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聊齋志異的作品概述

聊齋志異的作品概述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8-17 07:17:53

聊齋志異的作品概述?作者:葉天山欣聞《聊齋志異》法文繪圖本于今秋出版,這不僅是促進東西方文化交流的好事,也使一部優秀的文言短篇小說集穿越時空,以中西合璧的傳播形式躍動于當今世界文學藝術之林,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聊齋志異的作品概述?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聊齋志異的作品概述(托鬼狐寄人生的聊齋志異)1

聊齋志異的作品概述

作者:葉天山

欣聞《聊齋志異》法文繪圖本于今秋出版,這不僅是促進東西方文化交流的好事,也使一部優秀的文言短篇小說集穿越時空,以中西合璧的傳播形式躍動于當今世界文學藝術之林。

我們知道,《聊齋志異》自問世以來,已有包括法語在内的20餘種外文譯本。單就法文譯本而言,也已達20多種。從19世紀于阿裡(Huart)譯出單篇《種梨》之後,經過陳季同、戴遂良(Wieger)、莫朗(Morant))、巴蘭(Baglin)以及拉盧瓦(Laloy)、阿爾方(Halphen)、道丹(Daudin)等人的不斷努力,至上世紀40年代,《聊齋志異》中的50篇作品已有法文版。外研社此次出版的法譯本,保持了這一數量上的優勢。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将譯作與清代人的繪圖相結合,體現了原書的東方韻味,成為一大亮點。

《聊齋志異》的清人繪圖,除了我們習知的詳注圖詠本之外,乾嘉時人改琦有聊齋故事畫冊一本(今藏台北故宮博物院),光緒時有佚名《聊齋全圖》90冊。兩書皆為工筆彩繪精寫本,可惜流通不廣,且後者散佚不全,誠有滄海遺珠之歎。法文譯作兼配圖者,例如吳益泰先生編譯的《中國小說》中所附《馬介甫》《黃英》插圖二幅(韋加出版社1933年版),數量既少,亦不多見。

相形之下,外研社此版《聊齋志異》在選圖與配圖方面,有着長足進步。概言之,不僅圖片數量可觀,也能夠讓世人窺見中國清代故事人物畫的成就,厥功大焉。21世紀,在所謂的快餐文化、讀圖時代的氛圍中,短篇、美文、美圖三位一體的《聊齋志異》,當會深受各國人民喜愛。清采蘅子曾贊《聊齋》為“必傳之書”(《蟲鳴漫錄》卷二),所言誠是。

《聊齋志異》初名《鬼狐傳》,後增益他條,定為今名。諺曰:畫犬馬難,畫鬼魅易。而《聊齋志異》慣常将鬼狐賦以人形與人情,比寫人添出一段奇幻色彩,也因此反而難以描摹,一不小心就會弄巧成拙。妙就妙在,作者蒲松齡以傳奇法志怪,刻畫形象惟妙惟肖,并借此表達自己的人生追求。尤其是書中虛構的各色女性形象,其高于生活的藝術真實,甚至會讓讀者産生甯願信其有的癡迷。法國文藝理論家丹納在《藝術哲學》中認為,藝術品各部分之間存在相互依賴的關系,絕對正确的模仿并非藝術的目的。蒲松齡正是在合情合理地處理人與非人形象關系的基礎上,駕馭想象之車奔向了輝煌的藝術天堂。

長期以來,前輩、時賢對《聊齋志異》中的人物形象,業已做了大量的品評工作,相關研究論著可以汗牛。這裡,筆者嘗試采用論稗組詩的形式以點帶面,希望能夠紹續傳統,以豐富當下的文藝評論體系。

引子

寄托為書不為名,山東蒲老自多情。謝渠一管神來筆,渡越三生證夙盟。

其一

誓守可憐仙眼開,奈何橋畔幾徘徊。至情感得閻羅許,漏盡推棺續舊來。(魯公女)

