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潘駿
近兩年,中式點心市場突然爆發。
2019年5月在長沙開出第一家店的虎頭局渣打餅行,僅三年的時間,完成了5000萬融資,使得“點心”不再隻是年輕人的市場,成為全民熱捧的對象;2020年8月起于長沙的墨茉點心局,累計融資數億……
而在杭州,市面上的中式點心品牌從大唐餅業,到鮑師傅,再到六賢記、南宋胡記、泸溪河等等,似乎一夜之間,也如雨後春筍般冒出。
但真的沒想到,這波“新中式烘焙”風口能涼得這麼快。
前兩天,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騎着電動車剛路過中山北路,發現前不久還開門着的“鐘酥局”,已經有小三輪車在搬運廢棄材料了。 記者随即拍照發朋友圈并配了紅樓夢裡的一段來描寫了這個場景“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
2021年9月開業
無獨有偶,也有熱心吃貨群衆在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的朋友圈報料今年1月剛在湖濱開業的“淡唐點心局”也關了。
記者觀察發現不同于傳統中式點心,這波新中式烘焙店将中式糕點的食材與部分西式烘焙方式進行融合,提倡“小型化”,點心小到一口一個的程度,零食化程度更高。口味則一改重油重甜,主打健康、低脂、低糖,主打國潮風的店面設計,用五光十色的霓虹燈裝點店面,突出漢字、國潮的産品包裝。迎合着當下消費市場年輕人的需求。
“你告訴我這裡面哪些跟‘中式’有關系,中國人以前吃這個嗎?”一位業内人士告訴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說,“無非就是看幾個品牌做火了,全盤照搬别人的,整的大家全都一樣。根本就沒有嘗試從中國傳統烘焙中尋找産品的創新靈感。”
他透露,一些供應鍊和産品研發機構也在為同質化推波助瀾,一味地向餐飲人推銷大同小異的産品方案,而急功近利的品牌方,也沒有花足夠的功夫想清楚,到底該怎麼選品。
最後就成了,肉松、芝士、麻薯、鹹蛋黃等人氣原料排列組合,去哪家吃都覺得似曾相識。
吃貨群群友“晚秋”說,盡管相比于傳統蛋糕店、面包房,這種網紅中式點心店的人均消費稍高,但新店開業時活動力度不小,因此可以吸引到不少客流。不過,價格戰不可持久,因此要維持熱度并不容易。
中式烘焙品類爆火全國的三大品牌—泸溪河、墨茉點心局和虎頭局中,除了泸溪河在去年6月于杭州中大銀泰城開出首店後,随後陸續在杭州湖濱銀泰in77、杭州大悅城、杭州七堡花園城開出門店,其餘墨茉點心局、虎頭局在杭均暫未有開業門店。不過,墨茉點心局已經在湖濱銀泰in77裝修了。未來發展情況會怎樣,讓我們拭目以待。
杭州購物中心中的中式烘焙品類賽道中,主要還是汪保來、鮑師傅、六賢記等品牌在同場pk。
此外,杭州本土烘焙品牌還有南宋胡記、知味觀等品牌,因其本土特征,在杭州市場具有優勢,但品類上往往重複率較高,造成不可替代性不高的問題,同時,其布局戰略也并不局限在購物中心内,往往選址于老城區的街邊底商、旅遊風景區内等;而外來品牌鮑師傅、滬溪河因其網紅特性,在杭州購物中心内也取得了不小成績。
随着資本持續加碼,未來新中式烘焙賽道勢必越來越“卷”,而對于杭州而言,這或将是本土品牌和外來品牌的一場“世紀大對決”。
曾有人說,新中式烘焙走的就是新式茶飲的路,一樣的資本下場,一樣的網紅營銷,一樣的“卷”……
有人請明星代言,有人造虛拟偶像,有人做盲盒,有人打價格戰,各品牌使出渾身解數,瘋狂搶占市場份額,但消費時代之下,浪潮來的快去的快,如何從“爆火”走向“長虹”,也許需要從“放棄麻薯”開始……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