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講人:信達證券研究開發中心副總經理、化工行業首席研究員 郭荊璞
整理人:馬甯、Jenny Wang
大家好,很高興今天可以和大家在阿爾法工場這個平台進行分享。
信達證券主要看好三類投資:1.周期反轉類投資;2. 國資改革;3海外油氣的并購。
1.周期反轉類投資,化工是典型的周期性行業,很多子行業或産品在幾年内有很大幅度波動。這類股票一般是一跌跌五年,一漲漲五倍,可以為投資者帶來非常豐厚的回報。化工這些年為投資者提供過好幾次這樣的投資機會。
具備了反轉的第一個要素就是産能擴張結束,并且行業低迷開始洗牌。有些企業由于磷礦的刺激,長期停産,人員流失導緻其産能無法恢複,目前從行業數據估計,整體倉位大概在60%,但從實際角度看,在測的40%已經不可能開啟了。所以說我們會花很多精力在周期反轉之類的産品上。
這類投資的共性是在行業底部的時候,很多的企業包括投資人都相當悲觀,市場會認為這個行業已經徹底不行了,很多年都不會再有希望了,但其實這是市場情緒過度悲觀了。往往這種情況是可以為我們創造超收益的機會。
我們傾向于在大家都不太注意的東西裡尋找投資機會。一個很重要的指标就是庫存。當一個化工品的庫存非常低的時候——因為化工品是非常難以儲藏的——往往意味着投資機會的到來。
我們一般會花一段時間去跟蹤幾個可能有反轉投資機會的行業,在市場上尋找産能數據,盡量精确到每一家的産能,對需求進行估算,精确到一年或更短的時間,希望可以找到一個時間點。
要具體鑒别出時間點就要靠庫存數據。由于信達是國内幾家大磷肥企業的股東,所以我們有先天條件去接觸到磷肥企業的運行狀況。磷肥我們看到的機會是可以持續兩到三年的反轉機會,因為之前的三到五年國内的磷肥行業有很大的産能擴張。
有幾家大家比較熟的磷肥企業産能擴張規模都超過100%。這麼大規模的産能擴張會導緻上遊的話語權逐漸減弱,利用率下滑,企業投資的沖動基本就結束了。産能的擴張在2012、2013年都表現投放出來了,到了2014年基本已經沒有擴張了,這樣情況會延續至2016年,所以在2016年之前基本是看不到大的企業投産了。
應該講這就是周期反轉的第一個條件。從需求角度看,磷肥本身是一個需求非常穩定,全球來講需求增速并不高的産品。它的下遊對應的是農業。全球的需求主要來自人口的增長,來自于新興市場國家對須産品的消費。人口對糧食農業作物的需求的增加會導緻對磷肥農藥需求的增加。這是供給和需求。
具體到數據上來看,全世界需求增長或下降的變量其實很大程度來自于印度。印度化肥補貼高的時候會占政府預算赤字的20%,拖累了政府的預算。莫迪上台後推行了更加市場化的補貼政策,估計市場化的補貼政策在一定時間之後會對市場有正面影響。
供給和需求合力的作用就會導緻産業在中期會面臨較大的投資機會。短期而言,更重要的是庫存數據。我們現在估計中國港口庫存下降就去年同期下降15%-25%,所以庫存是非常低的。
從農村企業的微觀開工數據也可以看出,盡管從全行業的數據講還是不算高,但就微觀開工數據而言,進入8月份以後,有些企業已經進入了120%的開工水平, 這在曆史上都是最高的開工水平。
