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清明節,無論貧富都要吃6種食物,寓意無病無災,好運常相随
四月清明節要到了,你知道我國不同地域清明節的飲食風俗嗎?
還有幾天3月就要結束了,四月翩翩而至,四月有兩個節氣,一是清明一是谷雨,而谷雨是四月的第二個節氣,你知道嗎?農曆每月的第一個節氣能被叫作節氣,而第二個節氣就要算“中氣”。
原來農曆二十四節氣是統稱。節是指十二節令,氣是指十二中氣,比如清明三月節,谷雨三月中。說的是清明節是農曆三月的節令,表示時間已經走過了農曆正月的孟春、農曆二月的仲春,來到了農曆三月的季春,也是春天的最後一個月。節令的時間可以有所變動,意思就是說節令可以提前到上一個月裡,而中氣原則上必須在本月。
清明節是今年的第五個節氣,也是百姓祭祖掃墓的日子。這一天我們要祭奠故去的先人,祭拜先人,灑掃墓地,有條件的地方還會焚化一些紙錢。
我國資源遼闊,地大物博,因此清明節在我國的不同地區有着不一樣的飲食風俗,今天就帶大家了解一下我國各地的清明時節不同的飲食習俗。
舊時,清明有很多禁忌,比如不能吃魚、不能買鞋、不能借錢等,此外,清明在飲食上也格外有講究,很多清明的吃食都有為子孫後代祈福祈壽之意,故流傳至今。清明要吃哪些傳統食物?趕緊了解一下:清明将至,不管貧富,記得吃6種食物,寓意全家無病無災、好運相伴。
1、我國江南一帶有吃青團的習俗
清明節期間,我國的江南一帶素有吃青團的風俗習慣。俗語講:“清明食艾,無難無災”
青團是用艾葉搗爛後擠壓出汁,和水磨糯米粉拌勻揉和,青團的餡基本上是用細膩的紅豆沙調制,包好後入屜蒸熟,就可以吃了,吃時會有艾草的清香。
2、北京有清明節吃馓子的習俗
老北京人過清明節時會吃一種傳統食物——馓子。
“馓子”是一款油炸的食品,顔色漂亮樣子精美,吃起來又香又脆。馓子是用面粉、雞蛋加鹽或者白糖,和好面,用手搓成細條,盤成漂亮的形狀,下油鍋炸制而成。
3、蘇州人清明吃焐熟藕
焐熟藕在我們東北又叫作糯米藕,軟糯鮮香,是蘇州人在清明節期間比較常見的食品。
人們會把一段藕節切去沒有藕孔的結節,兩頭分别切下一片,用浸泡好的糯米灌實,再用牙簽把薄藕片釘牢在灌好糯米的藕上。然後上屜大火燒煮,至藕呈褐色酥熟,這個用時會長一些。放冰箱冷藏後,蘸桂花糖漿食用。
4、我國山東地區有清明節蒸面燕的習俗
清明時節,山東人們喜歡用蒸面燕的方式來表達對春天的喜愛,同時也是期盼新的一年裡農業生産風調雨順。
同時蒸面燕也有報恩燕的寓意,也是在提醒人們要有感恩之心。
5、我國廈門部分地區有清明節吃薄餅的習俗
廈門的一些地區在清明節一家人掃墓後,聚在一起包薄餅吃。而且一些老廈門人喜歡在卷薄餅時,放點煎海苔、油煎的蛋絲,或抹一點辣醬,還有各種應季蔬菜。
6、我國青島清明節有吃大蔥和蛋餅的習俗
清明節,一些老青島人都要吃大蔥和蛋餅,其寓意是聰明伶俐。青島地區也有人家會捏面燕子,寓意小燕子飛來了,真正的春天也來到了。
其實無論是我國的哪個地區,他們清明節的飲食文化都是在為新的一年祈福,希望在新的一年裡莊稼增産、六畜興旺,五谷豐登、家人安康。
這裡有你的家鄉嗎?你那裡清明節有哪些不一樣的飲食習慣,歡迎留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