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怎樣參與碳交易

怎樣參與碳交易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24 04:20:31

随着“30·60目标”的提出,“碳交易”也随之成為市場輿論關注的熱門詞彙。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有關“碳交易”的話題

1997年,為加強國際合作延緩全球氣候變暖,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參加國制定《京都協議書》。

由于國家、地區之間經濟發展不平衡,産業結構也各不相同,由此帶來碳排放量存在一定不平衡,如農業為主的發展中國家碳排放額度富裕,工業國家則額度不夠。那麼如何解決這個問題,讓發展中國家也能享受到全球工業經濟發展的紅利?

怎樣參與碳交易(e堂課啥是碳交易)1

碳排放交易體系就此應運而生。碳交易允許将碳排放權當作商品進行市場買賣。政府将碳排放量達到一定規模的行業企業納入碳排放配置管理,在一定規則下,向其分配年度碳排放配額。如果企業的配額不夠用,就需要自掏腰包,去市場買;如果企業節能減排做得好,配額用不了,就可以去市場賣。

參與主體

  • 政府

市場監管者,它通過立法的形式明确碳市場的基本運行規則,如總量配額分配方法等。

  • 控排企業

行業内年度溫室氣體排放量達到2.6萬噸二氧化碳當量(綜合能源消費量約1萬噸标準煤)及以上的企業或者其他經濟組織。這裡不單單指那些工業制造、交通運輸等能源消耗企業,傳統的畜牧養殖業也同樣将面臨着巨大的減排壓力,因為畜牧業全球碳排放占比達到了15%,尤其是養牛業。

  • 減排企業

賣出多餘配額或生産CCER(即中國核證自願減排量,1單位CCER可抵消1噸二氧化碳當量的排放量)。要說光伏、風電、潮汐發電、生物質能供熱及發電等項目在不消耗化石能源的基礎上可開發出CCER,這個很好理解。

不過也有人會好奇,像垃圾焚燒發電廠到底算是什麼企業呢?

其實垃圾焚燒發電廠可避免垃圾填埋産生的溫室氣體排放,并替代化石燃料,從而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因此應該歸屬于減排企業

明白了碳交易市場的幾方主體後,那麼他們是如何運行的呢?

首先政府需要對耗能企業的曆史排放情況進行盤查,對轄區内企業的排放量有個整體的了解。不過要明确的是,目前并不是所有企業都在碳交易的範圍,政府設立碳排2.6萬噸以上的準入門檻,就是為了抓大放小,将重點大戶作為管理和激勵的對象,這樣可以較好地控制企業履約成本和政府監督成本。

怎樣參與碳交易(e堂課啥是碳交易)2

确定準入門檻和範圍後,政府就會給目标企業設定未來的一個排放配額,這個配額通常低于企業的曆史排放值。如果未來企業排放值高于配額,需要市場上購買配額或經核證減排量(CER),且經核證減排量也有限制,抵銷比例不得超過應清繳碳排放配額的5%。

碳交易市場

既然是交易,自然離不開市場。

全國碳交易市場的交易平台落在上海

怎樣參與碳交易(e堂課啥是碳交易)3

由于發電行業的碳排放強度遠高于其他行業,全國碳市場建設将以發電行業為突破口,率先開展全國範圍内的碳排放權交易,本次公布的納入配額管理的2267家重點排放單位名單實現了發電行業重點排放單位的全覆蓋。

電力和碳交易的關系

交易的規則便是生态環境部發布的《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辦法(試行)》,目前可以采取協議轉讓(線下交易)、單向競價(線上交易)或者其他符合規定的方式。

  • 協議轉讓

是指交易雙方通過協商達成一緻并通過交易系統完成交易的交易方式。

  • 單向競價

是指出讓方向交易系統提交賣出挂單申報,确定标的數量和保留價,在規定時間内由意向受讓方通過網絡進行自主競價并成交的交易方式。

  • 挂牌競價

是指交易參與人通過交易系統進行買賣申報,由交易系統對申報排序後進行揭示,并在交易系統規定的時間段内對買賣申報進行一次性單向配對的交易方式。

MRV(碳排放監測核算體系)

獲得碳排指标後,那麼排放企業需要根據生态環境部制定的溫室氣體排放核算與報告技術規範,編制溫室氣體排放報告,上報所在地的省級生态環境主管部門。

監管機制

排放企業對排放報告所涉數據的原始記錄和管理台賬的真實性負責,并定期公開接受社會監督,涉及國家秘密和商業秘密的除外。設區市級以上生态環境部門定期不定期進行監督核查。

怎樣參與碳交易(e堂課啥是碳交易)4

電力和碳交易的關系

從世界範圍來看,電力行業是碳排放和碳減排的重要領域,也是碳交易市場的主體之一。因此,電力行業參與碳交易對推動能源結構優化、推送用電企業節能減排、提質增效有着積極的作用。

對于即将到來的碳交易市場,電力企業正積極準備:

做好碳排放數據統計和核查等基礎性工作

國家發改委正在研究制定重點行業、企業溫室氣體排放報告格式和核算方法指南。下一步,電力、鋼鐵、水泥等六個行業将被強制要求提供碳排放數據。從電力企業自身來看,也要提前為應對強制減排做好準備,首先需要摸清家底,深入了解自身的碳排放情況。


研究企業碳減排潛力及減排成本

在企業碳排放統計和核查的基礎上,梳理出潛在的減排途徑,并對不同碳減排途徑的減排潛力、成本效益等進行詳細評估和測算,明确企業實施減排的重點或優先領域。


強化低碳技術研發和儲備

企業要想在未來碳市場中占有競争優勢,關鍵要依靠技術進步。對于發電企業,要進一步提高風電、光伏發電等低碳技術的研發和應用水平,研究二氧化碳捕集與封存技術(CCS)等。對于電網企業而言,要進一步加大對大規模可再生能源發電并網、儲能技術、電動汽車充電技術、智能電網和特高壓輸電等低碳技術及設備的研發投入。


提升企業碳交易方面協同管理能力

碳市場作為一個新興的市場,對電力企業經營管理可能産生較大影響。電力企業在制定發展戰略時要考慮碳排放約束,要研究碳市場環境下的發展策略和投資規劃,考慮碳價的影響及碳資産管理等問題,這就涉及企業内部不同部門間的協同配合,提升綜合管理能力。對于電網企業,碳交易還可能對電力交易的開展、發電計劃的制定、電網調度運行等方面産生影響,需要在企業經營管理方面進行适應和調整。

碳交易市場,有戲~

參考文獻

《第一财經》

《每日經濟新聞》

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官網

北極星環保網


供稿|金華永康公司 馬向

編輯|鄧通

校對|項丹 王列剛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