。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美國此次發射的衛星名為StarLink星鍊,而“星鍊”計劃預計需要發射42000顆衛星。從2019年開始,已經發射了超過12000顆衛星,而在2024年時将完成剩餘2萬多顆衛星的發射任務,并通過42000顆衛星實現全球無死角覆蓋。當我們看到這個數量,或許會意識到美國在航天航空領域到底有多強大。當然,這并非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而是需要清醒地意識到對手的強大,不能自滿于當下的成就。

項目投資成本收回(為降低成本啟動回收項目)3

其實類似的項目我國也有,像是“吉林一号”截至去年4月已經完成了16顆衛星的組網工作,可對全球進行掃描。但是,與美國衛星數量相比,還是有不小的差距。這個差距最大的地方不是技術,而是衛星的商業化程度。

很多時候我國發射衛星,更多的是一種國家行為。相比之下,美國大部分衛星都是商業巨頭“承包”的衛星,屬于有着專門用途的衛星。所以,如何讓衛星商業化,如何鼓勵民間資本進入衛星領域,将關乎我國在衛星資源領域的戰略布局。

項目投資成本收回(為降低成本啟動回收項目)4

當然,美國衛星雖多,但很多衛星因為功能簡單、用途單一、造價低廉,所以才能實現衛星的規模化部署。我們不要因為美國發射衛星的數量“吓到”,更何況這類衛星的使用壽命通常不會太久。但是,衛星搶占的軌道資源卻是實實在在的,這需要引起我國的重視和警惕,才能在這場有關衛星低軌道資源的“跑馬圈地”比賽中不落人後。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