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7nm芯片和10nm芯片的區别

7nm芯片和10nm芯片的區别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7 12:45:02

科技改變生活,随着科技的發展我們的生活發生了巨大變化,尤其是智能手機的出現。

智能手機打敗了MP3、又PK掉了MP4、又幹掉了電視機、遊戲機、照相機。可以說當今社會,“一機在手,天下我有”!

7nm芯片和10nm芯片的區别(5nm7nm10nm芯片的差距究竟在哪)1

手機如此的重要,那麼手機性能無疑成了人們追求的目标,而手機性能又是由芯片、操作系統、屏幕等衆多因素決定的,其中芯片可以說起着決定性因素,芯片性能強大,那麼這款手機整體就是不錯的。

高通、華為、蘋果、三星等各大廠商在手機芯片領域角逐厮殺,從14那麼到7nm再到5nm,可以說殺的天昏地暗、日月無光,最後美國政府都參與進來了。因為大家都知道在芯片領域落後就意味着失去整個市場,龍頭吃肉,而其他公司别說喝湯了,恐怕生存都困難。

7nm芯片和10nm芯片的區别(5nm7nm10nm芯片的差距究竟在哪)2

10nm、7nm、5nm工藝制程的芯片到底差距在哪裡呢?聽我慢慢道來!

衆所周知芯片是由光刻設備在晶圓上刻蝕而來的,如果芯片是一座高樓大廈,那麼晶圓就是磚瓦,是最基本的單元,在指甲蓋大小的一片晶圓上,晶體管數量越多,說明芯片的集成度越高,那麼性能也越高,能耗也就越低。

7nm芯片和10nm芯片的區别(5nm7nm10nm芯片的差距究竟在哪)3

nm即納米,長度單位,目前市場上的芯片都是納米級的,最好的芯片是5nm工藝制程,也就是晶體管的寬度(也叫線寬)是5nm,那麼5nm有多大呢?就是把一根頭發剖成1萬根,其中1根的直徑就是5nm。

芯片分為設計、制作、封裝測試,其中最難的就是制作,芯片光刻的難度好比是在一粒大米上雕刻清明上河圖,而且還是在運動過程中雕刻。而且要使用先進的設備—光刻機。

10nm芯片普通光刻機即可制作,而7nm、5nm芯片就要使用AMSL公司的EUV光刻機,那麼EUV光刻機制作難度有多大呢?

7nm芯片和10nm芯片的區别(5nm7nm10nm芯片的差距究竟在哪)4

最先進的EUV光刻機,有10萬零件,4萬螺栓,3000多條線路,軟管加起來兩公裡長。設備重180噸,發貨需要40個貨櫃,20輛卡車,價格高達1.2億美元。而且都是提前預付款,然後排隊,可以說就算有錢也未必買的到。

光刻機到位後,組裝需要1年時間,調參數、調模塊,一切準備好後,開始光刻晶圓,前前後後、大大小小幾千次光刻,每次光刻的合格率必須達到99.99%,否則幾千次光刻累計的誤差批量生産後,會有大量的不合格産品,良品率過低,就意味着虧錢。在這方面不得不佩服台積電公司了。

7nm芯片和10nm芯片的區别(5nm7nm10nm芯片的差距究竟在哪)5

所以說5nm芯片制作相比10nm,難度是指數級别的增長。那麼不同制程的芯片性能又如何呢?

首先是蘋果公司的A系列芯片:

7nm芯片和10nm芯片的區别(5nm7nm10nm芯片的差距究竟在哪)6

1、蘋果A11采用10nm制程,擁有6個核心,43億個晶體管。

2、蘋果A12是蘋果公司首款7nm芯片,晶體管數量達到69億個,包含一個六核CPU,一個四核GPU(比A11快50%),神經引擎達到八個核心,每秒可執行5萬億次操作。

3、蘋果A14在業内第一個使用5nm制程技術,其晶體管高達118億個,搭載A14的iPad Air,與之前的iPad Air相比,CPU速度提高40%;圖形性能是同類Windows筆記本的2倍,每秒可執行11萬億次操作;神經引擎将機器學習性能提高了2倍。

華為海思麒麟芯片:

7nm芯片和10nm芯片的區别(5nm7nm10nm芯片的差距究竟在哪)7

1、麒麟970采用10nm工藝制程,有55億晶體管,核心數量12,下行速度1200Mbps;

2、麒麟990采用7nm工藝制程,有103億晶體管核心數量16,較上一代芯片性能提升33%,能耗降低50%;

3、預計麒麟9000采用5nm工藝制程,有194億晶體管,較上一代芯片性能提升50%,功耗降低30%。

可以看出随着工藝制程的降低,工藝制作水平的提高,芯片的性能也大幅提高,功耗大幅降低

目前芯片技術基本掌握在歐美手裡,英偉達又宣布400億美元收購ARM,如果收購成功,從設計到制造,都被美國“安排好”,美國就會壟斷芯片技術和專利,對我國高科技行業的“卡脖子”會更加嚴重。

7nm芯片和10nm芯片的區别(5nm7nm10nm芯片的差距究竟在哪)8

科技時代,得“芯”者得天下,唯有掌握核心技術,加快國産替代,才能實現彎道超車,才能在未來科技領域占有一席之地!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