我們還能看到的一個政策調整來自中國。中國以前己磷肥旺季時,是限制磷肥出口的,關稅會非常高;在磷肥淡季時,關稅會非常低。這是每年固定的關稅調整,在旺季結束進入淡季時,國際市場的磷肥會大幅度下降,甚至會超過20%,這種大幅度的下降等于是國際市場賺走了中國的磷肥補貼。
在旺季到來時産品價格上漲一定會刺激開工,所以我們要 觀察旺季的開工數據,旺季的産出數據。如果九十月份産品價格讓企業盈利200元以上的時候,企業的産出數據不高或者同比産出數據增量不明顯的話,說明其實不存在那麼多沒有開工的産能,所以也就開不起來。這就是關于磷肥的内容。
2.接下來說一下關于國資改革。應對行業融資在中短期一定要提高資本金,這樣才能不斷借款,等待現金流好轉。現金流最終的好轉一定是依賴于效率的提升。這兩點都是國資改革的動力。
首要要讓國有資本重估,提高其融資的能力,也要經過長期的效率提升,來提高其獲取現金的能力。有些地方的國有企業的改革是以私有化, MBO這類為最終目标的。
我個人對MBO還是比較開放的,很多地方的國有企業如果交給管理層以公平公正公開的方式獲取股權,有合适的對價的話可以大大提高企業的運營效率的。如果這個企業是管理層自己的 ,那對企業的長遠規劃一定有利。
中國國有企業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領導都有一個任期,比如5年一任,那就無法從長遠角度來發展企業。所以如果可以MBO,個人覺得應該也是好事。
金融機構主要是策劃MBO的方案。MBO從本質上講就是杠杆并購。基于杠杆并購,我們對企業的基本要求就是必須是很好的企業。隻有好企業才有被杠杆并購的價值,因為我們有很大的資金成本。
其次就必須隐蔽資産,國有企業往往有很豐富的隐蔽資産,包括土地、股權等無形資産,這在報表裡可以查到,這是國有企業的豐富寶藏。一般不太可能對央企集團公司層面進行MBO。大的央企應該通過資産證券化去實現混合所有制,二級市場真正賺的錢應該是來自殼的加強,而不是MBO。
大家可以将央企下面所有控制的殼公司,凡是利用率不太高,有一定殼價值的殼公司全列出來,總有一天都會有資産注入。特别是在後面真正國企運行效率的提升,國有資本回報率的提升,包括國有資本控股基金如果真能實現在,它在不同産業之間實現的資本配置,這都是國有資本帶給大家甚至是全世界的大好機會。
中國的國有資本其實估值很低。中國的資本市場,人民币國際化的進程持續下去,如果中國國有企業真的可以讓全世界看到效率的提升,這麼低的估值加上這麼大的市場加上效率的提升,我們可以想象中國以國有企業主導的資本市場指數的上升會是很可觀的。
所以我個人對中國資本市場,股市的未來是非常樂觀的。中國經濟主體還是國有企業,所以國有企業是否能做好也決定我們經濟是否能發展好。
在地方的國企改革實際上受制于地方政府領導人的想法,并不完全受制于國務院國資委。地方主要領導人的想法往往決定了國資改革的速度。現在很多央企的殼下面依然還是有殼的,如果你看到一家上市公司下面殼的相關業務的體量很大,小的上市公司的規模又不大, 那麼很可能就是把這塊比較大的業務注進來。
第三第四的要求就是對管理層的,管理層的改革動力必須很大,然後管理層的年資和年薪都要比較高,才有足夠的能力全力去發展改革。
