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石首市姓氏人口排名

石首市姓氏人口排名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1-24 23:05:02

石首縣(市)名來源于石首山。但是,石首山消失得很早,鮮有文獻留存和記載。明清以來,許多曆史地理學家和各級(省志、府志、縣志)方志專家都沒有看見石首山,都無法回避石首山,都想搞清楚石首山的基本情況,隻能根據各自有限的資料,各執一端,自成一說。甚至斷章取義,以至于撲朔迷離,歧義紛紛。時至今日,很多石首人都不得不面對石首山的消失,有着意義的虛脫和内心的焦慮,甚至脫離文獻和基本事實,有着許多随意的發揮。重新考釋石首山及其石首命名的意義,顯得尤為必要。

1.石首老城(晉朝和初唐縣城)和石首山

最早記載石首山的是《水經注》(大緻成書于515-524年)。此書載:大江右徑石首山北[1]它說明此時的石首山北麓正直接擋水。二三百年後,《元和郡縣志》(成書813年)繼續記載石首山。此書有關石首部分雖然整體亡佚,但有關石首山的記載,卻因此被後人廣泛引用。宋王象之撰《輿地勝記》引《元和郡縣志》載:石首山,縣北江中有石孤立,為北山之首,故名[2]

石首市姓氏人口排名(石首縣市名考釋)1

所謂“江中有石孤立”,應指當時石首山已經被江水包圍和孤立,如同一塊孤立的石頭浮在江水中。後來許多典籍抽離“江中”二字,誤以為“有石孤立”是石首山本來的形态特征,甚至是石首山本來的意義。比如《讀史方輿記》說“縣北三裡江濱有石孤立,在北山之首,故名[3]”,《石首縣志》說“石首山,在縣西一裡,面臨大江,有石孤立于此山之首,縣因以名[4]”兩者都說石首山“有石孤立”,但不知道被什麼東西孤立,以至于說石首山上有塊孤立的石頭。山上怎麼會隻有一塊孤立的石頭呢?又怎麼會用一塊孤立的石頭作為縣名呢?它們都來源于《元和郡縣志》的記載,又都沒有讀懂《元和郡縣志》的本義,斷章取義,遂成笑柄。“為北山之首”是對石首山山名的解釋。它指出了石首山是石首城北為首的一座山,揭示了石首山與石首縣城相互依存的緊密關系。古代的地理方位一般以中心城區(官署或官署所在地)為參照物。言下之意,石首山的南面應該是城區(或者曾經是城區)。城區東、西、南、中可能還有其他群山。而“江中有石孤立”,則記錄了石首山特定時期的特定狀态。它生動形象地描述了當時的石首山與廣闊兇險的江水孤軍作戰,面臨滅頂之災的危難險境和厲害關系。兩者結合起來,突出了石首山的地位和作用,指出了石首山敢于犧牲,勇于作為,保衛石首城區和石首人民安全的本質特點。這正是石首山和石首縣名的本意。

而《竟陵志》《輿地紀勝》《資治通鑒音注》等著作均引用宋人孫鑒的觀點,自成一說。

孫鑒曰:自安陸至竟陵,兩驿皆平地。南至大江,并無丘陵之阻,渡江至石首,始有淺山。謂之竟陵,至此而竟。謂之石首,至此而首也[5]

孫鑒從一路行走和地理對比的角度指出,走出竟陵,沒有陵了,走到石首,開始有山,這就是竟陵和石首的意思。這隻是外人看石首,撲面而來的初步印象和基本認識,并沒有揭示石首山所特有的,山與城相互依存、山與水相互攻防的本質内涵和重要意義,并不被衆多的曆史地理學家和各級方志專家所接受。

而《舊唐書》進一步指出石首縣城有新城和老城的區别。

石首,漢華容縣。屬南郡。武德四年(621年),分華容縣置,取縣北石首山為名。舊治石首山下。顯慶元年(656年),移治陽支(岐)山下[6]

此書指出了石首縣名的來源,即“取縣北石首山為名。”明确地指出石首縣城有新城和老城的區别。所謂“縣北”,當指唐武德四年設縣時的老城之北。那時,縣署及其老城均在石首山下。而自唐武德四年,至唐顯慶元年,老城存在的時間似乎隻有35年。

石首市姓氏人口排名(石首縣市名考釋)2

考石首縣建置沿革:

