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全球奶價下跌了嗎

全球奶價下跌了嗎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08 16:38:52

全球奶價下跌了嗎?随着9家上市、挂牌奶牛養殖企業半年報出爐,今年國内奶價走勢也有了大緻輪廓,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全球奶價下跌了嗎?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全球奶價下跌了嗎(奶價松動噴粉重現)1

全球奶價下跌了嗎

随着9家上市、挂牌奶牛養殖企業半年報出爐,今年國内奶價走勢也有了大緻輪廓。

農業農村部數據顯示,2022年上半年,我國奶業主産省份生鮮乳均價為4.2元/公斤,同比下降1.4%。同期,各奶企原料奶均價也出現波動,加之飼料成本上漲,降本增效成為今年奶業的主基調。有奶農告訴新京報記者,目前其奶價低于成本線,下遊乳企的噴粉量(指經滅菌、噴霧幹燥等處理成奶粉狀态儲存)也在增加。

在飼料成本上漲、下遊需求平穩及進口乳品下降的情況下,業内将今年奶價松動歸因奶源供給。近兩年受乳品供需兩旺刺激,全國掀起牧場建設熱,牧業公司之間、下遊乳企與牧業公司之間并購頻繁。2020年、2021年,我國牛奶産量分别增長7.5%、7.1%,在業内看來這并非小數目。

有聲音認為,我國奶業開始進入新一輪周期。但也有專家認為,現階段國内奶源供給僅是暫時性過剩,根源在于乳品市場疲軟導緻的需求下降,尚談不上“周期”一說。

應對飼料成本上漲

與去年同期奶牛養殖企業普遍業績雙增不同,2022年上半年,9家上市、挂牌奶企多數呈現增收不增利局面,這與飼料成本持續上漲直接相關。

各奶企半年報顯示,受新冠疫情和國際形勢影響,奶牛養殖所需蛋白類飼料、玉米、粗飼料等原材料價格普遍上漲,進而導緻養殖成本增加,生鮮乳毛利率下降。自2020年以來,國内玉米價格上漲超過50%。2022年,玉米市場價格延續高位小幅偏強運行,豆粕市場價格沖高回落,但價格重心明顯上移。

據農業農村部監測數據,2022年6月第五周,全國玉米平均價格為3.02元/公斤,同比上漲1%;豆粕平均價格為4.45元/千克,同比上漲20.3%。另據海關統計,2022年上半年,我國進口幹草累計81.77萬噸,同比增加6.9%;平均到岸價459.45美元/噸,同比上漲29.6%。

反映在上市、挂牌公司财報中,2022年上半年,優然牧業生鮮乳(原料奶)平均飼料成本為2.43元/公斤,同比上漲14.6%,原料奶毛利率從2021年中期的40.4%降至32.3%。現代牧業原料奶飼料平均成本為2.26元/公斤,增加0.17元/公斤,乳牛養殖業務毛利率減少5個百分點至32.2%。中國聖牧公斤奶飼料成本為2.7元/公斤,同比上漲約6.6%,毛利率下降4.7個百分點至33.1%。

為應對成本上漲,各上遊奶企采取的主要手段是降本增效,同時拓展特色生鮮乳、肉牛産業、育種業務、飼料業務等方式提高盈利水平。

報告期内,優然牧業與甘肅第三方飼料生産商合作,完成國内高品質肉牛育種場的選址、規劃,育種業務收入實現翻番,同時提升有機奶、A2奶、DHA奶、娟姗奶、富硒奶等特色生鮮乳産量,優化産品結構,使原料奶毛利率降幅得以控制。

現代牧業采取的方式則是抓内生自繁,擴大規模提升單産,攤薄公斤奶飼料成本,适度平抑部分大宗物料價格上漲的影響。2021年11月,現代牧業完成收購富源國際,借此開展飼料銷售業務,今年上半年,該業務收入為7.74億元。

奶價從高位回落

自2018年起,我國奶價觸底反彈并進入景氣周期,2021年以來一直處于高位運行狀态。然而從今年各奶牛養殖企業半年報可以看出,奶價開始出現松動。

農業農村部數據顯示,2022年上半年,我國奶業主産省份生鮮乳均價為4.2元/公斤,同比下降1.4%。2022年6月第五周監測數據顯示,奶牛主産區生鮮乳平均價為4.12元/千克,同比下降4.2%。