3.海外油氣并購。我個人認為并購市場主要是看收入。前兩年傳媒和手遊是非常火的,連續漲停闆。中國的傳媒手遊一年收入也就300億-400億,但這個如果放到油氣行業是非常少的收入。
更深層次的原因是和融資成本有關,企業在中國的借款成本是很高的,高利貸12%,13%,房地産的融資成本甚至要18%。但如果在海外借款的利率可能就隻有3%。但海外并購貸款的利率還是很高的,可能要15%-20%左右。
也就是說僅僅依靠債務的杠杆我們去做海外的并購在中國的企業可能都是有空間的,因為中國資本市場不太區分并購貸還是項目貸。
另外一個優勢是中國的股市回報率可以非常低,中國的二級市場是非常不成熟的市場,在如此不成熟的市場上融資成本可以非常低。這種融資環境使得中國企業在能源這些領域有很大的并購空間。
以前我們總是說國外企業對我們有敵視,不讓我們收購好的資産。但現在由于中國的資本力量實在太強,中國民營資本對海外很多優秀項目的介入已經很深了。
中國的能源并購在過去幾年在全世界發展很快,我們估計在國内國外資本市場上對能源領域的估值差異可以大到5-10倍,所以對參與并購的企業是一個金礦。對二級市場,如果适當挑選标的這也是回報率非常豐厚。所以我們在考慮油氣并購的上市标的時我們首要看的是企業的資本運作能力和資本募集能力。
油田領域是典型的做滾動開發的行業,它的特點是企業永遠在籌資投資,資本永遠都在流動着。比如,很多油井打井的周期不到20天,20天打完井就能噴油了,這和傳統的制造業和服務業很不同。
傳統制造業可能要話兩三年去建産能,一個消費品可能要花很多時間去拓展市場,回報是在很長時間慢慢積累的。但油氣行業完全不同,短期内可以變現,然後用變現的錢再去打下一口井。
像我們接觸到的融資項目在2012年2013年還是比較正常的,但從今年開始很多企業在借款還利息,這個現象如果持續下去對整個金融系統都會是很大的危害,也蘊含着很大的風險。
給油氣并購的企業進行分類,有一類是技術型企業。技術型企業并購一般是靠它的技術能力去并購,但其現金流,收入,資産等都比較劣勢,因為技術型企業的特征都是輕資産型的,它沒有一塊特别大的資産去做抵押,一開始無法融到很大的資産,它們往往做的是滾動式開發,滾動式開發的規模是一定的,所以無法做很快的外延式擴張。
我們看好金葉珠寶的原因就是它的原主業在進入油氣領域以後依然保存,而且主業是黃金,黃金的特征是銷售收入很大,現金流很充沛,黃金本身就是錢,這種優勢是其他企業很難超越的。
Q&A節選:
Q:請問泰山石油可能被中石化注入銷售類資産嗎?
A:泰山石油我覺得是這樣的。市場普遍認為泰山石油的殼太小了,就算現在有50億的市值,但銷售公司上市應該有5000億市值,這個确實是相差太大,因此市場普遍認為這個是不可能,而我不這麼看,不是不可能,完全是可以的,隻是是否要這樣選擇的問題。
我個人看法,這個注入是可以做的,現在在法律法規各方面,事實上都沒有完全否定的這個東西,但是泰山石油這個體量的可能更适合注入一些我們講叫邊緣化的資産,像潤滑油啊這些盈利能力很強但是在整個集團未來發展版圖中不是特别重要的東西,其實更适合注入到泰山石油這個殼裡。
我覺得對中石化下面的各個殼大家是都有非常關注的,有沒有超額收益呢現在不太好講了。我倒是建議大家關注像中石油這樣公司下面的這些殼的情況。
Q:請問煤化工行業是否有前途?