太康五年,分華容西南境置石首縣,屬荊州南郡。宋元嘉中省石首入華容,屬荊州南郡。于是南郡所領在今縣境,仍為華容縣之西南境。齊梁仍宋之舊,後周廢華容縣,其地當并入監利。隋,監利屬荊州沔陽郡。大業末,蕭察之曾孫銑起兵據江陵,稱梁王,地為銑有。唐武德四年,平蕭銑,分監利西南境置石首縣,即晉之石首縣故地也[7]

這說明唐武德四年設縣,是恢複晉朝時期的地域範圍和縣治。石首于西晉太康五年(284年)第一次設縣,即以城北石首山命名,可見石首山地位的至關重要。此後,雖然縣治時有分合,但老城依舊,并進一步發展。至唐顯慶元年(656年),石首老城一直在石首山下,實際上已有近四百年的曆史。

繼《舊唐書》(成書945年)之後,《太平寰宇記》(成書976-984),再次記載石首山,隻引用了水經注記載石首山的一句老話,這說明對于石首的石首山來說,不得不說,已無話可記,實際上已經徹底消失了。自《水經注》開始,經過《元和郡縣志》,至《太平寰宇記》,三書清楚了記載了石首山直接擋水、遭受滅頂之災、徹底消失的過程。其間,不足500年的時間。

至明清之際,這些悠遠而沉重的曆史,已經無法理清頭緒了。《大明一統志》《讀史方輿記要》以及各種版本的省志、府志、縣志,一緻沿用唐宋著作,認為石首山在“縣北”“城北”,誤以為在今城北,遂與陽岐山為近鄰,這又與《水經注》的記載發生了矛盾。至清朝同治年間,石首再次修志,主修者毫不含糊地揭露這對矛盾,且撰寫《江防總論》專文進行論述。但同治志仍然固執地認為,石首山在今城城北的位置是确定的,那麼,陽岐山的位置則是不确定的。以石首山在今城區為基點,采取兩山排斥法,往上遊推算,陽岐山應該是黃山北麓,即黃山。這又陷入了更大的混亂。

沒有人懷疑石首山在城北,而恰恰需要辨析的是城北的正确含義。《舊唐書》明确記載,石首縣城有老城和新城的區别。老城在石首山下,而新城卻在陽岐山下。自陽岐山至石首山有較遠的距離。《水經注》載:

江水又東得故市口。江水又右經陽岐山北,山枕大江,山東有城,故華容縣尉舊治也。大江又東,左合子夏口,江水左迤北出,通于夏

石首市姓氏人口排名(石首縣市名考釋)3

水,故曰子夏也。大江又東,左得侯台水口,江浦也。大江右得龍穴水口,江浦右迤也。北對虎洲。又州北有龍巢,地名也。江水自龍巢而東,得俞口。夏水泛盛則有,東無之。江之北岸,上有小城,故監利縣尉治也。又東得清陽土塢二口,江浦也。大江右徑石首山北。又東徑赭要。赭要,州名,在大江中。次北湖洲下。江水左得飯筐上口,秋夏水通下口。上下口間,相距三十餘裡。赭要下即揚子洲,在大江中。二洲之間,常苦蛟害。江之右岸則清水口,口上即錢官也。水自牛皮山東北通江,北對清水洲,洲下接生江洲,南即生江口,水南通醴浦。江水左會飯筐下口,江浦所入也[8]。

這些古老的地名,今人已經很難認識他們了。據楊守敬和他的門生熊會貞考證,從“故市口”至“飯筐下口”,為石首江段。而他倆能夠準确考證的地名隻有三處,即“陽岐山”“龍穴水口”和“生江水口”。楊守敬依據《太平寰宇記》指出,陽岐山在今城區。《太平寰宇記》載:

岐陽山(當為陽岐山)在縣西一百步[9]。

如此精确的數字,必然來源于親曆者的材料,大體是可信的。而《太平寰宇記》屬于宋初的著作,這說明陽岐山屬于宋朝時期的縣城。這正是唐顯慶元年以來遷移到陽岐山下的石首新城。楊守敬斷然地認為,“宋石首,即今縣治[10]”即今縣市城。而熊會貞認為,龍蓋山(今南嶽山)上有石湫,号龍穴,水下流入江,即為龍穴水口。而楊守敬繼續認為,生江口即今調弦口。這些考證結論大體上符合目前的實際情況,基本上是正确的。那麼,石首山則在南嶽山和調弦口之間。大概在列貨山等衆多群山的北面。

列貨山,在石首縣東三十裡。一名獵貨山。有彭田港通洞庭湖。每水潦湖,船辄舣山下貿易,故名[11]

獵貨山,在石首縣東三十裡。唐宋時商賈舟楫往來貿易處[12]

