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仙傳》記載,漢朝時成都人栾巴,以道術著名。當地太守将他延請到府第,以老師的禮儀來接待他。有一天太守對他說:”一直聽人說您有神奇的道法,能不能讓我們也見識一下。“栾巴說:“可以。”說罷就端坐着退進牆壁裡去了,牆上緩緩升起一團雲氣,片刻就看不見栾巴了。
《神仙傳》又載,河東人孫博,也精通此術。其穿牆的過程與栾巴不太一樣。山間的石壁或地上堆着的巨石,孫博都可以從中穿過。好像岩石上有個孔洞一樣,一開始進入的時候還能看見後背和耳朵,一會兒就全身都進去了。石壁上一點痕迹也看不出來。
《續仙傳》記載,杭州人馬自然精通道術。有一次跟朋友結伴出去遊玩。夜間到某旅店裡投宿。碰巧那旅館的住客比較多,房間有點緊張。店主人開玩笑說沒地方住了,如果能在牆上睡,就可以容納。天已很晚,朋友們急于住宿,馬自然就說:“隻要你們能住下就行,不必管我。“朋友們都住下了,而馬自然跳到房梁上去,把一隻腳挂在梁上,倒挂着睡。恰巧店主人夜裡起來,看見了他。店主人非常驚奇。馬自然說:“在梁上我都能睡,在牆上睡又有何難!”說着,他徑直走進牆壁裡,消失不見了,老半天也不出來。店主人這才知道遇見了高人,趕緊下拜道歉。
以上故事中的穿牆術,都是穿牆而入或穿石而過,牆上不留痕迹,就好似牆壁如水簾一般。但有的穿牆術,穿壁而過時就會留有痕迹。
《四川總志》載,東漢末年天師道天師張道陵,帶領弟子趙升、王長在雲台山修煉,神功大成之時,張天師從半山躍入石壁,從崖頂飛了出來,在山腰、山頂各留一洞,上曰峻仙洞,下曰平仙洞。
張天師的這種穿牆術似乎不太高明,有點暴力穿越的意思,缺少了一點兒仙氣。
崂山道士
我們最為熟悉的穿牆術的故事,恐怕就是《聊齋志異》裡的崂山道士了。
《聊齋志異·崂山道士》載,有一個姓王的書生,不好好讀聖賢書,因看神仙傳而癡迷神仙之道。他聽說崂山多仙人,就前往拜師學藝。得一道士收為徒弟。王生在道士那裡侍奉了幾個月,整日裡都是跳水砍柴,沒有習得任何仙法。王生不堪其苦,就向道士辭行說:“弟子在這裡勞作了多日,請師傅稍微教我一點兒小法術,我這次也算沒白跑一趟。”于是道士便傳授他穿牆之術。王生面對着牆不敢進去。道士說:“隻要口念咒語,低頭猛進,不要猶豫,一定成功!”王生依言試驗一番,果然靈驗。過牆時,如空虛無物;回頭一看,身子已在牆外了。王生很高興,拜謝了師傅回家去了。臨行時道士告誡他說:“回去後要潔持自愛,不得在人前炫耀,倘若動機不良,法術就不靈驗了。”王生卻沒有放在心上。
穿牆術
王生回到家裡,誇耀遇神仙得傳仙術,堅牆不能阻。他的妻子不相信。王生便當場試驗。他念起咒語,離牆數尺,奔跑着沖去,結果頭撞到堅硬的牆上,猛然跌倒在地。妻子扶起他來一看,額頭上鼓起一個雞蛋大小的包,疼痛無比。妻子譏笑他,王生又慚愧又氣憤,罵老道士沒安好心。
王生學的這種法術可謂标準的穿牆術了,可惜王生動機不良,學法不成,殊為可惜。小時候看上海美術制片廠的《崂山道士》動畫片,王生學到穿牆術回家之後,竟對妻子說要借穿牆術去偷東西。自然是大大地動機不良,所以穿牆失敗,反撞了個大包,令人捧腹。
本頭條号旨在分享交流中國傳統文化,如有錯漏,請各位大賢不吝指教!
歡迎關注,評論,分享!
圖片來自網絡,侵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