A:作為投資方向來說,煤頭尿素如果不是有特别的工藝路線和成本優勢,像PVC這些東西如果不是有什麼非常強的區位優勢的話都是沒有什麼特别好的前途的。但是新型煤化工我自己的看法是非常有前途的。
在這個背景下我們看到就整個油氣并購行業這種投資機會,從去年美都控股開始收購美國的油田開始,中國已經有不下10個企業上市公司去在海外做并購或者是準備在海外做并購。我們在這裡面的看到的投資機會包括加杠杆的投資機會也包括在二級市場的一種投資機會,二級市場的投資機會就是在海外收購一塊油田在國内實際上是有估值溢價的。
這個類似的事情發生在傳媒和手遊裡面他是一個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在估值倍數的差異。但是在能源領域還有個估值方法的差異,就是我們在能源市場上一般是用自由現金流來估值,但是在國内市場我們一般是用PE倍數來估值。
經常有人問我說做油氣并購的公司他的專一性是不是核心的因素,我覺得不是。因為并購這個行業固然是專業的眼光很重要,但是在并購領域你的資本運作的能力同樣是非常非常重要的,而且在很多時候是會超過這個專業的能力的。
因為在并購的領域你合理的安排你的資本結構,合理的安排你的時間,合理的利用資本市場他的估值的特點都能給你帶來很大的一個空間,你的資本的本身規模也會形成一個很長的壁壘,特别是在能源那種并購規模非常大的一個市場上。
原因歸根結底其實就是石油天然氣産品和煤炭本身的價格之間,有非常大的差距。如果我們用同樣的熱值标準來看的話,在東北亞這個區,就我們國家和周邊的這幾個國家的話,石油和天然氣的價格是同等熱值煤炭的大概8倍到10倍,也就是說你如果能夠把煤炭轉變成石油或者天氣或者石油化工的其他産品,是非常大的一個盈利空間。
對于煤化工來講,如果能在選址的時候能夠正确的處理水資源的保護,注意匹配煤炭、水,匹配運輸,匹配副産物的處理,然後在運行過程中注意這個環保的的一些要求,實際上并不會出什麼特别大的問題,投資回報也會很好,但是煤化工行業我們現在能看到的不好解決的核心問題在于資本投入上。
那麼油田這種滾動開發的行業特征就決定了,資本在這個行業裡面包括他的這種回報的預期它的融資,整個的過程需要是一個非常平穩的流動。
但是我們現在講的油氣并購這個行業要做的是外延式擴張。外延式擴張就要求這個企業,一定在原有的産業上或者規模上有很強的籌資能力,要求擁有一塊很大的現金流,有一塊很大的收入和資産,這三個條件應該是都需要滿足的,那麼看目前的現有的裡面的最優秀的應該是金葉珠寶。
這個大概是什麼概念呢,如果你想建一個規模化的有效益的這種煤制天然氣或者煤制油,投資額基本都是在100億到300億人民币,不是一個普通的企業就能投得起的,而且能源這個行業一定是講資産組合的,你不可能是簡簡單單就隻投一個項目,你可能要有一個很大的資産組合當中煤化工在一個比較重要的位置,這個時候你看像神華他在後期投這麼多東西。
這就要求投資煤化工企業都是一個投資可能在幾百億上千億規模的,特别是像國有企業像神華這種企業才能夠做得到。
至于說在技術層面上煤化工其實沒有什麼特别大的問題的,很多的煤化工企業在國際上都很成熟的運行情況,我對這個倒是不擔心。
Q:請教下600739重新增發資金,是否提煉頁岩油難度大,經驗不成熟?
A:你說的是成大油頁岩是吧,其實油頁岩和頁岩油是兩個東西,我們一般講說頁岩革命是指的是頁岩油頁岩氣,并不是遼甯成大他們正在做的這個油頁岩,油頁岩這個東西呢難度确實是比較大,從全世界經驗上來看呢,有成功開發的,但是每個礦的情況也不一樣,像成大現在在新疆做的項目,從難度從目前的狀況來看都比他們原來在華電那邊的情況要好。
