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人的欲望會在心中瘋狂生長

人的欲望會在心中瘋狂生長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8-20 01:16:45

#我在頭條搞創作第二期#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另一層理解卻是:欲望有多大,痛苦就有多大。

這個時代的心碎和欲望有很大的關系,心碎的時候,人更敏感,更複雜,也更容易打開自己。在這個時候,有兩種可能,一種沉淪其中痛不欲生;一種便是及時修正,調整方向。

1976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索爾貝婁,正兒八經高材生,1937年美國西北大學的社會學和人類學學士學位。曾獲得普利策獎、美國國家藝術勳章、三次斬獲美國國家圖書獎。

人的欲望會在心中瘋狂生長(欲望越大人越心碎)1

大文豪索爾貝婁

這個大文學家是一名猶太人,出生在加拿大,9歲前往美國。這位大文學家的婚姻生活尤其精彩,一生竟有4段婚姻,最後一段婚姻愛上了比自己小45歲的女性,那個時候也已經是71歲的高齡,果真老外在婚姻觀和戀愛觀上還是很自由開放的。

在諾貝爾授獎詞上,這麼形容索爾貝婁的文學作品:融合了對人的理解和對當代文化的精妙分析。

索爾貝婁在獲獎詞中這樣描述:

文學的價值在于這些斷斷續續出現的“真實印象"。小說在物質、行為、現象組成的世界和另一個世界之間來回穿梭,後者産生“真實印象”,感動我們并讓我們相信,盡管面對着惡,我們緊緊攀附的善卻并非幻覺。

年複一年創作小說的人,無一不意識到善的存在。

小說難比史詩,亦仰望詩劇的豐碑。但那是我們的最佳選擇。它是當代的一舍棚屋,一個遮風擋雨的精神庇護所。一部小說在少量真實印象和構成我們稱之為生活主體部分的衆多虛假印象之間謀求平衡。

它告訴我們,每一個人都有各種不同的存在;單一的存在本身也部分是幻覺:而多重的存在表述着某些東西,偏重于某些東西,又将某些東西付諸實現,提供企及意義、和諧甚至正義的希望。

康拉德說得有理,藝術試圖在這個宇宙的物質和生活現實中,找到基本的、恒久的、本質的東西。

回到正題,索爾·貝婁作品中,知識分子主題三部曲:尋求、逃離與同化。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逃離次數最多的當屬《更多的人死于心碎》的主人公本諾教授,當他所尋找的愛和體貼的世界每次都證明是一個欲望和金錢的圈套時,他都不得不逃到他所鐘愛的植物王國裡,直至最後逃到冰天雪地的北極,試圖用他的植物研究來醫治愛情和婚姻的重重創傷。

人的欲望會在心中瘋狂生長(欲望越大人越心碎)2

著名植物學家貝恩·克拉德事業上成就斐然,生活上卻不盡人意。他是個理想主義者,向往一種純潔浪漫的愛情,一個共享天倫之樂的傳統家庭。在第一次婚姻失敗以後,貝恩吃盡了追求女人的苦頭。他獨身十五年,而後與一位比自己年輕二十歲的妙齡女郎結婚。可這位名醫家的獨生女并非自己的理想妻子,貝恩内心深處仍有那麼一種無以排遣的孤獨感。他原想根據自己的理想設計生活、設計自己,結果卻被生活所設計。他不得不在夜深人靜時在禱告中向上帝哭訴:天哪,哀傷更緻命啊!

人的欲望會在心中瘋狂生長(欲望越大人越心碎)3

這是一個人與欲望時代保持距離,反而過得充實的美妙故事。

我追随我的舅舅,不僅因為他是植物學天才,還因為他有一種不合時宜的怪。他沉浸在科研世界裡,無心攀權附貴。

他更渴望幸福,卻在情愛的追逐、算計和騙局中吃盡苦頭。

他不甘忍受,更不會沉淪,而是感歎:更多的人死于心碎。

幹脆逃去北極地帶,和植物待一會兒吧!

這部文學作品似乎還有索爾貝婁自己的生活縮影,沉浸于文學世界裡,對愛情卻又渴望。在一段又一段的婚姻生活中,有長達10多年的,也有短則1年多的婚姻。

在這個物欲橫流的時代,怎麼才能尋回到一份快樂呢?讀過《更多的人死于心碎》,便能找到一處精神庇護所。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