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人經常會遇到這樣一種現象,兩個人距離很近,餌料相同,魚竿長度相同,甚至線組和魚鈎都是相同的——可漁獲卻差别很大,這不是聳人聽聞而是事實,甚至這種情況還很常見,幾乎每天都發生在釣魚人身上。
這種現象在垂釣小體型魚種如鲫魚方面最為突出。許多時候,主要原因來自對“魚口”的判斷問題上,也就是常說的沒掌握好“節奏”尤其不會“抓口”。這點在競技、黑坑等池釣鲫魚尤為明顯,野釣小型魚方面也普遍存在。本文就闡述一下如何來抓好體現“魚口”的浮漂動作,希望能給這方面還有所欠缺的釣友提供一個思路。
不是魚多就肯定能釣好魚
在這之前不得不先讨論一個釣魚圈内争議許久的問題,一直以來有這樣一種聲音,隻要魚多怎樣釣都行。這個思想頗具一些市場。誠然魚多的前提下,自然魚咬鈎的概率就高,這點無需置疑,但恰恰很多人忽略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對抗幹擾和對魚口判斷經驗是否豐富,這兩點直接決定了漁獲的多少。都别說一些自然水域、養殖水域,就是競技坑塘和黑坑哪個不是幾千斤上萬斤、幾萬斤魚?為什麼能釣好的人反而不多?魚少嗎?
莫非假設的是一個自然的水域裡,養殖水庫中魚數量巨大,隻有一個人垂釣,那麼自然漁獲就很好?那也不一定,此類地方就一個人拍片的大師,依舊要提前多少天、多少量的打窩子,才能完成拍攝,甚至完不成既定的目标,買魚也要完成~哈哈,話題扯遠了。其實要說的是就算隻有一個人釣魚,今天釣了50斤鲫魚,覺得自己釣的很不錯?有沒有想過,如果這個人換成一個釣魚尤其“頻率”掌控、抓口經驗更豐富的人,也許他就能釣100斤了。如果人多呢?更不一樣了吧?畢竟廣大的釣魚人包不起養殖水庫,更沒有一個魚多還就自己垂釣的環境。
所以釣魚是一種對抗性很強的技術活,腳踏實地的提高自身對釣魚的理解,對技術精雕細磨才是正途,說什麼“有魚才行”“魚多就行”沒用。真沒有魚的地方,那釣魚的也不是釣魚人,而是傻子。
如何分辨正口,在亂口中抓正确魚訊是基本功
回到正題,如何在垂釣鲫魚時分辨出“正口”是每個釣魚人應該具備的基本素質。首先,尤其在我們不算熟悉的水域或幹擾較多、魚情複雜——我們應該首先的“什麼口都抓一抓”,這其實是一步重要的“魚情和器具對路性的探知”。為了有效的表達這個概念,咱們簡單歸納了以下幾點,基本涵蓋了大多數的魚口表象。
“頓口”最有效的浮漂動作這類魚口代表着鲫魚警惕性不強,甚至搶食。就餌或就餌後體動“力度”大,反應出來的常見漂像是有力的下頓,需要注意的是,頓口代表的是力度,跟拉下去多少目沒有太大關系,隻要是有力的一頓,哪怕是一絲黑線的長度,也是正口的表象。我們看到的隻是浮漂的動作,而幹擾出動作的方面很多,比如水深、線組等等。所以非要什麼一目的頓口,那反而是無道理的,甚至放棄了太多的魚汛。當然,這裡說的是“正口”,因為還有許多虛假信号、蹭線的“頓口”更漂亮——此時隻會抓“頓口”甚至“黑漂”反而是釣不到魚的。
“截口”最快捷的浮漂動作
在線組下降(運動)過程中,未停止期間的任何信号都屬于截口。常見的有停止、停滞、加速、反升、甚至“下頓”等。這常見是魚搶食積極的表現,在魚情符合的前提下,有經驗的釣魚人也會刻意的“把魚拉來打”,來實現快速的上魚頻率。相對“截口”出現加速的概率更高,當浮漂出現異于正常速度的漂像後,應立即擡竿刺魚。尤其在魚情不好的時候,截口往往中魚率更高。針對鈎餌底部的逗釣,其實過程中或之後出現的“魚口”,我們也可以歸納進截口的範疇。因為那不僅符合線組運動中的吃口,更是一類魚“追餌”的體現。
