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又有一款選秀類綜藝上線。
很多人大呼,明明是去簡簡單單地追一個下飯綜藝,結果卻愛上了導師孫燕姿。
對于很多不曾仔細了解過孫燕姿的人而言,在看過《明日之子》後也會發出“想做一個像她一樣溫柔的成年人”這樣的感歎。
孫燕姿的歌迷大概是全世界最佛系簡單的追星族了。
沒有演唱會,沒有商業站台,沒有跨圈合作,沒有生活日常營業。
好不容易有了一檔常駐綜藝,歌迷對孫燕姿最大的期待就像《明日之子》的那個粉絲學員在見到她後說的那樣,“我希望您天天開心,一切都好”。
擔心孫燕姿因為接綜藝而走下神壇的的人大可不必,因為你越接近孫燕姿,越是能被她身上的簡單魅力吸引。
在《明日之子》的學員課堂中,她永遠溫柔嚴格又專業。
她會鼓勵每一位勇敢唱歌的學員,仔細聽她給出的評語,永遠沒有多餘的廢話和套話。
溫柔、包容,嚴格精準又能為學員當下的困境解惑。
有學員感覺壓力大無法開口唱歌的時候,她會體貼地追出課堂,小心輕柔地安慰,鼓勵學員勇敢面對。
她不設立标杆和榜樣,鼓勵學員對音樂做任何可能嘗試,“讓大家看到你自己的東西”。
如果孫燕姿當年改變了自己,去模仿時下任何一個當紅的流行音樂歌手,十幾年後的樂壇都不會像今天這樣懷念她、追捧她、崇拜她。
歌壇隻有一個孫燕姿
十九年過去了,歌壇仍然隻有一個孫燕姿。
在歌手的路上,她是歌壇最好的共情者。
在導師的課堂上,她是後輩最好的引路人。
孫燕姿看起來略微高冷不好接近,但一開口就會讓你陷入溫柔。
在《明日之子》裡的孫燕姿,隻要一談到專業部分,你會發現,她輕柔舒緩的語調下,每一句都是對這個選手一針見血、鞭辟入裡的指導。
對着唱歌時有自己獨特咬字發聲方式的周子琰,孫燕姿在小考點評中就提醒學員,要小心“過多則‘油’”。
而當她對着19歲就有着豐富酒吧駐唱經驗的年輕歌者覃添時,又是一句話就抓住了這個選手唱歌的命門。
太知道明星們唱的是什麼、觀衆要什麼,一直在不斷地“拿、給”——把别人已經形成自己模式的東西拿過來複制給觀衆——但孫燕姿很認真地告訴她,“你必須要有自己的東西”。
因為孫燕姿就是這樣做的。
随後她在給選手示範《心動》的時候,僅僅兩句旋律的哼唱,就立刻把人代入到那個情緒裡,感染能力一流,共情能力頂級,讓所有學員都有一種瞬間領悟的提升。
這就是孫燕姿。
歌壇可能會有無數個許茹芸、蕭亞軒和王心淩,但這麼多年過去了卻隻有這麼一個孫燕姿。
是因為孫燕姿一直在給歌迷自己獨有的東西。
由她且隻能由她帶給歌迷的。
她的歌聲帶着她在歌迷之間,建立了一種無法取代的聯系。
這也是孫燕姿一直在《明日之子》中對這些年輕的選手強調的,要主動和歌迷建立聯系。
這種聯系會幫助你們在這個廣大、多樣化的市場存活,會讓你們即使淡出、即使遠去,這種聯系也會一直牽動歌迷。
當你再次準備好出發的時候,歌迷仍然在熟悉的地方等着你。
這是在電影、電視劇、音樂劇任何演藝行業都無法做到的,所謂最長情的粉絲莫過于歌迷,正是如此。
隻要有一首歌足夠打動人心,都永遠會有人為你的聲音買單。
更何況,孫燕姿有無數首。
唯一一個敢用銷量battle男歌手的頂級女聲
對于一個天賦型選手而言,即使倒回二十年前華語樂壇的巅峰時代,也不過是另一種easy模式的進階而已。
如果有人要寫華語樂壇的大女主開挂奮鬥史,看完孫燕姿的簡曆,會發現自己将再編無可編。
順序浏覽孫燕姿的樂壇經曆,你會發現她出道就爆紅,順利拿下當年金曲獎最佳新人獎,三年就登頂封天後,巅峰期短暫退出樂壇,一年後又帶着新專輯複出繼續狂掃榜單,此後數年她淡出數次、又再度歸來,樂壇新人更叠無數,但巅峰之上永遠有她的位置。
出道十多年,她任性退圈無數次,但每次回來,都有無數歌迷搶着為她買賬。
