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源視覺中國
“雙11”預售已經進行了好幾天,然而,很多網友吐槽,至今還沒摸清商家促銷手法,付定立減、滿額用券、第二件半價、買三免一、三件2折……這些關鍵詞看得人暈暈乎乎。那麼,手法翻新、花樣繁多的“雙11”線上活動,真的能讓消費者花更少的錢買到商品嗎?
【算一算】
“雙11”玩法花樣翻新
有業内人士算了筆賬
今年的“雙11”預售早早地從10月21日零時就開啟了,預熱的系列活動也從11月1日零時起相繼推出。
跨店滿減每滿400-50的購物津貼,從10月21日至11月10日都可以領取,限“雙11”當天使用,活動商品上不封頂;随機金額的超級紅包每天可領,最高中1111元,還有随機紅包膨脹翻倍,限“雙11”當天使用;下定立減活動,預售下定金最高立減400元;還有部分熱門新機降價、部分明星同款服飾更優惠、部分新品牌超低折扣、大牌定制禮盒、滿5單免1單、買一送一等玩法。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天貓“雙11”還推出了“預售有禮”以及“預售-願望清單”的玩法。
“預售有禮”是指消費者付定金(确定成交)後,會向該商品返一個淘禮金紅包(官方墊資發放),可用于“雙11”當日支付尾款時使用。
“預售-願望清單”則是在“預售有禮”能力上疊加了吸引消費者付定金、分享拉好友的玩法,每個用戶可添加心願清單商品上限50個。具體步驟為:創建雙11願望單添加心儀寶貝→做任務(付預售定金、分享寶貝/清單拉好友)→付完定金返淘禮金 分享得淘禮金 有機會抽錦鯉大獎。
不過,仔細研究過優惠玩法的購物達人們一定會發現,在今年的“雙11”中,最大的亮點不是滿減活動有多少優惠,而是部分賣家推出的直接五折或者買一送一的活動。
半價加上滿減活動,難道賣家不覺得虧?一名曾從事服裝行業十多年的朱女士以某連鎖品牌一款衣服為例,做了張表格(右上圖),對比促銷前後賣家淨利潤的變化。
她得出的結論是,“雙11”活動是買家和賣家互惠互利的。買家得實惠,賣家成本降低、薄利多銷。
【比一比】
線上折扣力度大的多是老款
當季新品線上線下得比比價
記者通過淘寶搜索多家中高檔品牌服裝發現,不少秋冬款大衣、羽絨服都參加“雙11”的預售活動,不過,想要買到頁面上所标注的“雙11”價格,得頗費一番周折。比如某品牌一款白色風衣尾款參考價1474元,需先付定金100元,然後領取200元購物津貼,再領100元優惠券。
那麼,這款商品真的比線下實體店便宜了嗎?記者随即前往義烏某商場,尋找該款商品。當記者把幾款風衣和羽絨服的圖片展示給商場售貨員時,對方表示,店内目前沒有這些商品,這些都是“奧萊貨”,也就是幾年前的老款。
這名銷售人員表示,品牌線上旗艦店優惠力度大的多是老款,“這些老款如果店裡有貨,也多是2~6折在賣的。”
随後,記者走訪多家中高檔服裝實體店發現,線上打折力度大的款式在線下實體店确實很難找到一樣的貨品。
那麼,當季新品線上會比線下便宜嗎?
記者在淘寶天貓店的“商場同款”一欄裡挑選了一件黃色羽絨服,售價2798元。當詢問客服“雙11”是否會更便宜時,客服表示,再購買兩件商品可打8.5折,然後根據購物津貼的情況實際再算。
之後,記者在某商場找到了同款羽絨服,直接打5折,1399元,不需要任何搭售或滿減優惠,就比線上便宜了1000多元。售貨員解釋:“實體店也在搶‘雙11’生意,每家活動力度都不一樣。”
在同一商場的另一家男士品牌店,記者發現一件皮衣打8折,售價1800元。網上旗艦店用上“雙11”預售下定和滿減等活動優惠後,到手價隻要1350元。“線上線下主推的款式會有不同的側重,優惠力度也不一定完全相同。”該店售貨員說。
【說一說】
别讓我算賬,能不能直減?
每年的“雙11”都有各種看似優惠但沒弄清楚可能會吃虧的“優惠活動”。這讓不少網友不禁感歎“‘雙11’的規則和算法越來越複雜,感覺憑自己的數學基礎已經玩不懂了”“腦子不夠用,傷不起”“‘雙11’,想說愛你不容易”。
網友“果醬”說,去年“雙11”為了算紅包 折扣到底能省多少,三個人算了兩個小時,最後問客服才最終算清楚。“多數時候,單個商品标價總是會比滿減标準低一點點,得再購買别的東西湊單才能享受優惠。”
網友“SUNNY王子”說,不難看出,“雙11”的打折基礎是它事先漲價。“本質上就是一場營銷,我懶得看了,也不想熬夜去搶。”
網友“黎思3615”認為,其實“雙11”這個節造得還算有良心,“不至于坑,就是會稍微有點小套路,要讓你腦子多轉幾個彎。”
義烏市民樓女士也說,她每年“雙11”都會仔細研究優惠玩法,比平時買省下不少錢。“‘雙11’要買就買品牌貨,價格透明也有地方可比較。”
【記者手記】
“雙11”促銷,請多些真誠,少點套路
俗話說的好,“賣的永遠比買的精”。“雙11”網上購物,通過各種複雜甚至有些極端的優惠規則,确實可以買到稱心如意的商品,同時省下一筆錢,但其中付出的時間成本難以估量。你在電商平台消費着商品,同時你也正在被線上商家消費着人氣、注意力。
對此,一位業内人士解釋,“雙11”越來越複雜的遊戲規則背後,最大的獲利者是電商平台,因為平台需要讓用戶盡可能地停留更多的時間,浏覽更多的商品,而用戶的每一次浏覽與點擊,都意味着帶來更多消費轉化的可能。
長此以往,越來越多的消費者看透本質,參與興趣大減、厭倦甚至敬而遠之。所以,想提醒這些電商平台和線上商家,“雙11”促銷很歡迎,但請多一些真誠、少一點套路。另外,也提醒消費者,理性購物,切莫沖動消費。
(原标題《“雙11”優惠彎彎繞,真的便宜了嗎?網友:别讓我算賬,能不能直減?》,原作者夏斌婷。編輯童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