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時期經濟發達,疆域遼闊,文化發展,著名的詩人,文豪更是層出不窮,比如李白、杜甫、杜牧、韓愈等等。若說詩人寫不出來詩在那個時候可謂是怪談,你别說就真有這麼一個人,“寫不出來詩”,其作品産量更是微乎其微,都被調侃成最笨詩人,然而他的作品卻是字字經典,這一切的笨都緣于他的嚴謹,他就是賈島,也許你都從未聽說過他,我為你介紹一下吧。
賈島,被稱為“詩奴”,不同于詩仙李白、詩聖杜甫、詩鬼李賀、詩魔白居易等等,因為他對于作詩态度非常得嚴謹,又是一位苦吟詩人,所以他最大的特點就是喜歡“摳字眼”,經常覺得詩句中的某個字運用不得當,便會思前想後。因此,他也被稱作是唐詩中的“精神奴隸”。
他的詩《題李凝幽居》 ,其中僅僅是裡面的一個動詞的取舍就讓他搖擺不定的糾結了兩年。“閑居少鄰并,草徑入荒園。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過橋分野色,移石動雲根。暫去還來此,幽期不負言。”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這一句當中的這個“敲”字,賈島在創作的時候一直拿捏不準。
當時他一直在糾結究竟是僧敲月下門,還是僧推月下門,賈島是一個完美主義追求者,就這一個字弄得他是寝食難安,整日坐也不是,站也不是。這件事的解決還是在韓愈的介入下才落下帷幕,賈島乘車外出時也在思考這件事,恰好賈島乘坐的這輛馬車和韓愈的馬車碰到了一起。兩個人下車後一陣寒暄,彼此欣賞。韓愈見加到仿佛有心事,便問他為何愁眉不展。
賈島把“推”、“敲”二字的糾結如實相告。韓愈聽後思索一會後,提議使用“敲”字 ,而在賈島好不容易寫出了這首《題李凝幽居》後,感慨異常,又寫了一首《題詩後》: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知音如不賞,歸卧故山秋。而其中的這句“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原本隻是無心之作,沒想到被後世流傳了數千年。因為,這句詩常常用來比喻,那些上京趕考的學子,一身的艱辛與不易,道盡了這十年寒窗苦讀的孤寂與落寞,受到了許多人的喜愛。
三年寫出兩首詩也是着實不易,但是這也側面證明了作為一個詩人的嚴謹,和對文學的追求。你還知道哪些詩人趣事嗎,歡迎分享。
聲明:圖片來源于網絡,侵權聯系删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