其二

雙鳴青鳥白楊頭,百日相須已入秋。一滴真情融腠理,喚醒阿瑣路遐悠。(連瑣)

其三

南村老屋木方床,李女蓮卿各夢長。引得桑郎舒膽笑,鬼神恩怨涕淋浪。(蓮香)

其四

平居課讀怨禽啼,此際行媒奮翅飛。誠望離魂結同好,祛癡斫指視如歸。(孫子楚)

其五

寤寐荷塘無限情,陶然聽取采蓮聲。良緣化就冰縠好,應謝靈狐福報成。(宗相若)

其六

試前期摘蟾宮蕊,試後難簪瓊宴花。等是年年退飛去,何如酬志向墳家。(司文郎)

其七

雪作肌膚玉作容,傳家詩禮墨華濃。郎君未悟羞相見,玉府焚馀期再逢。(顔如玉)

其八

不通文墨換心脾,禍福從來未易知。酒醉貪看雙美舞,可能新首認前時?(陸判)

其九

被占榴園未肯降,深山來訪義田郎。平生拒受虛黃白,拚卻頭顱姓字香。(田七郎)

馀文

元知孤鬼鏡緣空,筆冢續吹情冢風。一種傷心求解處,付他孤憤舊編中。

《聊齋志異》一書,以婚戀題材為主。與女子的冶容、男子的家世相比,作者蒲松齡更看重難得的鐘情:一往情深,便可以不避幽冥阻隔、消泯物我之别。在他看來,人格魅力超越于外表之上,兩者不可得兼,甯舍後者。本此,作者創作了《喬女》《畫皮》等篇。

喬女有着獨立人格,高尚其志,難忘曾知遇于孟生;撫育孤兒,不但為後世之無鹽。《畫皮》中的王生,惑于被俏麗皮囊包裹的鬼魅,因無定力,雖生必死,所以“王生”之為言“妄生”也。其妻陳氏,一靈忠誠,為救丈夫而忍辱吞痰。說來奇特,痰唾嘔出時竟化作一顆躍動之心。其實易解,此心滿載她深愛丈夫的一腔真情。陳、陣同音通假,所以“陳氏”之為言“真實”也。同理,《蓮香》中的蓮和憐諧音,李和履雙聲,同歸于桑郎,結而為“連理”。蒲松齡之用心深微,于此可見一斑。

蒲松齡早年科場得志,而後踣不複振,遂對科舉的情感比較糾結:既不甘心長期蟄伏,又洞曉科舉内幕、深惡其弊。《葉生》《賈奉雉》堪稱這類題材的力作。同時,他對讀書有着深入體會,時有怅觸,不免拈毫為後生說法。《司文郎》《書癡》《陸判》等是其例。讀書貴在神凝心受,克己而不尤人,聽、讀尚在其次。否則,即便像郎玉柱一般日日呫哔,腹中空有五車書,也往往于事無補。此外,本無慧心之人,借他力而能文,倘若不自檢束,則亦不能長保無虞。清代文網嚴酷,讀書人不得不有所忌憚,《聊齋志異》隻能“寄托如此,亦足悲矣”。

長期的村居與遊幕生涯,使得蒲松齡熟稔當時中下層人民的生存境遇,貼近他們的思想感情,從而樂于通過作品反映他們的心靈訴求。例如,田七郎在自刎後猶能手刃仇雠,這雖是作品的一個鹘突之處,整個故事卻真實地揭示出鄉紳倚勢欺人、百姓有怨難伸的殘酷現實,因此具有較為深刻的社會批判意義。

《聊齋志異》所反映的社會生活面頗為廣泛,不隻上述幾個方面。蒲松齡自念前世瞿昙,而雅愛搜神,日久遂以成編。他用敏銳的觀察力、細緻而溫情的筆觸,留下了近五百個奇幻多姿的故事,至今深受人們喜愛。

(作者系洛陽師範學院文學院講師)

來源: 光明網-文藝評論頻道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