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各部位衰老時刻表?【本篇是:彭博士講《黃帝内經》系列-精華篇-之二百四十二(更多精彩内容持續更新中……)】,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身體各部位衰老時刻表?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本篇是:彭博士講《黃帝内經》系列-精華篇-之二百四十二。(更多精彩内容持續更新中……)】
“帝曰∶調此二者奈何?岐伯曰∶能知七損八益,則二者可調,不知用此,則早衰之節也。年四十而陰氣自半也,起居衰矣。年五十,體重,耳目不聰明矣。年六十,陰痿,氣大衰,九竅不利,下虛上實,涕泣俱出矣。”——《黃帝內經•陰陽應象大論篇》
(接前文)關于七損八益,第五個理解是《素問識》裡邊所講的,《素問識》說“《天真論》雲”《天真論》雲指的就是《上古天真論》,“《天真論》雲:女子五七陽明脈衰,六七三陽脈衰于上,七七任脈衰,此女子有三損也。丈夫五八,腎氣衰,六八陽氣衰于上,七八肝氣衰,八八腎氣衰,齒落,此丈夫有四損也,三四合為七損益。女子七歲,腎氣盛,二七天癸至,三七腎氣平均,四七筋骨堅,此女子有四益也。丈夫八歲,腎氣實,二八腎氣盛,三八腎氣平均,四八筋骨隆盛,此丈夫有四益也,四四合為八益。”(今日 頭條@中醫彭鑫博士)他這就做了一個統計,我覺得這個注家也非常地細心,這也就是說我們看到一個問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思維方法,這個思路也非常的清晰,他認為三加上四等于七,女子有三種損,就是一個是五七三十五歲,陽明脈衰,六七四十二歲的時候,三陽脈衰于上,七七四十九歲的時候任脈衰,女子有三個時間節點身體是有損傷的,就是有衰損的。
丈夫有四個時間節點,身體是有損傷的,是有衰損的,比如說五八四十歲的時候腎氣衰,六八四十八歲的時候陽氣衰于上,七八五十六歲的時候肝氣衰,八八六十四的時候腎氣衰,牙齒落,這就是男子有四個時間節點,三加上四正好是七,那正好是七個損傷的時間節點。還有是八個益,八個益分别是女子有四個,男子有四個,女子七歲的時候腎氣盛,這是一個。第二個是二七天癸至,三七腎氣平均,四七筋骨堅,這都是身體有補益增益的這個特點。那麼丈夫八歲腎氣實,二八腎氣盛,三八二十四歲腎氣平均,四八三十二歲筋骨隆盛,這是丈夫,也就是男性有四個時間節點,就四個時期是身體特别的強壯的,這都是補益增益的意思。四和四加在一起等于八,所以說叫做八益,這個是根據男女的生長發育過程,凡成長的階段,一七、二七、三七、四七,丈夫一八、二八、三八、四八成長階段都是為增益的意思。
衰老的階段就是損,女子從五七,三十五歲開始算,五七、六七、七七,男子是五八、六八、七八、八八。這個衰老的階段來解釋這個損的意思,損就是衰損的意思,就是衰老的意思,這也是一種非常特别的非常特殊的理解,這是古人對于七損八益的認知理解。
我們再來看就是很有意思的一點是解放後在湖南長沙馬王堆出土的竹簡,就是馬王堆竹簡,這個馬王堆竹簡裡邊解解讀了很多很多具體的古代的人都沒弄明白的問題,我們都知道我們現在的版本《素問》是唐代的時候王冰傳下來,馬王堆的竹簡是什麼時代的?是漢代,這就很好玩了,其實就是漢代的這個竹簡,漢代的竹簡裡邊的很多内容正好就是講到這個七損八益了。
馬王堆出土的漢代的竹簡有一個篇章叫做《養生方·天下至道談》裡邊記載“氣有八益,又是七損,不能用八益、去七損,則行年四十而陰氣自半也,五十而起居衰,六十而耳目不聰明,七十下枯上脫,陰氣不用,唾泣流出。令之複壯有道,去七損以抵其病,用八益以補其氣,是故老者複壯,壯不衰。”這裡邊講的這個七損八益,它是一個專業的養生之道。
在《漢書藝文志》裡也有記載,《養生方·天下至道談》也是漢代的注解,所以說二者是相應的,因此從這個角度來看,這也是一種說法。(今日頭條@中醫彭鑫博士)但是從我個人的眼光看來,也不見得就是漢代的竹簡一定能解釋出來這個七損八益的内容。
那在《黃帝内經》裡邊的這個七損八益,因為在前面我們讀到《上古天真論》的時候就知道,女子以七為數,男子以八為數,從我個人的眼光看來,這個七損八益講的就是陰陽消長之道,我理解的跟張景嶽的這種認知比較接近,其實就是陰陽消長之道,把陰陽消長給它調理平衡和諧了之後,身體的元氣就充足了,元氣充足了之後身體就好了,就能延緩衰老。(未完待續)
本篇是:彭博士講《黃帝内經》系列-精華篇-之二百四十二。(更多精彩内容持續更新中……)
免責聲明:本文為健康知識分享。文中所涉及的藥物、藥方、針灸以及其他各種治療和養生方法,請在專業醫師指導下應用,切勿自行應用。如因不當使用所産生的問題,概不負責。版權聲明:本文作者彭鑫,本文為原創文章,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引用。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保留相關法律權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