像油頁岩開發的過程當中,可能我剛才講的環保跟水的問題都是存在的,在技術上存在的問題并不是特别大,還是那句話,就是在技術上都可以解決,但是你的投入,對環保的投入、對水資源獲取的過程當中的投入,最後導緻你的經濟性是不是算得過來賬,這個要等穩定運行之後才能夠下定論,我覺得從目前的可研各方面情況來看,應該是有經濟的回報的。
第二類企業就是以美都控股和原來的正和股份現在叫洲際油氣,它們原來是房地産企業,手中的項目可以變現也可以拿來融資,那麼它就能獲得一個初始的資本。
這樣的企業在最開始做外延式擴張的時候是很有利的,第一筆實際上很容易做,第二筆就要靠從股票市場籌資然後去投出去,也就說它的滾動開發要依賴于股票市場造血的能力,或者說這種造血能力并不是内生的,而是來自于這個市場,受市場對預期的影響會很大。
而且,我們現在也在關注油氣岩的一些新的開采技術,包括原位開采技術、油煤混煉這些在新疆或者包括在國外都在實驗室新技術,如果說用在成大的這個新疆的寶明礦區上,如果能夠實現的話。因為有些技術還在驗證階段吧,如果成大願意做而且能夠實現的話,可能會改變整個油頁岩開發的這麼一個曆史。
所以我們現在對油氣并購這個行業的看法可能跟市場上很不一樣。我們首先看的并不是技術能力,技術能力是作為并購過程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應該擁有的基本技能,但是是并不核心的因素。
核心的因素是資本運作能力,在擁有了資本運作能力之後,你在挑選标的的時候,實際上也不一定要這個企業有具有很強的運營能力。理論上來講,你可以直接買這個油田的權益,把它交給更成熟的的運營方去運營。最後就是這個企業的傳統業務,或者說它有沒有一塊兒可以支撐它在整個滾動發展的過程當中,做外延式超越發展的能力。可能這是最核心的一個因素。
我覺得油頁岩這個東西從資源上講,肯定是不如像一些地方的原油,或者像我們現在大慶搞的緻密油,确實不如些資源。它是一個能源消耗比較重的能源産品,根油砂有點像,在開發過程中消耗掉比較多的能源,最後産出的效率肯定比常規的能源要差一些。
但是,現在比較高的油價能夠支撐這種開發,而且我們自己對油價看法就是,油價不會長期向下走,石油的價格、天然氣的價格在全世界範圍來講,可能還會有一定的提升。所以像遼甯成大,現在看起來慢慢地在解決技術上的問題,包括引入新的技術之後,油頁岩也會是一個有經濟回報的新的能源産品。
我想講的主要就是三方面内容,就是周期反轉類的投資,我們最推薦的是磷肥,國企改革、國資改革我們覺得是未來三年到五年整個資本市場的一個核心方向。
最後就是油氣并購這個領域,我們最看重資本運作能力,和你是否擁有一個在其他領域能夠提供持續融資能力的業務,這決定了油氣并購進展的一個外延式發展的限度。我們覺得,兩三年之内可能就會看到油氣并購的這些現在正在做的上市公司,或者以後要做這個領域的上市公司中,會誕生出上千億市值的公司出來。
原位開采本來是有人在煤炭上面去研究的,就是有的煤層太深了,不适合直接開采,那麼就在下面氣化它,也就是說開采出來後直接就是氣體了。
煤化工這個事情,我覺得煤化工我們講叫傳統煤化工和新型煤化工,國家是很支持鼓勵新型煤化工行業的,包括像煤制油、煤制烯氫、煤制天然氣、煤制甲醇這些新型煤化工。
對傳統煤化工,國家的态度一直是不鼓勵的,我覺得因為傳統煤化工的污染是比較重的,再加上傳統煤化工的産品很多都是過剩的,互相之間競争也非常激烈,應該是慢慢地走進一個死胡同。當然傳統煤化工還會存在,比方說像煤制尿素,煤往下發展的這些PVC行業它必然會一直存在。
有的煤炭企業現在做相關的實驗就是:我們不去把那個地層打開直接下面把這些氣化,變成合成氣開采出來,這是是所謂的原位開采技術。所以說原位開采技術是适用于煤炭的,但是其他領域不太常見,就煤炭做實驗,然後現在就有人要在油頁岩上做這個實驗。
Q:能否推薦化工行業幾隻有潛力的投資标的?