“陰口”最糾結的浮漂動作這類漂像是很多釣友尤其是新手最不好判斷的漂像,甚至很多釣友都無法看出漂像來,往往錯過了很多魚口。陰漂容易與蝦和爬虎等幹擾鬧漂混淆,首先陰漂通常無力,幅度也很小,多數在半目到一目左右。其次陰漂經常多次出現,向下輕輕“滑”動,讓人不好判斷究竟在哪一下擡竿刺魚,這個就很考驗釣者的判斷能力了。這裡說明,依舊表述的是有效的“入口”動作,水草、水流、魚體等幹擾造成的陰漂是要加以區别和區分的。
魚口的“陰漂”很難用文字來描述,這裡有三個建議:1、在“滑”動中找到力度最大的那一下,通常這一下會隐藏在不停的“滑”動中特别小的一個動作,需要多進行觀察來練習讀漂能力。2、采取釣鈍方法,過濾掉虛假信号主抓死口也是可以選擇的手段。尤其在幹擾和魚情不好的前提下,“陰漂”的判斷能力直接決定了漁獲的多少,是否看懂陰漂也是基本功是否紮實的一個依據。
“輕口”最突然的浮漂動作
和陰漂類似,造成陰漂和輕口的現象,是魚或因為天氣原因或因為自身應激現象造成的。線組和浮漂的使用不當、一些幹擾等也會造成“輕口”,漂像反應出來不是頓口,而是“點”動。力度要小于頓口,幅度非常小,就像蜻蜓落在浮漂上一樣。這種魚口判斷不難,隻要改變浮漂大小,放細線組,就有一定的改觀。如是水溫低等外部原因造成的輕口,除了線組和浮漂的改變外,也需要餌料狀态上做出調整,讓魚更好的吸入餌料,因為餌料和狀态不對路,也常見會造成“輕口”。
“亂口”最煩躁的浮漂動作常見小魚鬧漂,甚至滑口魚的漂像非常亂。滑口魚對餌料的驚恐程度越高,漂像越亂,它試餌和窩内竄動的速度非常快,不要妄圖和魚的吞吐動作比速度,是很難成功的,應對方法和陰漂類似,主抓小動作尤其亂口中的有力的那一下動作。甚至一些魚情可以通過加大鈎号來緩解。如果已經亂到很難判斷魚口,主動求鈍是非常好的辦法,将浮漂一直上升到能抓到正口為止,這種方法是非常有效的針對亂口的。在亂口中摘出正口也是決定了漁獲多少的主要因素。比如著名的“哆嗦”口、“忽悠”口,都是常見的亂口但上魚的動作。當然,這是餌料基本合理為前提的。如果餌料針對雜魚和滑魚相對目标魚出現本質性的不對路,還是要先從餌料上改善。甚至換地方,離開不和适宜的“腥窩子”。
“平移”最詭異的浮漂動作
最後這條加以說明:所謂的“魚口”“動作”其實都是浮漂表現出來的,切不可以為魚作用魚餌就是這樣的。所以,這裡就出現了一種最詭異的浮漂動作,那就是浮漂平移但擡竿中魚,而且這類浮漂動作中魚率常見也很高。走水的浮漂平移大家都見過,那是水流作用水線造成的,但由于鈎餌在池底,多表現為短期浮漂就被拉入水中——而中魚的“走漂”常見是魚造成了鈎餌離底,但浮漂沒表現出下頓等動作,浮漂随着水流甚至風向産生了“平移”。這常見是魚就餌後“不動”造成的漂像。
寫在最後除去“頓口”,以上這5點是比較有代表性和容易出纰漏的“浮漂動作”,有些看着标準而且好,卻空竿很多;有些看着不規範,但可能上魚率很高。究其“誤判”根本,漂像也必須要和魚情、線組、釣法相聯系,之後自然就會容易分辨了。在最後有一點建議,不要偏執的相信某一種漂像,有一句看似矛盾的話:任何動作都有可能中魚,任何動作都有可能空竿~理解透了這句話,也就讀懂了浮漂的信号。釣魚的其他方面,也如是。。。綜合性很強的活動,一旦想的過分簡單甚至簡單因果化了,反而也等于進入誤區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