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出生後,我們都很在意寶寶的營養。媽媽和家人都擔心母乳是否充足,寶寶能不能吃飽。尤其是剛剛出生不久的嬰兒,還不會說話,不能夠準确表達自己的需求,隻能通過哭聲傳達訴求。
同事小王最近生了二胎,這胎生了一個兒子,可把公公婆婆樂壞了。老兩口真是寸步不離的守護着孩子,生怕孩子凍着了,餓着了。奶奶還總擔心孩子吃不飽,偷偷給寶寶加餐,喂寶寶一些小米粥、奶粉。見人就說,我媳婦奶水不足,幸虧我有經驗,你看孩子白白胖胖的。
時間很快,就到了産後複檢的時候,公公婆婆不放心,就跟着小王他們一起來醫院了。醫生檢查後說,孩子大腦發育有點遲緩。
奶奶一聽就不樂意了,:“我孫子能吃能睡的,我一天喂20次,還有加餐,營養好着呢,怎麼可能發育不好。”
醫生說:“這種情況,不排除過度喂養引起的可能。”
很多人都聽說過營養不良,卻很少聽說過度喂養。那麼什麼是過度喂養呢?
過度喂養是家長錯誤的認為孩子吃的越多,發育越快越好,寶寶進食量遠遠超過了代謝平衡的需求量,反而給母乳喂養和孩子發育産生不良影響。
如何判斷自己是否屬于過于喂養呢?
1、過度喂養會增加腸胃負擔,消化能力減弱,寶寶大便常常會變成有泡沫的綠色大便。
2、過度喂養,腸胃不能及時消化,寶寶會出現腹脹。
3、喂養過度的寶寶,經常出現吐奶,拍嗝不起作用。
4、過度喂養,腸胃消化能力不足,出現營養不良,寶寶體重不增反降。
媽媽應該如何正确喂養呢?
1、按需喂養
母乳喂養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寶寶需求大,媽媽乳汁分泌就多。乳汁還會根據寶寶的身體狀況,适當的調整口感和成分,滿足寶寶不同時期的營養需求。在寶寶出生後幾周内,媽媽要多讓寶寶吮吸乳房,可以提升泌乳激素的分泌。
一開始寶寶胃部空間小,身體發育需求大,可能會頻繁吃奶。媽媽不要認為寶寶吃不飽哦,這正是刺激媽媽下奶的好時機。媽媽隻要按需哺乳即可。
2、仔細閱讀說明書
有些媽媽因為某些原因,不得不放棄母乳喂養。但是給孩子沖奶粉的時候,總是片面的認為奶粉越稠營養越足,吃的越多越好。喂奶粉前,應該好好閱讀說明書,一瓶奶粉需要配幾勺奶粉,幾勺水以及每天喂奶的區間範圍。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