睿恭親王淳穎墓可能是睿恭親王多爾衮家族的最後一塊王爺墳了,其位置在今石景山區五裡坨街道敬德寺村一帶。不過至筆者五月上旬尋訪時,村子已經拆遷六年半時間,王爺墳的遺迹也找不到了。在筆者三訪北京地區清代王爺墳這半年多來,遇到消失的王爺墳也不隻一處。如此前走訪京東朝陽區的肅恪親王華豐墓、理恪郡王弘㬙墓,在十年前僅餘殘缺石件,再至十年後已經遺迹全無。所以當時也沒有專門寫文記述。但是這個睿親王家族,還是應該寫些文字記錄一下。原因有三:其一是睿親王多爾衮在滿清曆史上鼎鼎大名,是大清王朝的締造者之一;其二是這大概是睿親王家族的最後一塊王爺墳了,睿忠親王多爾衮墓早已不存,其位置在今朝陽區建國門外,僅餘九王墳一個地名;其三是至周莎女士2006年尋訪時,睿恭親王淳穎墓尚存成段的虎皮石牆等石件,遺迹不可謂不多,至今卻找不到了。
看清代十二家鐵帽子王,豫通親王多铎家族墓全毀,睿忠親王多爾衮家族今也消失。倒是其他十家尚有遺迹可尋。多爾衮、多铎兄弟為大清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但是也落個身後悲涼。尤其是多爾衮,其文韬武略,不僅戰功卓著而且亦有經世之才。及至早薨後,無子嗣,先被追封為帝,以多铎第5子多爾博承繼睿親王位,後來遭到順治帝的瘋狂報複,遭到刨墳掘墓,多爾博一支也慘遭清洗。這一晃就到了乾隆年間,多爾博其後三代人至功宜布一直沒能得到重用。再至如松第三子淳穎,終于賜還王爵,複号睿親王。這個淳穎實際上就是睿王府的第二位睿親王。今五裡坨敬德寺村本是饒餘敏親王阿巴泰的家族墓地範圍,後來複号睿親王的淳穎在此建墳,與饒餘親王家族墓距離很近。
筆者此番尋訪敬德寺村睿恭親王墓時,附帶着也去了位于其北的秀府村。饒餘親王家族墓就在秀府村以北的山腳下。筆者詢問當地人,稱敬德寺村與秀府村均在六年半以前一并拆遷,今村民已經搬到了五裡坨街道居住。敬德寺村北還有一些拆遷廢料,而秀府村還有一些釘子戶居住。筆者在秀府村詢問饒餘親王家族墓情況時,不知情的村民稱墓早毀,其原址在村東頭,在拆遷時“王八馱石碑”也被拉走了。筆者果然到村東去尋找了一番,沒有見到什麼蹤迹。如果村民說的屬實的話,村東可能也是饒餘親王家族墓的一處小墳地。但是這睿恭親王淳穎墓,在敬德寺村筆者确實沒有找到任何遺迹,再經當地人介紹,應該可以斷定已經消失了。至于饒餘敏親王阿巴泰家族墓,大概在秀府村北的山腳下的軍營附近,筆者日後還會單獨尋訪。(摘自筆者文章《三訪清代王爺墳20·睿恭親王淳穎墓已不存》)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