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G降速”傳聞已經發酵了一段時間,其中“為加速5G推廣而對4G限速”的說法,引發了網絡熱議。工信部及時明确辟謠,運營商也做出回應。
這是運營商又叒叕一次站在輿論場中心,相信感覺并不陌生。
懂小姐持續關注運營商面臨的輿論生态,從這次降速風波中也觀察到一些好玩的事情。
4G體驗下降,有網絡調查支持。新京報發起的調查“你的4G降速了麼?”參與投票9.1萬網友,84%的認為“降了”。相關的微博留言也獲得數萬點贊。
當然最關鍵的是,網民普遍感覺4G體驗下降,到底為什麼?真實原因是什麼?
誰最關注“4G降速”?還要從源頭說起。疑似這次傳聞的起源是8月15日,“水木社區”有人發帖,稱工信部“為了推廣5G,要求給4G用戶降速”。
随後,知乎、豆瓣、果殼、虎撲等網站迅速跟上,輿論逐漸發酵,“4G網速确實降了”在微博成為熱搜話題。
這些網站的主體用戶,受教育程度高于平均水平,年紀較輕,在網絡上非常活躍,并且具有熱門話題的制造能力。
這也與網絡調查結果相匹配。百度指數顯示,對4G和5G關注度最高的人群集中在20至29歲。
陰謀論?不存在的可以看出,掀起這次輿論的核心人群,有顯著的特征——
年輕;受教育程度較高,更不乏專業人士;大部分為深度網絡用戶,對網速要求較高也比較敏感;而且,他們不容易被主流媒體輿論宣傳說服,并具有輿論引導能力。
與他們講道理,就要有紮實的證據。
2019年是5G商用元年,5G網絡建設才剛剛起步。而且,按照規劃,5G網絡的建設将率先滿足熱點區域的業務需求,建成覆蓋全國的5G網絡還需要數年時間。
在5G網絡“從點到面”逐步建設的過程中,廣大用戶的移動通信訴求怎麼來滿足呢?
答案就是全覆蓋的4G網絡。
因此,4G作為移動通信網絡的重要組成部分,将與5G網絡長期并存,不存在5G網絡開建就得拆除4G或限制4G速率的必要性。
運營商在實際工作中,也大量進行了4G/5G協同網絡建設,甚至還在加大對4G投入。
中國聯通今年就下了4G擴容的大單,要建40多萬基站。然而懂小姐在這一消息下看到了網友留言:聯通怎麼總慢一拍?人家都建5G了,你還在擴容4G?
真是讓人心情複雜。
正常情況下玩抖音而不卡頓,隻需要8mbps的網速。
多數用手機聊天、看視頻的用戶,在60Mbps和300Mbps的網速下,感知上沒有太大的區别。除非在地鐵、電梯等特殊覆蓋環境裡。
懂小姐聯絡了運營商内部人士,确認與網速有關的網絡參數沒有動過。實際上,運營商調系統參數所需要付出的成本,比流量節省下來的收益要大得多。沒有企業會這麼傻。
4G體驗下降究竟為什麼?真正的三大原因目前并沒有證據表明運營商對4G網絡進行了人為限速,但是4G用戶體驗下降卻是不争的事實。
那麼,真實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呢?懂小姐為此進行了多方采訪,對象涵蓋了業界專家、運營商員工以及終端開發者等,最終找出了三大原因。
對于用戶而言,必須要走出的一個認知的誤區是:所謂的4G的100Mbps乃至4G 的300Mbps,都是峰值速率,隻有在實驗室的理想情況下才能夠達到,包括手機信号極強、用戶獨占一個基站資源等。
在現網的實際使用中,位于同一個基站覆蓋範圍内的用戶,是共享該基站的帶寬資源的。進行一個并不嚴謹的計算,在一個提供100Mbps帶寬的基站下,如果10個人同時用4G手機在線看電影,那麼實際速率就是10Mbps左右;如果是100個人,那麼就會下降到1Mbps左右,必然會出現卡通的現象。(實際的帶寬分配算法會更加複雜,但道理就是這樣。)
那麼,用戶為什麼會産生這樣的誤解呢?