大概石首縣城從石首山下遷移時,大部分人較遠地遷移至陽岐山下,而少部分人則就近遷移,退縮至列貨山下,形成了山下比較繁榮的居民點和集市貿易。而彭天港很可能是長江摧毀和淹沒石首山後,繼續推進的遺迹港。這裡是石首先民早就看中的安全富庶之地,有着著名的走馬嶺遺址,已有五千年的建城和居住曆史。有屯子山、小埏山、鳳山、花果山等群山環侍,正符合石首山為北山之首的特點。當然,這隻是根據文獻材料的大緻推論,還需要更多綜合手段的嚴謹考證。

2.石首新城(唐宋以後縣市城)和陽岐山以及繡林山

石首市姓氏人口排名(石首縣市名考釋)4

最早記載陽岐山的是《荊州記》。據清人考證,《荊州記》成書于宋文帝元嘉十四年(437年),早于《水經注》近百年。《荊州記》早已亡佚。目前存世的是後人的輯本。此書載:

華容岐陽山無所出,不足可書,本屬南平界(事類賦)[13]

此書引自《事類賦》,而與《事類賦》有所不同。《事類賦》載:荊州記曰:石首縣陽岐山無所出,不足可書,本屬南平界[14]

二書共同指出陽岐山“本屬南平界。”考公安縣建置,西晉太康

元年,置南平,或曰江安縣,屬南平郡。陽岐山此時應該屬于南平,即今公安縣。此時石首尚未建縣,屬于古華容縣,陽岐山自然和古華容縣沒有關系。西晉太康五年,石首置縣,應該是把南平之東的陽岐山等地區和古華容縣之西的廣大地區劃歸石首管轄,陽岐山遂為石首所有。而《荊州記》成書時,石首縣已經撤銷,尚無石首縣。此時,陽岐山可能仍然回歸南平郡,即今公安。唐初,石首恢複設縣,陽岐山再次回歸石首。《事類賦》等宋人的著作(含《太平寰宇記》),拿陽岐山唐宋時期的歸屬,即“石首陽岐山”,說成是南北朝時期《荊州記》成書時期的歸屬(尚無石首縣),自然是錯誤的。而輯本說“華容岐陽山無所出,不足書”,則是正确的。但輯本把陽岐山誤刊為“岐陽山”,後人誤以為陽岐山和岐陽山屬于不同的山,以至于《大清一統志》認為陽岐山、岐陽山(繡林山)均在石首今城,為鄰居,令人啼笑皆非。各種版本的“楊岐山”、“揚岐山”、“陽支山”、“岐陽山”等,均為文字刊刻錯誤,這在衆多古籍中非常常見。實則它們都是同一座山,即“陽岐山”。

因為石首山下已經不安全了,唐顯慶元年,石首縣城不得不從石首山下,轉移到陽岐山下。這是一次悲壯而又艱難的遷徙,加深了石首人民對石首山的深切懷念。石首縣名也因此被賦予了世代銘記,心懷感恩的重要意義,至今沒有改變。而石首山的曆史文化意義和現實責任,卻不得不發生轉移,被陽岐山所承載。而陽岐山所承載的曆史文化意義和現實責任,卻并不令石首人所滿意。

從字面意思來看,陽岐山是指山南面的岔道。除了山北臨江外,它的東、西、南面彼此貫通,是交通比較發達的地方。尤其是南面,直貫湖南,這是石首山所無法比拟的。石首山的南面被焦山河所阻擋,隻能偏據一隅。石首山是固守的,而陽岐山卻是多變的。在江水環繞的惡劣環境中,陽岐山多變的氣質,并不被石首人所喜歡。

石首市姓氏人口排名(石首縣市名考釋)5

從明清時期的輿地圖來看,大江自東北滔滔而來,被楚望山逼退,形成萬石灣,然後折轉向東,沿着繡林山以及繡林山側畔的陽岐山,蜿蜒東去。陽岐山是躲閃的,而石首山則是擔當的,敢于犧牲的。陽岐山躲閃的氣質同樣不為石首人所喜歡。

觀宋人文獻,大多是對陽岐山污名化的記載。突出的代表是《事類賦》。此書載:

