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過孩子的家長都有這樣的經曆,2-3歲的孩子在家裡不聽話,像個孫猴子大鬧天空,想幹什麼就幹什麼。不讓做就躺地上哭鬧耍賴!誰也管不住,打也不能老打,罵也不管事,氣的媽媽大吼一聲别鬧了!
經常有家長問,為什麼孩子在幼兒園聽話守規矩,為什麼回家就變了?我的回答是問語?幼兒園給小朋友定了制度和規矩,家裡給孩子定了規矩了嗎?
孩子來到幼兒園,老師首先就把幼兒園規矩告訴孩子,教育幼兒那些事情能做,那些事情不能做。教育幼兒懂得必須要遵守規矩。
所以雖然班級裡有許多小朋友,但是孩子們都能遵守規矩,做到排隊如廁,排隊洗手,排隊玩滑梯。隻要老師一聲令下,孩子們就會齊刷刷的去執行。
幼兒園用音樂指揮孩子們的行為,午休時,起床音樂響起時,孩子們才會坐起來穿衣服。聽到上課音樂,孩子就會坐到座位上。
當時我帶班時,起立會用鋼琴彈出1、3、5、1。孩子們就會起立。彈出2、5、3、1。孩子就會坐下。全班幼兒聽着音符整齊的起立和坐下。
幼兒園即使是小班的幼兒,飯後也需要把自己的餐具放回去。入園、離園必須要和老師打招呼,飯前便後必須要洗手,玩完玩具需要放回玩具櫃。
有事必須舉手來告訴老師,而不是在課堂上随便吵吵,午休睡覺要安靜等等。這就是規矩!而且老師教育幼兒,必須要遵守幼兒園的規矩。
是幼兒園的規矩,規範了孩子們的行為,讓孩子學會了禮儀和教養,養成了要遵守規矩的好習慣。有了規矩的孩子就好管理了!
家裡沒有給孩子制定規矩,所以孩子不知道哪些能幹,哪些事情不能幹?随心所欲的想怎樣做就怎樣做。
還記得那個拿着小杯子去馬桶裡盛水喝的那個小孩兒嗎?為什麼要喝馬桶水?因為孩子不知道馬桶裡的水不能喝。媽媽沒有告訴孩子呀!
孩子太小沒有是非觀,再加上孩子的探索欲望很強,所做想起什麼就去做了。家長沒有及時給與引導和教育,久而久之就養出了不聽話的熊孩子,就有了不滿足需要,就滿地打滾撒潑的孩子。
所以沒有規矩的孩子不好管理呀!媽媽管不了,爸爸管不了,爺爺奶奶就更管不了了!不是孩子不聽話難管,是沒有規矩可遵守呀!
還有的家長是這樣的,不讓看電視,就哭鬧十分鐘家長妥協了。這樣一來,孩子就知道他能夠以哭鬧來威脅家長達到目的。
那麼下次孩子隻會變本加厲,哭二十分鐘,甚至半小時。孩子無理要求達到了,孩子的壞習慣就是這樣養成的。
所以2-3歲立規矩,對孩子有多重要呀。熊孩子不是養出來的,是慣出來的!
3歲前是孩子立規矩黃金期。李玫瑾教授曾提出,6 歲之前一定要給孩子立好規矩。
如何為孩子立規矩?
一,正确認識孩子
年齡在2歲左右的孩子已經初步形成自己的認知,有了自己的想法。他們想要自己喜歡的東西,或者想做感興趣的事。喜歡去探索這個世界。
但是孩子的是非觀還沒有健全,需要家長告訴孩子,那些事情可以做,那些事情不能做。這就是立規矩,讓孩子在規矩的框架下去行為。久而久之就養出了聽話懂事,品行端正的孩子。
二,給孩子明确的立規矩
由于孩子的年齡小,有時甚至聽不懂父母的教育,所以跟2歲左右的孩子交流時,家長要用孩子們能聽懂的語言,簡單明了。
給孩子立規矩時,父母應該直接、具體的告訴他,比如,要把碗裡的飯吃完,這個很危險不能去做。讓孩子一聽就懂,媽媽告訴我了,這個事情我不能去做。現在該睡覺了……
三,這樣為孩子立規矩
1,吃飯的規矩
不讓家長喂,自己吃飯。不吵不鬧,安靜吃飯,不撒飯,不挑食碗裡飯菜吃幹淨。
2,玩耍的規矩
玩具玩時,不能亂扔。要愛護玩具,玩後要把玩具整理好,放在玩具櫃裡。
3,看繪本閱讀的規矩
看繪本時,不能撕書,要愛護繪本,看完一本在拿一本,看後要把繪本放回書架。
4,洗漱的規矩
早晚要刷牙,要學會自己洗手洗臉,飯前便後要洗手,玩後也要洗手。吃東西前要洗手。
5,睡覺的規矩
自己睡覺,不讓媽媽拍着睡,摟着睡。要按時睡覺,按時起床。中午要午休。
6,問候的規矩
要懂禮貌,要學會禮貌用語,爸爸媽媽上班要說再見,早晨要問早上好。家裡來了客人要主動打招呼。去親戚家要主動問好。
7,和小夥伴相處的規矩
要和小夥伴友好相處,不争不搶。不打人不說髒話。玩具要學會共享。
8,情緒管理的規矩
讓孩子學會情緒管理,合理的要求會滿足你,不合理的要求,爸爸媽媽不能滿足你時,不能用哭鬧撒潑打滾的行為來達到要求。
三歲看大,七歲看老。除了以上這8點規矩外,我們在給孩子建立規則的時候,還需要做到言傳身教,對孩子有足夠的耐心,對孩子的錯誤多一份寬容。
在孩子不能遵守規則時,要給孩子情緒發洩的時間,然後需要家長耐心的教育引導,但是絕不能妥協。
這樣,孩子的習慣養成會更順利一些,好習慣也就養成了。也就養出了聽話,有教養守規矩的孩子了。
我是夢雨幼兒教育,專注幼兒教育,學前教育,每天分享育兒知識。歡迎關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