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通信信息報】
本報訊(特約記者 吳勇毅)數智化加快提速,我國在雙千兆網絡發展走在全球前列。8月19日,工業和信息化部舉行“新時代工業和信息化發展”系列新聞發布會,相關主題是“打通經濟社會信息大動脈”。
會上披露,截至7月底,我國已建成開通5G基站196.8萬個,所有地級市的城區、縣城城區和96%的鄉鎮鎮區實現5G網絡覆蓋,5G移動電話用戶數達到4.75億戶;千兆光網推進快速,已通達全國所有城市城區,千兆帶寬接入用戶規模超過6570萬戶,具備覆蓋超過4億戶家庭的能力。
工業和信息化部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将全面夯實互聯網産業發展基礎,着力培育發展新動能,賦能實體經濟和制造業轉型升級,促進雙千兆網絡與各領域深度融合。
千兆全光網和千兆5G将帶來社會生活方式、生産模式的重大變化,催生諸多新模式新生态,帶動工業互聯網、智能制造、智慧城市、智能家居等各個領域的創新創業,為賦能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注入全新動力。然而,雙千兆網絡創新與應用是全球性難題,目前尚無成熟模式和經驗借鑒。目前,雙千兆網絡發展主要面臨4大挑戰。
一是千兆光網行業應用的技術方案尚在探索,5G端到端切片等技術方案仍需完善;二是高端芯片制造面臨“缺芯”制約,5G模組價格較高,10G PON網絡設備和終端複雜度高,應用推廣尚難;三是雙千兆核心應用需求驅動仍不足,商業模式尚不清晰,市場下單匮缺,運營商尚未找到較好的盈利模式;四是跨行業融合應用标準尚未制定,各主體對網元的所有權、使用權、數據的管理權等尚未明确。
雙千兆網絡是我國數字經濟和社會化轉型升級的核心支撐和“數字底座”。我國已在《“雙千兆”網絡協同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3年)》中提出了“産業鍊強鍊補鍊行動”:一是加強核心技術研發和标準研制,加大在超高速光纖傳輸、下一代光網絡技術和無線通信技術方面的研發投入,打造我國技術核心競争力;二是加速推進5G手機、各類5G終端普及應用,激發信息消費潛力,推動支持高速無線局域網技術的家庭網關、企業網關、無線路由器等設備研發與應用;三是加快産業短闆突破,加強5G芯片、高速PON芯片、高速光模塊的技術攻關,推動我國信息通信産業自立自強。
再快的路,如果沒有車輛在路上跑起來,仍難于帶動經濟發展。光網的基礎設施已基本鋪就,但是産業鍊還存在短闆,沒有足夠的創業應用與成功案例牽引,這就是國内雙千兆網絡發展存在的主要症狀。
未來一兩年将是雙千兆網絡規模重要建設期,應按照“适度超前”的建設原則,要讓“路等車”,不要讓“車等路”。
雙千兆網絡與各領域深度融合,關鍵在于應用創新、打造标杆案例。一是創新開展千兆行業虛拟專網建設部署。鼓勵基礎電信企業結合行業需求,在工業、交通等典型行業開展千兆虛拟專網建設;二是推進雙千兆網絡應用創新,聚焦制造業數字化轉型,聚焦民生關切,深度挖掘垂直行業需求,不斷豐富應用場景,加快雙千兆網絡在消費、工業、教育、醫療、家居等領域的融合與應用創新。對各基礎電信運營商而言,要加快構建5G精品網絡,推動5G網絡由規模建設、廣泛覆蓋建設轉向按需建設、分場景建設,實現三級以上公辦醫院、重點高校、重點交通樞紐、重點産業園區、文化旅遊重點區域等場所雙千兆網絡深度覆蓋,推動出一批業務模式創新、前景良好、具有鮮明示範意義的業務應用。
可喜的是,三大運營商已開始積極行動。中國電信在上海建立了“雙千兆”示範城市;中國聯通也通過“1 4 X”智慧家庭業務戰略推廣千兆寬帶和智慧家庭業務,實現省會80%覆蓋,打造“雙千兆”城市;中國移動正在構建“三全三智”智慧家庭産品體系——家庭網絡的全屋智連。
時下,國内雙千兆光網擁有難得的發展機遇,也面臨着諸多挑戰,急需在不斷探索中解決與突破。整體而言,推進千兆光網發展,需要整個産業鍊的群策群力和躬行實踐,因此唯有大力推進雙千兆網絡應用創新,開展面向不同應用場景和生産流程的雙千兆協同創新與應用,加快形成雙千兆優勢互補的應用模式,才能共同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協同發展,加速我國的數字化轉型。
本文來自【通信信息報】,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