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文博早早就拍好的電視劇《忽必烈》如今終于是柳暗花明了,從目前收到的信息來看,該劇确定在明年的元旦将會在央視播出。這個信号一經流出,就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畢竟在很多網友的印象裡,蒙元給大家留下的印象一直不是很好,加上蒙元是中原王朝中的第一個外族一統王朝,因此對于蒙元認同上的争議從蒙元滅亡一直到今天都是争論不休的,甚至還有很多人到了如今還抱着“蒙元非中國”這種老黃曆過日子。
如今駱文博的《忽必烈》能在央視播出,那就表明了,蒙元就是我們中國曆史上不可或缺的一環。 這樣一來也好,畢竟都什麼年代了,如今還玩什麼單一民族主義,我們是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了。這裡小編相信,當央視播出了駱文博的《忽必烈》之後,之後關于蒙元的電視劇将會慢慢的多起來,而關于蒙元的周邊經濟也能夠發展起來,就好比清朝劇和宋朝劇熱度引發的朝代遊戲一品官老爺和麻雀飛青天一個道理。駱文博的《忽必烈》,說的時間跨度很長,該劇是從公元1225年到公元1293年這段時間裡的事,是從忽必烈打小到去世時間的長跨度。
而由于該劇時間跨度可以,因此所要訴說的事情也就很多。而該劇裡面,最受大家關注和期待的,小編估計就是忽必烈滅宋這一段曆史了。畢竟在網上關于這段曆史的争論也是經久不衰的,褒貶不一的。那麼這部電視劇将要如何講述這一段曆史,自然就成為了焦點的焦點了。而小編作為一名曆史愛好者,對這段曆史雖然也是很期待,也很想看《忽必烈》這部電視劇如何訴說,但小編更加感興趣的事是,這部電視劇要如何定位那些投降蒙元的宋朝将領們。畢竟作為曆史劇,立場是很重要的,就好比清朝劇也好,明朝劇也罷,對于吳三桂這樣投降清朝的明将,基本就是一個漢奸帽子扣過去了事。
當然了,吳三桂後來畢竟也反了清朝,因此對他漢奸的定位,清朝也沒啥大的心裡負擔,甚至還給這幫投降滿清的明将們安排了一本《貳臣錄》,因此大家該什麼罵就什麼罵。但蒙元不一樣啊,情況比較“特殊”,蒙元還是比較認同這幫人為蒙元做出的滅宋貢獻的。因此這些個人在《忽必烈》裡如何稱呼如何安排,那就是重中之重的問題了。而且,投降蒙元的宋朝将領們還不在少數。比較有名的如“滅宋者宋将張弘範”,範文虎,董文炳,史弼,石天應,嚴實,呂文煥等等。這裡面如張弘範這樣的人還好說,早早就跟了蒙元,問題不大。
但南宋投降蒙元的将領就很尬尴了。對此小編覺得,《忽必烈》這部電視劇裡對他們的定位應該是如按照南宋投降蒙元的将領呂文煥那樣的定位。為什麼這麼說呢,那是因為呂文煥的投降,是被逼無奈的。他一人死守南宋戰略要地襄陽長達六年之久,但當時腐敗無能(力不能及)的南宋卻沒能有效的支援他,在援軍無望,糧盡難以為繼之時,忽必烈承諾确保一城人性命的前提下,選擇了投降。如此演繹的話,基本上就可以兩邊不得罪了。畢竟這裡多少帶點悲情,處理起來也好說,因此大概就是如此了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