雖陽岐山之能賣:《荊州記》曰:‘石首陽岐山無所出,不足可書。本屬南平界。範玄平記曰:古老相承雲,胡伯始以本境縣無山,買此山上計偕簿。

前者大概故意錯引《荊州記》,否定石首有陽岐山。而後者表面上看,似乎在诋毀漢代高官胡廣的私心和貪婪。但回到開頭的題目(雖陽岐山之能賣)才恍然大悟,作者真正目的是诋毀陽岐山的品性不端。另外還有《太平寰宇記》。此書引用鮑照的詩句“洲回風正悲,江寒霧未歇”說,這個荒涼悲苦的地方,正是陽岐山。而南朝的《世說新語》也有劉麟之隐逸陽岐山的故事,以至于後來進一步演繹成與世隔絕的“陽岐村”和“劉遺民[15]”。經過這些污名化的宣傳,陽岐山的去名化也已經開始,到了明清之際,陽岐山山名在各級地方志書中幾乎徹底消失了。

而繡林山因此而崛起。

宋初,《太平寰宇記》既載陽岐山(岐陽山),也載繡林山,說明陽岐山和繡林山原本是兩座不同的山,都有着悠久的曆史和文化。

繡林山,在楚望山前,漢昭烈娶孫夫人于此,錦繡如林[16]。

而《輿地勝記》卻有不同的記載

繡林亭,在石首縣陽岐寺。山谷尚題繡林二字[17]。

繡林亭怎麼會在陽岐寺裡呢?而陽岐寺又是什麼寺呢?既然繡林亭在陽岐寺裡,那麼,繡林山和陽岐山應該是同一座山。大概是這樣的推論,誤導了許多曆史地理學家。《大明一統志》《讀史方輿記要》等著名曆史地理著作,均認為陽岐山即繡林山。時至今日,諸多地方書籍和紀念碑志均持這種觀點。但是,他們忽略了《太平寰宇記》記載,這是兩座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不同的山。

陽岐山去名化後,到底是哪座山,一直是個糾纏不清的問題。這需要厘清城北諸山、寺、亭的相互關系。

石首縣城是一座山城,主要有兩列連綿起伏的群山,分布城南和城北。城南一列東西向,主要山峰有南嶽山(龍蓋山)、馬鞍山等山峰。而城北臨江一列西北向,主要山峰的記載有着不同的曆史變化。宋代文獻隻記載陽岐山和繡林山。而明清文獻卻記載楚望山、繡林山、東嶽山。

石首市姓氏人口排名(石首縣市名考釋)6

楚望山,在縣治西,高五十餘長,上有錦帻亭、八仙洞,今亦不存[18]。

楚望山,在石首縣西二裡。一名望夫山。昭烈入蜀,孫夫人鑿石為台,于此望之,名金玉台。今台形尚存[19]

玉田寺,在石首縣西楚望山下,唐乾元二年建院。宋改為寺。本朝順治初重修[20]

萬石灣,在縣西楚望山麓,左連繡林山[21]

陽岐山,在縣西一百步。一名東嶽山[22]

這些文獻清楚地記載城北諸山、寺和縣署的相互關系。距離縣署最近的是陽岐山,即東嶽山,隻有一百步,這與《太平寰宇記》的記載相吻合。距離縣署最遠的是楚望山(望夫山),中間是繡林山。而楚望山上有錦帻亭、八仙洞、望夫石等,全部被三國文化和本土文化所占領。楚望山的北麓臨江,形成萬石灣。而南麓卻有玉田寺。玉田寺沒有上山,卻甘居山下,反映了外來佛教文化小心翼翼的首次入侵。而佛教文化的進一步發展必然是上山占寺。而最安全的山峰正是陽岐山頂,山下則是縣署。所謂“陽岐寺”,正是玉田寺上山占寺的進一步發展。大概此時處于初占階段,還沒有正式的寺名,隻能暫時以山名,姑稱“陽岐寺”。但佛教文化的上山占寺,遭到了本土文化的堅決抵制,故在陽岐寺内建有繡林亭,并請宋初大文豪黃山谷(黃庭堅)題寫繡林匾額。但陽岐山的山名最終因為山頂佛教寺院的頑強崛起,兼之陽岐山的污名化,而被佛教正式寺名“東嶽”所代替。陽岐山實則為東嶽山,并不是今人普遍認為的繡林山。

石首山、陽岐山、繡林山是石首的三大曆史文化名山。而石首的古代史,是以諸山為代表的,前仆後繼,與江水搏鬥的曆史。繼石首山抵擋江水消失後,楚望山再次抵擋江水,并逼退江水,形成傷痕累累的萬石灣。楚望山嚴重破損後,繡林山再次走到抵擋江水的前台,并肩負更為重要的曆史文化意義和現實責任。

