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液看似簡單方便,實則要注意的事項很多。今天,人民就給大家盤點一下輸液常見的三大誤區,群衆們在必須進行輸液治療時,可要注意避免哦~
人在空腹狀态下往往代謝活動較弱,此時輸液易激活機體産生一系列的生理變化,如心跳加快、血壓升高、呼吸急促等。如果患者本身食欲差、體質差,還很可能造成頭暈、惡心等症狀,甚至引起低血糖反應。此外,空腹輸液還會誘發或加重藥物不良反應,如青黴素、紅黴素、阿奇黴素等藥物在空腹輸入時就更易對腸胃産生不良反應。
輸液的速度其實很有講究,根據患者自身情況、需要治療的疾病和所采用的注射劑的不同,輸液的速度也不盡相同。
一般情況下,成年人輸液速度為40~60滴/分鐘;
兒童、老年人由于器官發育不完全或功能降低,輸液速度應減慢,兒童的輸液速度為20~40滴/分鐘,老年人輸液速度不應超過40滴/分鐘;
一些特殊患者,如患有心髒病(尤其是心功能不全)或肺部疾病者,輸液速度應控制在30~40滴/分鐘為宜。
輸液速度過快,易加重心髒負擔,引起心力衰竭或肺水腫等不良反應。
對某些注射劑來說,滴速也需要嚴格控制。如硝酸甘油、單硝酸異山梨酯滴注速度應為8~15滴/分鐘,過快則可引起血壓下降、心率加快,甚至暈厥。
有些藥物容易引起過敏,需要做皮試,但皮試通過不意味着可以放心大膽的輸液了。這些藥物都有一定的有效時間,如果連續輸液,需要嚴格控制時間,以免超過藥物有效期。比如青黴素輸液後24小時内有效,一旦超過24小時就要重新做過敏試驗。也就是說,如果一個病人連續兩天挂青黴素的話,第一天九點挂上了,那麼他第二天要在九點前趕到醫院,否則就要重做皮試。
“全民輸液”的背後是全民皆不知輸液,對待輸液,除了謹慎選擇,還應嚴格遵守相應規則。隻有這樣,才能最大可能避免輸液帶來的危險。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