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三月三由來簡單?到三月三是什麼節日,相信很多朋友都不太了解其實三月初三古稱上巳節,是紀念黃帝的節日,在古時候三月三也是上巳節,後來被清明節合并了,現在上巳節已經逐漸消失,但是三月三這個傳統少數民族節日依然頑強的紮根在這片土地上現在我麼就來看看 三月三的來曆和風俗吧即使都是三月三,但是廣西三月三的由來與習俗又是不同的節日了,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廣西三月三由來簡單?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到三月三是什麼節日,相信很多朋友都不太了解。其實三月初三古稱上巳節,是紀念黃帝的節日,在古時候三月三也是上巳節,後來被清明節合并了,現在上巳節已經逐漸消失,但是三月三這個傳統少數民族節日依然頑強的紮根在這片土地上。現在我麼就來看看 三月三的來曆和風俗吧!即使都是三月三,但是廣西三月三的由來與習俗又是不同的節日了。
三月三的來曆和風俗 廣西三月三的由來與習俗
農曆三月初三日是我國古代的“上巳節(又稱‘修锲節’)”。傳說,這是西王母的生日,古時以農曆三月上旬巳日為“上巳”,魏晉後始定為農曆三月三日。南朝宋範晔在《後漢書·禮儀志》上載:“星月上巳,官民皆潔與東流水上,曰洗滌拔除、去宿垢痰,為大潔。”說的是古代人們在這天要在清水河邊洗滌,目的在于衛生與保健,後來便演變為在水邊飲宴,郊外春遊的節日。宋代吳自牧在《猛梁錄·三月》中載:“賜宴曲江,傾都楔飲、踏青”。現在,我國漢族及許多少數民族地區仍傳承着“三月三”這個傳統節日。隻是原來“洗滌祛除”的内容與意義已經淡化。如今,三月三節日已變成了一個舉行盛大廟會、春遊、休閑、遊樂、開展集市貿易活動的綜合性節日。
确定為國家法定的情人節,當天全國的青年男女都要在當地參加聚會,互相尋找中意的對象,而這個節日比公元270年2月14日古羅馬的情人節要早1000多年。”研究了十幾年中國古代愛情文化的74歲太原理工大學退休教授任振河說。
中國應當有自己的情人節但不是“七月七”應當是“三月三”
近些年,西方情人節在中國有越過越盛之勢,因此,許多人呼籲中國人應當過自己的情人節,于是,七月七日的“七夕”就被當成了中國的情人節,而忽略了“三月三”的存在。中國人應當有自己的情人節,但不應是“七月七”,而應是“三月三”。
首先,判斷一個節日的性質,關鍵要看它的習俗内容。傳統上七夕根本沒有青年男女相聚歡會、談情說愛的習俗,它是古代女子乞巧的日子,更多地是與節氣緊密相關,與愛情并無直接關系。
其次,“三月三”由上古伏羲和女娲神話演繹而來,情人遊春幽會的習俗已形成幾千年的悠久曆史;而“七月七”最早的記載是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說“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于開襟樓,人俱習之”。兩廂比較,“三月三”的習俗要比“七月七”早1000多年。
其三,春天是愛情的日子。春天的愛情,協和萬物,萌動青春,情人節隻有在春天的時日裡才會符合自然規律;七夕則是“七月流火”之時,陽氣盛極而衰,更多的是秋日裡凄切的閨怨,不是完全的愛情。
其四,盡管七夕與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有關,但不能因為這個愛情故事就想當然地把七夕當成是情人節。況且由原本兩顆永遠不能相會的牛郎、織女星意會成的故事演繹為中國的情人節,總會給人一種凄苦的審美感覺,缺少情人節的甜蜜氣氛。難怪早在秦代的占蔔文獻《日書》上就曾明确把牽牛、織女視為對婚姻不利了。
由此看來,作為情人節,“三月三”要比“七月七”悠久得多,典型得多,合理得多。将“三月三”作為中國的情人節,無論從節日文化内容來看,還是從現代中國人的心理認同感來看,都是既順禮俗又符民情的一項舉動。
“時下有人炒作‘七夕’是中國的情人節,盡管有牛郎織女凄婉動人的愛情故事,但七夕是一個多情自古傷離别的日子,是讓情人們喜歡不起來的。而夏曆的‘三月三’,時值清明前後,楊柳婆娑,春暖花開,帥哥靓女相約踏青,互表愛慕之情,才是最具浪漫的情人時節,人們哪有拖兒帶女談戀愛的,中國曆史上真實存在過的‘情人節’是三月三。”任振河教授堅持自己的想法。
由此看來,作為情人節,“三月三”要比“七月七”悠久得多,典型得多,合理得多。将“三月三”作為中國的情人節,無論從節日文化内容來看,還是從現代中國人的心理認同感來看,都是既順禮俗又符民情的一項舉動。
應當保護我們傳統的文化
任振河教授對《山西青年報》記者說,“如今韓國已申請了端午節,像三月三這樣的節日,亞洲很多國家依然保存着很傳統的習俗,這個在中國起源并發展起來的傳統習俗,有可能再次被别的國家申請,保護、申遺我們傳統的文化已經迫在眉睫。”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