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為什麼有的技術要開源

為什麼有的技術要開源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5-14 15:43:40

為什麼有的技術要開源?在消費産品領域,安卓系統是開源的;在企業級産品領域,Linux、OpenStack也是開源的;越來越多的新技術,比如容器技術、軟件定義存儲Ceph、大數據平台Hadoop等都是開源的毫無疑問,開源已經成了技術創新的主要驅動力之一,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為什麼有的技術要開源?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為什麼有的技術要開源(開源是什麼技術方案)1

為什麼有的技術要開源

在消費産品領域,安卓系統是開源的;在企業級産品領域,Linux、OpenStack也是開源的;越來越多的新技術,比如容器技術、軟件定義存儲Ceph、大數據平台Hadoop等都是開源的。毫無疑問,開源已經成了技術創新的主要驅動力之一。

以前,人們更多是從技術的角度理解開源的重要性。開源代表着開放,意味着快速叠代,引領着技術未來的發展方向。其實,開源今日之所以能成為IT世界的主導力量,其意義和重要性早已跳出單純的技術層面。還是紅帽公司大中華區總裁張先民博士總結得到位:“開源是一種哲學,也是一種嶄新的工作方法。若想在數字經濟時代從容應對競争,并取得創新和發展,就需要互相協作,并參與到開源社區中。開源是一種參與的力量。”

開源重在參與,你願意加入嗎?

時至今日,漸進式的創新已經落後了。企業隻有通過快速開發和現代化的運營進行持續地創新才能不斷提升自身的競争力。紅帽的解決方案、工具、流程和專業知識可以幫助企業客戶方便地創建混合環境,自動化并簡化工作流程,更快地開發出更好的解決方案。紅帽的成功本身就意味着開源的成功。紅帽将開源的技術商業化,提煉并轉化為能夠滿足企業級客戶需求的解決方案,保證其功能的豐富性,以及高可靠、高可用性和安全性。同時,紅帽開創性的訂閱服務模式也在實踐中得到了客戶的認可。這也是紅帽能夠從衆多開源廠商中脫穎而出的重要原因之一。

今天的紅帽已經不僅僅是一個領先的Linux操作系統廠商,在開源的雲操作系統OpenStack、開源的軟件定義存儲Ceph,以及容器、中間件等領域也保持着業界領先地位。開源為紅帽也為整個IT業界提供了無盡的想象空間。

“開源方式是人們自由分享想法,并且基于他人成果進行開發和創新的協作形式,有力地推動了包括醫療、教育、政府、管理等多個領域的巨大進步。”紅帽全球産品營銷總監Margaret Dawson這樣理解開源,“開源不僅僅是代碼,而是文化。企業領導者很快會意識到,開源軟件不止是一種技術解決方案,更是促進業務發展的一種更好的方式。”

為了讓Margaret Dawson所說的開源這種更好的方式能夠更好地服務企業客戶,讓我們都積極地參與進來吧。這也是近日舉行的“紅帽高峰論壇北京2016”的主題“參與的力量”所倡導和弘揚的一種精神。

越來越多中國的企業、用戶也受到開源這種文化和精神的感染,投入其中,并獲益匪淺。在每年的紅帽高峰論壇上,紅帽都會舉行創新獎的評選。今年,聯想、首都在線、ZTE中興、興業銀行等獲得了該獎項。這些獲獎者不僅使用開源技術實現自身的業務轉型,同時也向他們的客戶交付了滿意的數字化體驗。

舉例來說,聯想既是紅帽的合作夥伴,也是客戶,雙方保持着長期密切的合作關系。聯想基于紅帽OpenShift打造的PaaS平台,結合聯想的自動化管理工具,使得聯想可以對内對外提供高效、敏捷的雲服務。

首都在線采用紅帽技術搭建的彈性、高效、可擴展的私有雲平台,不僅實現了自身業務的快速成長,而且為客戶擁有屬于自己的全球私有網絡打下基礎。

實踐證明,企業隻有通過擁抱開放式的架構和生态系統,才能更快地為市場提供新的方案,以及從廣泛的社區合作中獲利。紅帽和它的合作夥伴、客戶正是這樣做的。

OpenStack開始放量,你準備好了嗎?

現在,在雲計算方面,OpenStack顯然已經成了用戶的第一選擇。紅帽近日宣布,包括FreeBit、KazTransCom和Turkcell在内的全球多家通信行業領先企業已經部署了具有高度擴展能力的紅帽OpenStack解決方案,用于構建IaaS平台。

10月6日,OpenStack最新社區版本Newton正式發布,全球共有182家企業、2581名貢獻者為此版本貢獻了代碼,其中,貢獻最突出的國際廠商包括紅帽、Mirantis、HPE、Rackspace、IBM等。“從整體上看,紅帽對OpenStack的貢獻在内業屬一屬二,尤其是在一些關鍵的技術領域。比如在OpenStack的管理和使用的便利性方面,紅帽做出了突出的貢獻。”Margaret Dawson表示,“我們希望用戶可以輕松上手OpenStack,并簡化管理過程。紅帽統一的混合管理平台CloudForms既可以管理紅帽自己的OpenStack平台,也可以管理第三方的雲平台。