A:我覺得化工行業有潛力這個事可以這麼看,舉個例子來說的就是乙烯。從石油做到乙烯如果是成本是100的話,那麼現在美國的天然氣和中東的天然氣最低的成本可以做到15。
如果我們按指數化來講,像中石化這些企業,從石油做成乙烯的成本是100的話,那麼像美國頁岩氣和中東誕生的乙烷做成乙烯的成本就是15,然後我們國家煤制烯氫的成本可以在35到55之間,也就是說相對于石油化工來講,煤化工和美國的頁岩氣這些化工都是有很好的前途的。
我們現在還很看好的一個小一點的公司,就是這個茂化實華。現在市場上把它當作中石化的一個殼來炒啊,實際上大家可以看看,它的大股東并不是中石化,大股東是北京一個房地産企,這個企業其實也是面臨轉型的。
但是煤化工也有問題,主要集中在對資源、對水資源、對環境容量的消耗上。水資源的大家看到的報道也很多了,對環境污染大家有很多的看法。
我覺得是這樣,水跟煤炭在我們國家資源上是有一個不平衡的匹配的,東邊水多但是煤少,西邊的煤多水少,這個沒辦法去改變,這是由于自然環境禀賦決定,但是有一些地方實際上是煤炭和水都很豐富的。比方伊犁,雲南、貴州的一些地方,煤炭和水在當地都是很豐富的,那在這些地方開展煤化工,在資源禀賦上是沒有特别大的問題。
我們覺得茂化實華這個公司是有比較長期的增長潛力的,它的業務轉型,雖然現在還沒有明确的方向,但是大家看公告可以看到,公司那邊正在換人,正在尋找另一個業務的出路,我建議大家去關注。
再來說環保,環保的問題其實都是可以用錢來解決的。大家相信我們現在煤化工遇到的環保問題,大多數其實都是出在了投資的時候偷工減料,在運行的過程當中各種跑冒滴漏,如果一個企業完全按照初始的環評來投資,後面也按照國家的要求,按照一個有責任感的企業來要求自己的話,環保不應該出什麼特别大的問題,環保出問題的化工企業往往都是有各種各樣節約成本的舉動。
化工這個行業,你往往要在行業低點進去,行情的高點去撤退,這樣才會比較好的回報,和邦過去的經營思路基本上符合我們這個要求,所以我們把它特别列出來作為一個非常值得關注的标的,他的管理層、主要股東的這個設計,讓企業有很好的一個前景。
其實講到潛力這個事情,我們很多時候隻能從企業模式、業務模式、人員、所處的行業來講,沒有完全從企業本身的角度來看。其實潛力更該看管理層的思路,我自己覺得,看和邦看新和成就是管理層的思路比較好,像包括茂華等管理層的思路都是比較好的。
我覺得,從國家目前的對能源産品對化工産品的定價,特别是越來越市場化的定價體系下煤化工是有很好的發展前景,這是我對煤化工那一個大體的看法。如果說更細緻上的看法,實際上煤化工其實是很抽象的,可能相隔50多米的不同項目,因為煤質的不同,比方說大家看到的像廣彙、大唐遇到的煤質的問題,這個東西都是在具體項目運行或者說在建設當中才會看到的一些問題,确實不能一概而論。煤化工這個行業的投資的标的的選擇的是比較複雜也比較考驗綜合的能力的。
所謂原位開采,就是說我們可以把礦在地下就變成一個液态可以流動的油抽出來,這個技術聽起來就能感覺到這個技術是很FUNNY、很神奇的個技術,現在小規模的有些企業已經做得相當不錯拉。
油煤混煉這個技術就更簡單粗暴一些,就是把油頁岩從地下開采出來之後再加上煤炭或者和一部分重油在一起像煉焦一樣處理,它的産物有一部分加氫,或者提煉把它變成燃料油或者汽柴油,這個技術其實相對來講也是比較成熟的。後面看遼甯成大願意實驗哪些新的技術去做新的開發了。
像鹽湖這種那就屬于躺在金礦上,其實管理層隻要不亂來就能夠賺很多錢,就這麼一個企業,這種也是一種潛力吧,别的我們長期看有很大增長潛力的公司肯定還有,但是現在可能不是特别成熟。
化工行業有潛力這個事,我覺得應該分開兩方面講,一個是那種所謂的周期反轉類的像磷肥這種,我們能看到能有可能周期反轉機會的。并不是那種長期增長的标的,可能就是一年到兩年裡面有一個非常明顯的上升空間的,它也叫一種潛力。
