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年 6 月底,蘋果把 2015 款的 MacBook(12 英寸)劃入了過時産品名單。

這裡科普下蘋果對舊産品的定義:
生産時間不超過 5 年但少于 7 年的産品,定義為「古董」産品。
「過時」産品指的則是停産超過 7 年的産品,而且被劃入過時産品的設備,不能接受蘋果技術人員或授權服務商的硬件服務。

MacBook(12 英寸)在推出之初,就主打更輕、更薄的産品設計,以全金屬機身和視網膜屏幕的「高顔值」姿态亮相。

但是,其所搭載的英特爾酷睿 M 處理器、全機僅有麥克風/耳機插孔和 Type-C 兩個接口的配置,讓不少人望而卻步。

最終蘋果在 2019 年放棄了這條産品線,轉而推出了同樣搭載視網膜屏幕、設計相似的新款 MacBook Air。
不過哈,據國外的爆料人 @dylandkt 稱:今年 MacBook 可能要回歸。
事情是這樣的,@dylandkt 早前表示,2022 年蘋果的 Mac 系列産品線會迎來一次調整。
目前在售的 MacBook Air 有可能會在今年推出新款,而且下代出來的時候去掉「Air」後綴,直接定名為 MacBook。

另外 iMac 27 英寸也會進行更新,命名或将改為 iMac Pro。
改名有什麼好處?
我們現在來彙總一下可能更名之後的 Mac 産品線。
● 筆記本:MacBook、MacBook Pro
● 一體機:iMac、iMac Pro
● 台式主機:Mac mini、Mac Pro
怎麼樣,看出當中的巧妙了吧?
如果今年真的按照爆料所說,對 Mac 系列進行重新調整,三個形态的 Mac 都有了普通級和專業級的劃分。
這樣一來,就算是不熟悉 Mac 系列的消費者,在選購的時候都能精準地找到适合自己的那款産品。
比如我的工作是視頻剪輯,每天需要處理大量的圖像素材,又打算買一台性能最強的蘋果筆記本。
那我就可以直接打開 MacBook Pro 的商品頁面,選擇适合自己的規格下單就完事了。

這波呀,是産品命名的藝術嘿嘿。
另外,精簡後的 Mac 系列産品線還有利于日後推出新産品。
例如哪天腦袋一熱推出個超大屏幕版的 MacBook,又可以直接叫 MacBook Max。
這不又能收割一波了~

就我個人的看法而言,對 Mac 系列的命名進行精簡調整,總體來說是利大于弊的。
畢竟看起來不用這麼亂了是不。
新 MacBook(Air)有啥亮點?
雖然離蘋果各種發布會仍有一段時間,但目前網上已經出現了不少關于新 MacBook(Air)的相關爆料。
據消息稱,新 MacBook(Air)将會抛棄如今的楔形設計,改用和新 MacBook Pro 相似的扁平方正機身。

▲新款 MacBook Pro
同時,知名的爆料者 @Jon Prosser 也稱,蘋果也會給新 MacBook(Air)帶來更多配色選擇。

順帶一提,@Jon Prosser 在 iMac 24 英寸發布前也曾精準爆料了多彩配色的相關信息。

▲iMac 24 英寸
除了造型向新 MacBook Pro 看齊,新 MacBook(Air)還将加入 MagSafe3、劉海屏等機制。

拜托,劉海屏真的好醜诶……
此外,新 MacBook(Air)還會使用純白配色的屏幕邊框和鍵盤,相比現在的 MacBook 産品更有一種“小清新”的感覺。

屏幕方面,知名分析師郭明錤推測,2022 年将會有首款搭載 mini-LED 屏幕的 MacBook(Air)發布。
去年的新款 MacBook Pro 和 M1 iPad Pro 上,我們已經見識過 mini-LED 的實力。

更細膩的色彩表現、更出色的對比度、更低的能耗、更長的使用壽命等,就算是對屏幕要求比較高的專業人士,mini-LED 都能滿足到。
配置方面,有傳言稱蘋果正在為新 MacBook(Air)開發全新的 M2 芯片。

M2 芯片或将擁有和 M1(八核)芯片相同的 CPU 核心數,但處理速度方面會有一定提升。
GPU 核心數将會提升至 9/10 個,相比之下目前的 M1 芯片 GPU 核心數為 7/8 個。

當然啦,M2 芯片的性能自然是不夠 M1 Pro 和 M1 Max 強悍的,不然 MacBook Pro 怎麼賣呢是吧?

不過話說回來,今年的 MacBook(Air)會不會跟上面爆料所說的一模一樣,咱們說不準。
但要是真的按照這個路線走,你會考慮入手新 MacBook(Air)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