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孟德爾的豌豆雜交實驗的遺傳圖解

孟德爾的豌豆雜交實驗的遺傳圖解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6-27 02:00:48

引言:每次分子醫學的開篇,都會和同學們說起一對“難兄難弟”的故事。在基因産業和分子生物學如火如荼的今天,也不知還有多少人會想起來和“豌豆園’和‘膿細胞’有關的這對難兄難弟...

孟德爾的豌豆雜交實驗的遺傳圖解(基因故事1孟德爾的豌豆園)1

著名的豌豆園大家都很熟悉。

自1856年,孟德爾曆經長達8年的豌豆實驗和辛勤勞作,發現了生物遺傳的基本規律,提出了“遺傳因子”的概念,并得到了相應的數學關系式。

即後來被遺傳學界奉為聖典的“孟德爾遺傳分離定律“和“孟德爾遺基因自由組合定律”。孟德爾因此被推崇為經典遺傳學的鼻祖。

這些都是教科書中的經典描述。

人們未必熟知的是孟德爾本人并沒有體會過成功的榮耀和喜悅。他的研究曆經了将近半個世紀,才被科學界所知曉和承認。

那時他已離世整整16年。據說孟德爾臨終前曾經充滿信心地對他的好友說:“看吧,我的時代就要來到了。”

孟德爾的豌豆雜交實驗的遺傳圖解(基因故事1孟德爾的豌豆園)2

孟德爾時代終于到來了,那是在二十世紀初葉,人們終于相信了孟德爾的‘遺傳因子’。

可是當時的科學家們并不知曉那主導遺傳性狀的‘遺傳因子’究竟是個什麼東西?

它是蛋白質嗎,是糖嗎,是脂類嗎,還是一種什麼神秘的物質或非物質?

......

曆史總是驚人地相似,這個謎底的揭曉又曆經了漫長的半個世紀。

到了二十世紀中期人們終于得知那神秘的遺傳因子原來就是大家早就熟知卻被冷落了将近一個世紀的脫氧核糖核酸DNA。這是後話。

孟德爾的豌豆雜交實驗的遺傳圖解(基因故事1孟德爾的豌豆園)3

這裡想說的,也是更讓人唏噓的是,

說起DNA ,就不得不提起另一個和孟德爾一樣‘悲催’的科學家米歇爾。

雷德裡希·米歇爾(Friedrich Miescher,1844年8月13日-1895年8月26日),瑞士生物學家,出生于巴塞爾。他在1869年,首先從白血球的細胞核中,分離出一種他稱為“核素”(nuclein,現稱核酸)的化學物質。

書中曾這樣描述:

‘核酸(DNA)的發現,現在已被人稱之為二十世紀的重大科學事件。但他的發現者米歇爾也受到同孟德爾相似的遭遇:100多年前就制備出“核素”(即核酸),而多少年來無人問津。’

孟德爾的豌豆雜交實驗的遺傳圖解(基因故事1孟德爾的豌豆園)4

米歇爾研究的是膿細胞。膿細胞是從外科病人使用過的硼帶上洗脫下來而獲得的。

米歇爾先用酒精把膿細胞中的脂肪物質去掉,再用豬胃粘膜的酸性提取液處理,制取純細胞核。

米歇爾發現,在處理後的核中留存一種含磷很高而含硫很低的強有機酸。這種有機酸的溶解度以及它對胃蛋白酸的耐受性,暗示着這是一種新的細胞成份。

他稱這種新物質為“核素”,也即核酸!

孟德爾的豌豆雜交實驗的遺傳圖解(基因故事1孟德爾的豌豆園)5

從時間上很容易看出,米歇爾發現DNA的年代,和孟德爾發現遺傳因子的年代是非常接近的。

然而兩者合體卻曆經了整整一個世紀?!

所以有人曾調侃說偉大的DNA,連同發現它的偉大的科學家們,其實都是“百年沉寂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啊……

雖然那早已是身後之名!

孟德爾的豌豆雜交實驗的遺傳圖解(基因故事1孟德爾的豌豆園)6

(圖片源自今日頭條圖片庫)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