對于OpenStack的發展來說,紅帽認為還有兩點非常重要:一是持續集成,因為不斷會有新的代碼出來,紅帽會在OpenStack平台上進行測試和集成,讓解決方案變得更加敏捷;二是容器技術,紅帽會将它與OpenStack進行很好的結合。

在基于OpenStack的技術創新和商業應用方面,中國與國外幾乎是同步的。張先民結合自身的感受談到,OpenStack在中國的發展有兩個突出特點:第一,在OpenStack、Ceph、Docker等新興技術領域,中國有上百家初創公司開發相關的解決方案,這一數量在美國也未曾有過;第二,經過三四年的培育和運作,OpenStack已經在一些企業中得到了大規模的部署,甚至進入了企業的生産環境,提升了企業的競争力。

紅帽作為一家外企,若想在中國落地,就必須“土洋結合”。目前,紅帽積極地與中國的一些初創公司形成戰略合作,比如在OpenStack方面與UnitedStack有雲締結戰略合作關系,在Ceph方面與國内的XSKY公司達成合作關系。這些中國初創企業的項目定制化能力非常中,這與擅長打造企業級産品的紅帽可以實現優勢互補。

談到開源技術的應用,張先民談到了一個許多用戶會步入的誤區:“很多中國客戶認為,開源産品從網站上下載下來就可以直接使用。實際上,很多開源技術在社區裡都是以項目的方式呈現,雖然有許多創新的功能,但并不是一個可以滿足企業需求的商業化的産品。從開源技術到一個成熟的商業化産品,中間還有一段路要走。一些初創公司之所以樂于與紅帽合作,也是因為紅帽在打造産品方面有自己的心得。”

正如上文所提及的,電信運營商是OpenStack應用的主力軍。中國電信、中國移動在國内的幾個城市都部署了紅帽的OpenStack解決方案。在電信業,網絡功能虛拟化(NFV)是一個非常熱門的應用領域,可能會帶來電信業的一場革命。當前,中國移動、中國電信等都在做NFV項目的概念驗證(PoC),明年可能就會進入大規模商用。NFV項目的落地也是OpenStack快速發展的一個重要推手。

張先民總結說:“目前,OpenStack市場确實有很多機遇。越來越多的企業對這一技術感興趣。走在業界前列的廠商正在進行OpenStack的産品化。在中國,紅帽要赢得OpenStack這一市場,就必須堅定地與UnitedStack有雲、XSKY這樣的本地廠商合作。”

OpenStack基金會的調查顯示,目前40%以上的OpenStack客戶已經在生産環境中部署了OpenStack,這一比例相對去年有大幅提升。OpenStack已經不是在進行概念驗證,或者小規模使用,而是真正進入了關鍵業務領域。

開放混合的IT,你要如何治理?

對于很多企業來說,他們不太可能完全抛棄原有的IT基礎設施,全面轉向公有雲。因此,混合雲被認為是未來的一種主流的應用模式。像亞馬遜AWS這樣信奉公有雲的雲服務商,在中國全面商業化時也選擇與本地的合作夥伴一起,為中國客戶提供混合雲解決方案。

Margaret Dawson表示,從操作系統到公有雲,紅帽可以為客戶的混合環境提供管理。尤其是一個客戶同時許多個雲時,包括各種私有雲和多個公有雲混合的環境,紅帽仍能提供高效、統一的管理。這是紅帽給用戶帶來的附加價值。

在10月底舉行的OpenStack巴塞羅那峰會上,Multi Cloud的管理成了一個熱門話題。混合雲特指私有雲和公有雲融合的一種方式。而Multi Cloud則是指包含多個私有雲、公有雲的混合環境。顯然,Multi Cloud的管理更加複雜。

紅帽提出的“開放混合雲”的概念,其目的就是在多雲的混合環境中實現統一的管理,以及不同雲之間的協作。

“在多雲的混合環境中,以開源為基礎,讓不同的雲之間具備互操作性,用戶可以将應用非常輕松地從一個雲遷移到另一個雲。整個混合的環境可以實現統一管理,并且是開放和互操作的。這就是紅帽的雲計算願景。”Margaret Dawson表示。

開放混合雲的實質就是開放混合的IT,在傳統的物理架構和虛拟架構,以及私有雲、公有雲之間建立起一緻性和互操作性。為實現這一目标,紅帽提供一個單一的平台,以實現統一的管理。

張先民以紅帽的PaaS平台OpenShift為例介紹說,OpenShift的好處是可以在很多平台上運行,不管是亞馬遜AWS、阿裡雲或是VMware。在雲的環境中,OpenShift是紅帽的一個制高點,其地位如同操作系統中的Linux。

談到紅帽在大數據方面的進展,Margaret Dawson介紹說“我們正在和許多公司聯合開發新産品,包括IBM、ARM等。這些新平台的最大特點就是具有高度可擴展性,而這正是大數據應用所要求的。今後一兩年,我們将重點關注這一領域。”另外,紅帽的很多解決方案還與高性能計算相關,因為高性能計算與大數據也是密切相關的。紅帽也在關注物聯網、超融合等,未來的物聯網與大數據也會緊密結合。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