從業十多年,零黑點、零黑料和幾乎零绯聞的明星簡曆,幹淨得幾乎讓狗仔隊都絕望。
她的出道同名專輯裡的金曲《天黑黑》至今仍然躺在KTV點場排行榜之上,十九年過去,地位仍然無法撼動。
在這十九年的時間裡,所有人都見證了MV裡這個黑瘦、短發安靜坐着彈鋼琴的女孩,憑借她獨特的嗓音和别具一格的文藝氣質,神奇地統一了樂評人和市場歌迷的雙重審美。
不驕作假飾氣質卻格外有型,不用技巧賣弄苦情卻可以用嗓音輕易讓人共情流淚,不激越張揚卻永遠堅定溫暖地振奮人心。
2002年,孫燕姿和周傑倫兩個人的專輯銷量就占據了台灣專輯全年銷售量的40%。這時候的孫燕姿才出道兩年不到。
當時的媒體甚至打出了“男有周傑倫,女有孫燕姿”的标語來評價21世紀初被他們二人占據的華語音樂市場。
2002年10月,孫燕姿登上《亞洲周刊》封面,這家全球第一本、也是當前唯一一本國際性中文時事周刊用了整整十頁的版面來描述席卷亞洲的“孫燕姿現象”。
在那個神仙打架、實力說話的年代,孫燕姿是少數幾個憑借專輯銷量直接對抗頂級男歌手的女性歌手之一。
出道3年,發表7張專輯,每張都是叫好又叫座,《遇見》、《我要的幸福》、《開始懂了》、《橄榄樹》都是這個時期的作品。
孫燕姿這三個字幾乎橫掃了2000—2003年台灣所有的音樂銷量榜單,并且成為連續3年每年都保持着有2張專輯登頂“台灣年度專輯銷量榜”TOP5的歌手。
2004年,孫燕姿帶着她的新專輯《Stefanie》重新複出,歌迷依舊買賬,這張專輯最後全亞洲熱賣220萬張。
當年銷量僅次于周傑倫的《七裡香》,位列華語歌手第二名。
華語樂壇最獨特的頂級女聲
19年前孫燕姿的出現,像是一劑清新劑,給處在諸神之戰餘晖影響下暗淡的樂壇,注入了一股新鮮特别的空氣。
那個時候的樂壇,舞後還沒有人搶,甜心教主也并不流行,獨立音樂更是被深埋在濃烈的商業氣氛之中,不見蹤迹。
孫燕姿還在李偉菘音樂學校的時候,就被偶然遇見的華納音樂董事長周建輝欽點,整個華納精心打造,等她畢業。
直到兩年後,一個獨一無二的女聲空降樂壇,和周傑倫等年輕新力量一起掀起了樂壇新的篇章。
很難想象,像《天黑黑》這樣有資格被寫入華語流行樂史冊的作品,竟然隻是孫燕姿的出道作而已。
這首歌由孫燕姿的伯樂,著名音樂人李偲菘親自操刀,完全将孫燕姿身上那種疏離又清新的少年氣質襯托出來,成為了華語樂壇獨一無二的符号。
很多歌手窮其一生,可能都碰不到這樣一首好歌。
但這僅僅隻是孫燕姿傳奇的開始。
有多少人被《同類》感染,被《雨天》喚起共鳴,在《我也很想他》中學會平淡地回憶起少年時的暗戀對象,在《我不難過》和《開始懂了》中學會對一段感情的放手和釋然。
如果要提名最難唱的女歌手的歌單,可能沒有人會寫孫燕姿的名字。
能夠賣百萬級别以上專輯的歌手,除了好聽,也意味着她的歌傳唱度極高,有着朗朗上口、快速跟唱的特質。
在《明日之子》的學員随堂小考中,有不少學員都認為《遇見》是最好拿下、最有把握的一首,但從現場反饋來看,這首歌卻成了暴露她們緻命缺陷的鏡子,不少學員因為一首《遇見》從五星被拉下三星。
而孫燕姿的歌,就是典型的聽起來感覺很好唱,但實際不止非常難唱而且更難唱出味道的那一類。
她的每一首歌都有自己的情緒,而她最叫人拍案叫絕的能力便是,賦予歌曲會說話的能力。
一旦被打上了烙印,就很難再被人翻唱了。
有人評價,孫燕姿的所有歌似乎都傳達了一種愛情中的尊嚴:有尊嚴地去愛,去付出,去忍受,去愛,去流淚,去經曆。
讓她的歌在清一色甜姐兒和禦姐範中,找到了第三條平衡之道。
一般人都能唱,但要想唱得好,卻不隻是有唱功就足夠。
所以越是頂級的歌手,越是傳唱的人多,但真正翻唱的人卻少。
這也為什麼直到今天,她仍然是華語樂壇最獨特的頂級女聲,沒有之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