大江自三峽來,所遇無非石者。勢常結約不舒。至西陵以下,岸多沙泥,當之者靡。水始得遂其剽悍之性。如此者數百裡,皆不敢與之争。而至此忽遇石遇,注射拳石,石崿崿力抵其鋒。而水與石始若相持而戰。以水戰石,則汗汗田田,滮滮幹幹,劈之為林,蝕之為竅,銳之為劍戟,轉之為虎兕。石若不能無少讓者。而以石戰水壁立雄峙,怒獰健鸷,随其洗磨,簸蕩之末,而浪返濤回,觸而徐邁,如負如背。千萬年來,極其力之所至,隻能損其一毛一甲而不能齧骨理而動龈齶,于是石常勝而水常不勝。此所以能為一邑砥柱而萬世賴焉者也[23]。

石首市姓氏人口排名(石首縣市名考釋)7

袁中道指出,自西陵以下,江水兇險剽悍,數百裡來,沒有誰敢阻擋它。唯有繡林山壁立雄峙,力抵其鋒。江水使出渾身解數,“劈之”,“蝕之”,“銳之”,“轉之”,隻能損傷繡林山的“一毛一甲”,卻不能損傷它的筋骨。繡林山因此成為石首縣城的安全屏障和守護神。這正是石首人民世世代代信賴它的根本原因。這既是寫繡林山,也是寫石首山,楚望山,更是對石首山的深情緬懷和無限崇敬。石首山雖然消失了,但石首山的精神品格和現實責任卻被繡林山所承載。

而繡林山卻因為古老的命名,煥發出青春,賦予了新的曆史文化内涵。原來,繡林山因為劉備娶孫夫人于此,錦繡如林,故名。婚姻的本質就是聯合與超越。劉備娶孫夫人後,孫權和劉備兩大勢力集團更緊密地聯合起來,終于打敗了強敵曹操。繡林山因此被賦予了團結喜慶勝利的色彩,實現了對石首山的超越。

如果說石首山的消失是一場悲劇的話,那麼,繡林山的崛起則是一場喜劇和正劇。繡林山承載了石首山拼搏、擔當、敢于犧牲的精神品格,又賦予了團結、樂觀、向上的人文内涵,重塑了石首的人文精神和思想品格,是對石首命名新的诠釋、新的賦能和新的超越。

(石首市檔案館(石首市史志研究中心)課題組)

2022年5月2日

1.後魏郦道元著,譚屬春、陳愛平點校《水經注》,嶽麓書社,1998年,508頁。 ↑

1.國圖藏、宋王象之編《輿地紀勝》,宋抄本,卷六十四。 ↑

2.清顧祖禹撰《讀史方輿記要》卷七十八。 ↑

3.清乾隆60年《石首縣志》卷二。 ↑

4.國圖藏,元胡三省撰《資治通鑒音注》,清同治八年刻本,二百六十六卷。 ↑

5.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書局編《二十五史》,1997年,第5冊,3671頁。 ↑

6.國圖藏湖北輿地局編《光緒湖北輿地記》清刻本,十三。 ↑

7.後魏郦道元著,譚屬春、陳愛平點校《水經注》,嶽麓書社,1998年,507-508頁 ↑

8.國圖藏北宋樂史撰《太平寰宇記》清末刻本,一百四十六卷。 ↑

9.郦道元撰、楊守敬纂疏,熊會貞參疏《水經注疏》,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1957年影印本,卷三十五。 ↑

10.國圖藏《大清一統志》道光9年刻本,卷二百一十五 ↑

11.國圖藏徐相國纂修《湖廣通志》,康熙23年刻本,卷五。 ↑

12.國圖藏南朝宋盛弘之撰《荊州記》,清(1644-1911)稿本。 ↑

13.國圖藏宋吳淑撰《事類賦》,明嘉慶13年刻本 ↑

14.國圖藏《大清一統志》,道光9年刻本,卷二百一十四《劉麟之故裡》 ↑

15.國圖藏《太平寰宇記》,清刻本,一百四十六卷。 ↑

16.國圖藏王象之編《輿地勝紀》,宋抄本、清末重修刻本,卷六十四 ↑

17.國圖藏郭茂泰纂修《荊州府志》,康熙24年刻本,卷四 ↑

18.國圖藏《大清一統志》,道光9年刻本,卷二百一十四 ↑

19.國圖藏《大清一統志》,道光9年刻本,卷二百一十四 ↑

20.國圖藏倪文尉纂修《荊州志》,清光緒6年刻本,卷三。 ↑

21.荊州地方志辦公室校勘,清光緒《荊州府志》,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第一冊,64頁。 ↑

22.國圖藏袁中道《珂雪齋集》,明刻本,卷四,《遊繡林山記》。 ↑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