我們除了剛才講磷肥,還有提到的像雲天化、新洋豐這樣的企業之外還有一個是钛白粉,因為钛白粉也是一樣的,在中國在全世界有過一輪産能洗牌,中國目前的還有一些産能在擴大,這邊也擔心這些在擴的産能,但是我們現在看到的半年到一年之内钛白粉的新增産能并不多,所以還是有機會的。
包括像安納達、佰利聯這些企業,可能在一兩年之内是有一定的潛力,但是不是一個持續很長時間的,不是一個兩三年、五年這麼一個東西。可能反轉的還有一個就是有機矽,有機矽現在不确定性更大一些,我們也在等合适的時機去看這個東西,有機矽全世界除了中國主要是五個企業,其中有一個已經被并購有兩個破産了,那麼還能夠生存下來的企業肯定是會有反轉的一天,會有很大的一個投資的一個機會。
我一般講一個行業有潛力的投資标的,其實很多人都想說像萬華化學這種,原來叫煙台萬華,可能在十年二十年的時間裡銷售收入上百倍的增長,企業規模上百倍的增長。
我個人是覺得萬華肯定符合的,但是我覺得在一兩年内萬華的股票可能不會有特别好的上升,有各種各樣的原因,大家可以想象這個企業其實面臨的環境就是要做一個轉型,原來在MDI的領域做得非常好,那麼它要向自己平行的領域擴張,向下遊去擴張,那肯定有一個資本投入的時期,在這種時期股票的表現會是比較差,但是這種長期回報的潛力是很高的。
我們更長期的一個标的,大家也是可能不太喜歡,就是鹽湖股份,即原來的鹽湖鉀肥。這個公司07年到現在就六七年的時間,股票大概最多的時候可能下跌超80%,幾乎一直是跌的。
但是鉀肥這個行業長期來講,我們看到它可能比磷肥還要好,就是它的産品價格上升空間,競争格局各方面的情況是不錯的,因為中國企業在這個裡面比較弱勢,全球金融大寡頭的議價能力能更強,讓這個行業具有長期增長的潛力。
還有一個我們看到比較合适的就是和邦股份,和邦股份是我們前兩年看草甘膦的時候發掘出來的,當時也确實有比較好的回報,但是随着草甘膦市場熱情下降慢慢退掉了,但是和邦的表現還是不錯的。
我們是把它作為最後對草甘膦推薦的标的放在這兒的,因為我們覺得這個企業從老闆到管理層的思路是比較好的,不像很多化工企業,什麼東西一熱就投資什麼,你看和邦曆史上投資純堿、投資草甘膦上遊的雙甘膦,其實都是在行業最低迷、最低谷,大家不敢碰的時候他們去幹,包括他們現在收購玻璃的産能,都說明這個企業有一個很好的視野。
我還想提另一個是新和成,新和成這個公司一般大家看作一個醫藥企業,但是它做的東西本質上是化工品。我最佩服新合成的一點也是它對産能擴張的一個态度。應該這麼說,中國很多企業都是擴張産能,行業整個産能過剩,價格體系被打破,然後虧損這麼一個死循環。
新和成的産能擴張,因為它的維生素産品全世界一共就四家主要企業,然後它們是相對比較主動地去聯合業内的企業,去維護價格體系,這一點做得是非常成功的,我看這麼多化工企業,沒有幾個企業能夠主動地做到這一點,作為全世界的一個價格的穩定者來出現,新和成是非常值得看的。
Q:我去過察爾汗看鹽湖,感覺生産成本太低了。反而運費是最大成本。
A:鹽湖的生産成本大概是1000到1100元,運費大概是二三白塊錢能送到東部,确實運費是個很大頭的東西,但是鹽湖的生産成本在全世界來看都是非常低的.
去掉一部分開采時間比較長的礦區,像已經可能三四十年的這種礦之外,鹽湖的生産成本在全世界已經差不多是最低的.就是它屬于最低的那20%的産能,未來幾年全世界總體的鉀肥生産成本還會再上升,現在有些大型企業生産成本已經在300美元甚至更高的水平,因為現在鉀肥的價格就算是全世界前幾大企業甚至都有虧損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