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15個月寶寶早教教案

15個月寶寶早教教案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5-24 23:24:30

16月第二次

序号

一、活動目标

1. 動作: 大動作運動:學習定向投球,訓練寶寶的上下肢的協調性。

2. 精細運動:通過兒歌律動讓寶寶小手更靈活

3. 語言:認識下雨的天氣;認識五官的名稱。

4. 認知:認識五官的空間位置,通過下雨啦遊戲,讓寶寶認識下雨的天氣,知道下雨需要打傘。

5. 情緒:通過下雨啦遊戲讓寶寶學會照顧他人從而産生快樂的情緒。

二、活動重難點

1 重點:認識五官

2 難點:讓寶寶學會關心和照顧身邊的人,同情其他人所面臨的處境,并給予幫助。

三、活動準備

音樂:Rain rain go away

材料:玩具傘1個、動物玩具數個、捏響玩具、自制摳掉了眼睛鼻子嘴巴的臉譜、布、籃筐、球

四、活動過程

1. 用兒歌(Rain rain go away)作為開場

歌詞

rain rain go away,(手指向下抖動)come again other day,(雙手抖動從頭部經過到兩側)little Baby wants to play,(兩手攥拳呈跑步狀)rain rain go away. (手指向下抖動)

媽媽唱歌的同時做動作,可以開始的速度慢一點讓寶寶跟上節奏。

15個月寶寶早教教案(十六個月第二次早教教案)1

2. 下雨啦

媽媽可先同寶寶玩過家家,模拟在“戶外”和動物玩具一起玩耍,媽媽說:“下雨啦!我們快回家吧!

然後媽媽用一隻手遮在頭頂上做雨篷狀,拉着寶寶跑回預先設定的家,可以是一個房間,也可以是沙發或房間的某個區域。并讓寶寶也學着媽媽的樣子用小手做個小雨傘遮雨。

到“家”後,媽媽做出驚訝的樣子,指着還在“戶外”的玩具說:“哎呀!小狗和小兔(玩具的名稱)都還在淋雨呀,怎麼辦呢?”“他們淋了雨會着涼、生病的呀!”

媽媽可先看寶寶的反應,給寶寶思考的時間,如果寶寶看上去不知所措,媽媽可以建議:“我們給他們送把傘吧,好嗎?”“我們拿着傘,把他們接到我家來躲雨吧,好嗎?”

媽媽說拿着雨傘和寶寶一起去接小動物們回“家”。。

3. 聲源定向:

媽媽和爸爸分别坐在寶寶半米位置,手裡分别拿着一件捏響的玩具,都藏在身後,媽媽或者爸爸捏一捏玩具,讓寶寶聽一聽誰的背後發出了聲音。如果家裡人多就更有意思了,可以邀請爺爺奶奶參加,難度可以從1個人摁響玩具到同時2個人摁響玩具,讓寶寶聽一聽哪些人背後發出了聲音。

15個月寶寶早教教案(十六個月第二次早教教案)2

4. 摸五官:媽媽把做好的臉譜蓋在自己的臉上,先讓寶寶了解五官的名稱、作用和相對位置,同時讓寶寶知道嘴巴在下面,耳朵在兩邊,鼻子在中間,眼睛在上面。

然後媽媽再用一塊布蒙着自己的臉,請寶寶分别摸摸媽媽的眼睛鼻子嘴巴耳朵在哪裡。

5. 投球能手:媽媽請寶寶站在距離籃筐很近的地方不動,示範如何将球從正面和左右側面的方向投球進筐,然後讓寶寶嘗試根據媽媽的指令把球投進籃筐裡。

15個月寶寶早教教案(十六個月第二次早教教案)3

6. 重新唱一遍開場歌曲,體驗快樂的情緒

五、活動延伸

家庭指導

1. 下雨啦這個遊戲玩過幾次之後,很可能寶寶在聽到媽媽說“下雨啦”的時候,就會帶上小動物一起回家,這也說明寶寶學會牽挂别人了。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有家人會下雨被困在外邊,可以讓寶寶跟随大人一起去送傘。

2. 寶寶通常都很喜歡玩球,父母要陪寶寶一起玩。定向投球寶寶要站在原地不動,舉球過肩,向前方或者側方将球使勁抛出去。爸爸媽媽還可以各自站在寶寶一側,鼓勵寶寶将球給爸爸和媽媽傳過去。

3. 大部分寶寶已經認識了五官,但對五官的作用和臉上的位置還不是很清楚。可以先讓寶寶通過臉譜了解位置,在蒙上布讓寶寶去摸。寶寶摸不着,總想拉下布去看,媽媽可以在布後面張張嘴,動動鼻子做提示。

4. 除了捏響玩具,媽媽也可以用其他的發聲的東西,如自制的沙瓶隻要能發出聲音就行。有的寶寶能聽辨聲源,說明寶寶的聽力定位相當好,有的寶寶還不明白這個遊戲的意思,需要父母多引導。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