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自公衆号(Lisaweidao)
早在800年前,南宋《儒門事親》就有關茯苓餅的記述:“茯苓四兩,白面二兩,水調作餅,以黃蠟煎熟。”
當時這種蠟煎的餅并不好吃,直到清初,有人提出,“糕貴乎松,餅利于薄”的主張,于是,後來的餅就越來越薄。乾隆時期,山東孔繁台家制的餅,“薄若蟬翼,柔膩絕倫。”
茯苓餅,又稱茯苓夾餅,顔色潔白,皮薄似紙,面皮有清晰的圖案,餅皮極脆,人口即化,它是北京的一種滋補性傳統名點。
茯苓餅的由來還有一段極具曆史特色的由來,相傳北京香山法海寺内有位方丈精神煥發,很多人問他多大歲數,他說已經不記得了,因此人們都稱其為壽星。
有一年恰好慈禧太後在香山養病,無意間聽說了老方丈的事情,因此方丈給太後吃了自制的小圓餅,幾天後太後精神好轉,從此茯苓餅名聲大噪。
茯苓餅系以茯苓霜和精白面粉為皮,其中以餡料為主進行制作,餡料有蜂蜜、砂糖熬溶拌勻的蜜餞松果碎仁,兩層面皮夾入其中,制成後形如滿月,薄如紙,白如雪,珍美甘香,風味獨特。
茯苓餅不僅僅受國人喜歡,很多外國友人對此也是喜愛有加,茯苓餅對于甜食愛好者來說,無疑是最大的福利,因為茯苓餅偏甜,而且茯苓餅的價格也很親民,更加容易讓食客接受。
對藥理頗有研究的醫學家陶弘景,曾這樣贊譽茯苓的藥膳食療方:“通神而緻靈,和魄而煉魂,利竅而益饑,厚腸而開心,調心而理衛,上品仙藥也。”
茯苓餅最重要的是它的營養價值,茯苓餅的功效能增強人體的免疫力,提高機體的抗病效能。
卵磷脂則能直接參與機體的抗老化過程,用茯苓做成的茯苓餅之所以受到人們的青睐,與茯苓的這種強身健體的作用是分不開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