這與運營商在大力發展4G時,普遍在宣傳中“忽悠”了用戶有關。例如,在2013年4G元年裡,運營商為了凸顯4G相比3G的“飛躍式”不同,在宣傳時一味強調了“4G能夠以100Mbps的速度下載,上傳的速度也能夠達到50Mbps”的理想速率。
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既然運營商在當初宣傳4G業務時強調了100Mbps,那麼現在都4G 時代了,提速到了300Mbps,而用戶實測的速率隻有幾十兆,用戶因此而不滿,這個邏輯其實沒毛病!
事實上,4G業務在發展之初,歐洲的運營商就因為在宣傳中誇大了4G的速率而獲得過罰單,歐洲的電信監管機構也随後出台了專門用于約束宣傳用語的監管政策。
一方面,4G的理論峰值下載速率是100Mbps,4G 的理論峰值下載速率才是300Mbps。
另一方面,4G 相對于4G最大的不同,是采用了一種核心的技術,名為載波聚合。其原理其實很簡單。可以将4G信号的傳輸通道比喻成很多條小溪(載波)。之前,每個用戶隻能選擇一條小溪進行傳輸;現在,用戶可以讓自己的信号同時在多條相鄰甚至不相鄰的小溪進行傳輸,實時的流量自然更大,速率自然就更快了。
但是,要想獲得4G 的更高速率,就必須擁有一部支持載波聚合的手機。因為載波聚合功能的實現需要終端的配合,終端可以根據自己能力的決定最多可以同時利用幾個載波進行上下行傳輸。所以,如果沒有4G 手機,是不可能享受到4G 的速率的。
再次提醒一次運營商,4G 的宣傳依然在強調“極速300M”。
幾天前,五月天鳥巢演唱會結束時出現了這樣一幕:幾百輛共享單車旁邊,是幾百個焦急等候的手機用戶,他們的手機APP無一例外都在“轉圈圈……”“請稍後……”
顯然,瞬時用戶數暴增導緻了網絡癱瘓。這也就是為什麼大型演出、賽事都需要運營商出動應急通信車了。應急通信車相當于移動的基站,以按需緩解流量壓力。
當然,演唱會網絡癱瘓是極端情況,但與現在4G用戶體驗下降卻如出一轍。
運營商的4G網絡建設和業務運營,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不斷地根據用戶數的增長以及業務量的提升進行擴容和優化。所謂擴容,簡單來說就是增加基站數量,以保證用戶數增加了之後,每個用戶所能分享到的帶寬不減少。所謂優化,就是通過一系列的工具和算法,讓帶寬不浪費地高效地分配給用戶。
現在,4G網絡用戶體驗下降,其實就是4G網絡擴容和優化沒有及時跟上。
一方面,4G用戶數增長迅速,4G流量更是伴随“達量限速”套餐的普及而呈現爆發式增長。截至2019年7月,我國4G用戶數已經達到了12.4億;2018年全年戶均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DOU)為4.42GB,而2019年7月DOU已達8.33GB,增長近1倍,4G網絡面臨着巨大的流量壓力。
另一方面,4G網絡擴容卻顯滞後。
從4G基站數來看,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三大運營商公布的上半年财報顯示,中國移動的4G基站數最多,為241萬個;中國電信達到了152萬個,中國聯通為135個。
顯然,不同運營商的4G網絡覆蓋差别很大,難以滿足多達12.4億4G用戶的良好4G體驗。其中,中國聯通2019年年初進行了4G擴容的招标,将新建41.6萬個4G基站。
客觀來看,運營商的4G網絡擴容面臨着一定的成本壓力。某運營商工作人員就向懂小姐坦言:4G用戶體驗不好,跟速率沒關系,跟覆蓋有關,我們的4G網絡覆蓋一直就不夠好,但卻沒錢擴容。
懂小姐認為,通信服務産品,不應一味追求“更快”。給予消費者超出能力範圍的承諾,就要承擔“翻車”的風險。既然5G與4G将長期共存,基于最好的4G網絡才能建設好更好的5G網絡,因此4G的擴容和優化必須跟上,好的4G體驗才會進一步激發消費者的使用熱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