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大緻分為國企和民企兩大陣營,那麼他們都是什麼意思,又怎麼區分的呢?國企顧名思義就是國有獨資或者控股的企業,這些企業的名字都非常的特殊,其中大多數都是含有中國字樣或者是某省某市某地區的字樣的,有時候我們對于一個企業的了解不透徹,都會用其中是否含有中國或者是地區字樣來判斷該企業是否是國企,不過也有很多國企并沒有遵守這個外界所認為的潛規則,他們的名字也因為特殊性而被人們當做是民企。在中國有三個知名度很高的國企,然而卻因為名字的問題,卻被誤認為是民營企業,那麼大家來看看你知道幾個?
三個知名度很高的國企
第1個被誤認為是民營企業的國企當屬格力集團了,大家對于格力集團都不陌生吧,格力是一個老牌子,作為其董事長的董明珠更是憑借着獨特的魅力,成為了我們心目當中的超級女強人。董明珠本人的個性是相當突出的,在她的帶領下,格力集團的發展也是越來越好。
其實格力是屬于國有控股的企業的,格力是珠海市國資委所管理的一家國有企業,而在格力前面的10大股東當中的第三大和第五大分别是中國證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以及中央彙金,可能現在還有很多人誤以為格力是民營企業,大家千萬不要再認錯了。
第2家聽起來名字像民營企業的國企非青島啤酒莫屬,這也是個老品牌。青島啤酒的廣告打的十分響亮,很多人就以為他是民營企業,其實不然,在經過了股份制改革的推進後,青島啤酒就順利的成為了一家國有企業。其實青島啤酒中的青島并不是代表着青島這個城市,它主要是指的青島市國有資産監督管理委員會。青島啤酒在1991年成功當選中國十大馳名品牌,這牌面是相當的大,而且青島啤酒的名聲更是經久不衰,成為了他國了解中國的馳名品牌,而青島這個城市更是以青島啤酒為窗口開展對外經濟。
張瑞敏砸冰箱
第3家企業是海爾集團。海爾集團跟格力的性質非常像,不過格力一直在董明珠的帶領下,針對國内市場進行擴張,而海爾市場不僅注重國内的發展,也非常注重自己在海外的市場,海爾集團當年就因為張瑞敏砸冰箱事件爆火,畢竟在當時那個年代,冰箱對于人們來說是價格非常昂貴的電器。
當時海爾集團的部分冰箱出現了小的質量瑕疵,這在其他企業裡面根本不是事,但是張瑞敏不顧員工的勸阻,直接将70多台冰箱全部砸毀,他的舉動也使得海爾集團成為了人們心目當中的良心品牌,如今海爾集團的銀收入已經超過了2000億,而海爾集團跟格力集團一樣,都是國企,并不是張瑞敏、董明珠等人的私人企業,他們也隻是職業經理人罷了。
今天我們所說的這些品牌,從他的名字上很難判斷他到底是國企還是民企,其實像這樣的企業還有很多,就比如說華潤集團,長城葡萄酒,萬科,奇瑞汽車等等。這些企業聽上去都像民企,但實際上他們就是國營企業,其實無論是國企還是民企,能夠真正為國家作出貢獻的企業都是好的企業。現在對于國企和民企的判斷是相當複雜的,而且他們中間還有混合所有制的企業,我們根本無法從外表對其進行判斷,其實一家企業隻要做大了,那麼這家企業就不能單單屬于個人的了,很多企業為了能夠維護本身的發展以及社會的穩定,都會注入股份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