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2495字,閱讀完需要8分鐘
“意料之中!”廣東省商業地産投資協會會長、楚睿商業機構董事長黃文傑接受南都記者采訪時表示,這是廣州零售商業史上一個重大的标志性事件,不亞于當年上海百聯集的成立。
“雖遲未晚!”作為長期沉浸在零售領域的行業人士,廣東省商業地産投資協會常務副會長、第一商業網總裁黃華軍在看到這一消息後,顯得有些興奮。他向南都記者表示,廣州零售業兩大百貨巨頭能夠糅合在一起,是本市商業行業的一大幸福事。“上海早在十幾年就做了這樣事,将上海市第一百貨集團和華聯集團合并,成立了百聯集團,才有了今天中國零售業的老大。”
百聯集團是由原上海市第一百貨集團、華聯集團、友誼集團、物資集團合并重組的大型國有商貿流通産業集團,挂牌成立于2003年4月。注冊資本為10億元,資産總額達300億元。
對于此次交易,廣州友誼集團總經理江國源向南都記者表示,目前屬靜默期,不便回應,以公告内容為主。廣百集團方面也暫時沒有比公告更詳細的回應。
對于此次合并,有内人士分析,廣州友誼從實際控制人廣州市人民政府國有資産監督管理委員會的左手轉入右手,背後就是廣州國資改革的推進。
2014年12月8日晚,“廣州友誼”定增募資100億元,收購越秀集團旗下的廣州越秀金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下簡稱越秀金控)。2016年8月1日,公司證券簡稱由“廣州友誼”變更為 “越秀金控”。2017年4月22日,“越秀金控”發布公告稱廣州市國資委将其持有的股權無償劃轉給越秀集團,意味着友誼集團也被整體劃入越秀集團。如今,成功借殼上市的越秀金控,又将廣州友誼轉讓出去,事發突然,但卻早就埋下了提示和線索。
廣州友誼與越秀金控的集合是雙主業模式,越秀金控進入廣州友誼,但百貨業務并沒有置換出去。據早年的報道,雙主業的設置主要是廣州國資委與監管層權衡的結果,未來會有逐步調整的預期。
而且,按照廣州國資委的改革慣例,相同主業的公司往往會合并成為一個公司,如白雲山與廣藥的合并,又如嶺南控股集合了廣州國資委旗下的所有酒店餐飲旅遊品牌。因此,廣百和友誼的合體,其實并不讓人意外。
廣州雖号稱千年商都,但實際上從全國角度來看,并沒有實力超強的商業企業。在聯商網統計的,2017年中國百貨上市公司營收排行榜中,廣百股份排25名,廣州友誼排36名。排在首位的為百聯股份,營收高達471.8億,淨利8.47億。而廣百的營收與淨利分别為68.9億與1.74億,友誼的的營收與淨利分别為26.21億與2.45億(從數據上也可以看到,廣州友誼的營收規模雖比廣百股份小,但赢利能力較強)。如果兩家百貨合并,那麼年營收将達到95億元,淨利超4億。
在這種情況下,廣州本土零售品牌,做大做強,既是一種自我保護,也是尋求發展和突破的内在需求。
黃文傑認為,在新零售時期,渠道和終端的價值會重新被發現。“合并的話,渠道和終端的規模通過整合會顯現出來,其價值可以進行重塑。像之前上海的百聯集團,包括廣百股份此前合并過新大新百貨,這些都是先例。”
另外,他認為,從友誼本身來看,在退市之後,其價值在越秀金控的體系裡面并沒有得到進一步發展。 “對于越秀金控而言,零售不是主業,金融才占絕對的優勢地位。如果友誼繼續留在越秀金控,我覺得反而對未來發展不利,與廣百合并是個較好的選擇。”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