反映在上市、挂牌公司财報中,2022年上半年,優然牧業原料奶平均單價為4.63元/公斤,與2021年同期基本持平。中國聖牧原料奶平均銷售單價為4.97元/公斤,同比下降1.1%。沃野牧豐公斤奶售價同比下降2.93%。現代牧業原料奶平均售價為4.28元/公斤,同比減少2.5%。僅原生态牧業受下遊客戶銷量增長影響,原料奶平均售價上漲12.2%,達到5.2元/公斤。

天津奶農王先生向新京報記者證實,每年7月-9月是奶價高點,但今年除7月略有上漲外,進入9月奶價開始回落,目前價格在3.9元/公斤左右,去年同期則為4.2元左右。與此同時,飼料成本同比上漲約30%。“今年飼料一直在漲,公斤奶成本在4.2元、4.3元,奶價隻有達到這個水平才能不虧。據我了解,今年很多中小牧場在賣牛,乳企噴粉量也在加大。”

現代牧業認為,公司上半年奶價下降,主要因為并購牧場多處于北方地區,奶價低于南方,以及受疫情影響,上半年消費疲軟造成奶價微降。光明乳業則在半年報中提到原奶價格從高位回落的另一大原因,即國内近年新建大型牧場陸續開始投産,原奶供給增加,2022年2月,全國奶價開始出現季節性下降。

奶業新周期來了?

從以往資料來看,影響國内奶價走勢的幾大因素主要有飼養成本、原奶供應量、下遊需求量以及進口乳品量等。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1年1月-6月,全國規模以上乳制品制造企業産量達到1510.9萬噸,同比增長1%。另據海關統計,上半年我國共計進口各類乳制品折合成生鮮乳1048萬噸,同比減少18.1%。

飼料成本上漲、下遊需求平穩及進口乳品下降,均有助于國内奶價維持在高位,導緻奶價松動的主要原因是否在于供給?華北一位畜牧公司負責人認為,“近幾年國内大規模新建牧場,奶牛存欄大幅增加,相關影響會在2023年财報中表現得更為明顯。”

受此前奶牛存欄量持續下降、奶源緊張、需求上漲等因素影響,自2018年底起,我國奶牛養殖進入景氣周期,北方地區規劃了多個奶源産地,下遊乳業對優質奶源的争奪也越發激烈。市場供需兩旺,令國内牧場建設熱情不減。優然牧業、現代牧業、原生态牧業等大型牧業公司均在半年報中透露出新建或收購牧場的計劃。

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牛奶産量達到3683萬噸,奶牛存欄100頭以上規模化養殖比例達到70%。2020年、2021年,我國牛奶産量分别增長7.5%、7.1%,生鮮乳全年均價分别增長3.8%、13.4%,且進口乳品量同時增長,反映出國内乳品市場需求旺盛。2022年上半年,我國牛奶産量1669萬噸,同比增長8.4%。

在奶牛養殖業,素有三年一個周期的說法。面對今年奶價旺季不旺,有聲音認為,奶業已步入新一輪周期。王先生也稱,已做好“過冬”準備,調整養殖模式保證牧場運營。

現代牧業創始人高麗娜曾對投資者表示,國内奶價曾在2014年達到新高,2015年、2016年出現價格回調,2017年至今又開始回升,“大家都覺得5年一個輪回”。“疫情發生後,我認為這個‘輪回’也存在不确定因素,不能用老眼光或是老規律來判斷奶價走勢。”

對于“新周期”說法,《荷斯坦》雜志主編豆明并不認同。他認為,現階段國内奶源供給确實存在暫時性過剩問題,但根源在于乳品市場疲軟導緻的需求下降,這一點從今年上半年進口乳品下降能夠得到證實。目前全球經濟開啟複蘇,國内市場需求恢複隻是時間問題。此外,大型牧場集團由于奶價相對較高,與下遊乳企利益聯結更加緊密,因此擴欄增産并不存在風險,未來規模會越來越大。

新京報首席記者 郭鐵

編輯 李嚴

校對 盧茜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