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麼一批90後,甚至是00後。他們讀書的時候,時常會盯着窗外幻想。
幻想着,有一隻貓頭鷹會送來一封信。
那是一封來自霍格沃茨的錄取通知書,收到的話,就可以去到英國國王十字車站的九又四分之三站台,乘坐着專列火車入學,然後成為一名巫師了。
可惜,霍格沃茨每一年的招生數量非常有限,畢竟具有魔法天賦的人并不多見。
絕大多數人直到長大成人,也沒有盼來貓頭鷹的降臨。那也隻能是留守麻瓜世界,通過電影來一睹魔法世界的奇妙瑰異。
而有幸能進入到霍格沃茨的,則成為了備受矚目的焦點。
最受關注的,當然是那個打敗神秘人的男孩,哈利·波特。
神秘人是誰?
噢,他的名字不能随便說出來。
這裡隻說一次,他叫伏……伏地魔。
1999年11月,就有人千方百計開始尋找哈利。
直到2000年9月29日,全體霍格沃茨新生來到車站的那一天,哈利·波特的真容才首次公開露面。
原來,他在現實裡叫丹尼爾·雷德克裡夫。
早在1999年的劇集《大衛·科波菲爾》中,就能看到他的身影。
有趣的是,大衛·科波菲爾正巧是一個著名魔術師的藝名,而哈利未來的院長麥格教授,現實中的瑪吉·史密斯,其實也參演了該劇,早早就知道了丹尼爾·雷德克裡夫。
在丹尼爾出現之前,麻瓜世界隻能通過小說,去想象哈利的樣子。
多得魔法世界的宣傳大使JK·羅琳,她創作出了《哈利·波特與魔法石》這部驚豔的兒童文學作品。
1997年6月26日,小說在英國出版,麻瓜們才發現有這麼個神奇的魔法世界存在。
制片人大衛·海曼在小說還未廣泛流傳之前,就有了要把哈利的故事搬上大銀幕的想法。
大衛·海曼曾在華納兄弟公司任職,所以他找來了華納的好友,看華納有沒有興趣買下版權。
華納立馬拍闆,不僅與羅琳達成了合作協議,還買斷了整個IP的影視版權。
這使得其他好萊塢制片廠連後悔的機會都沒有。
短短三年間,《哈利·波特與魔法石》就成為了風靡全球的暢銷書。
華納當然是毫不猶豫地開始推動電影項目。
在尋找小哈利的同時,另一個重中之重的任務也排上了日程。
那就是決定誰來當導演。
這個人将決定霍格沃茨将如何呈現到觀衆的眼前。
一開始,史蒂文·斯皮爾伯格是華納的頭号目标,不過這位大導演對魔法世界并不感興趣,婉拒了邀請。
另一位導演克裡斯·哥倫布則對哈利·波特的故事充滿熱情,他主動請纓,并免費寫了個劇本,希望能成為電影《哈利·波特與魔法石》的導演。
他曾執導現象級的《小鬼當家》系列,對于兒童向的片子十分擅長,這無疑是他最終打動華納的主要因素。
編劇方面,曾自編自導《一曲相思情未了》的史蒂夫·克洛夫斯在1999年與羅琳進行了會面。
也就是這第一次見面,兩人就确立了合作關系。
史蒂夫·克洛夫斯對原著小說的理解令羅琳折服,哪怕他不是一個一味迎合觀衆的人。
相較于天馬行空的奇觀異事,他更注重真實的情感表達。
在他過往的作品中,家庭是一個主要的元素。
這使得哈利在德思禮一家的境遇得到了凸顯。
由于哈利長時間住在壓抑的樓梯間,他幼小的心靈遭到了可怕的折磨。
他隻能通過一些奇異的想象,來對抗殘酷的現實。
這是整個《哈利·波特》系列非常核心的一點,魔法世界不僅僅是奇妙的體驗,更是一個被黑暗童年籠罩的男孩的救贖。
當貓頭鷹送來入學通知,海格闖進大門,哈利的幻想變成了現實。
噢,可以想象,這對于一個看不見光明的男孩來說,意味着什麼。
感覺應該就像是,一個失明的人突然看見了色彩斑斓的世界。
雖然多數人都無法真的去到霍格沃茨,成為巫師,但看着哈利去到魔法世界冒險,一些在現實中不如意的事,也逐漸變得雲淡風輕。
久而久之,魔法世界不光拯救了哈利,也拯救了千千萬萬的麻瓜。
史蒂夫·克洛夫斯對家庭戲的成功描寫,一定程度上促使了德思禮一家成為了《哈利·波特》粉絲一直讨論不休的問題。
有人覺得德思禮一家人其實并不壞,也有人認為他們就是單純的壞,是哈利童年悲劇的幫兇。
甚至還有一種現實化的解讀,認為魔法世界隻是哈利的臆想,貓頭鷹來的時候小哈利已經崩潰,弗農姨夫不得不把他送到醫院。
霍格沃茨的真身就是精神病院。在那裡,哈利才找到了一個屬于自己的世界,慢慢走出了陰影。
那麼整個故事就成了一次精神治療了。
奠定了《哈利·波特與魔法石》的情感基調之外,史蒂夫·克洛夫斯的加入還影響了配角的塑造。
第一次見羅琳的時候,他就直截了當地說,自己最喜歡的角色不是哈利。
羅琳原本以為他會說羅恩,誰知竟然是赫敏。
不過也符合羅琳的預期。
書名說是說叫“哈利·波特”,但整個故事絕不是哈利的個人故事。
沒有羅恩和赫敏等配角“搶戲”的話,無論是小說還是電影,恐怕就會是另外一番命運了。
尋找羅恩和赫敏的過程相當順利。
現實中的魯伯特·格林特和艾瑪·沃森分别很清楚自己就是羅恩、赫敏,華納輕松地在找到哈利前,就發現了他們。
幾位主要教授的尋找過程波瀾不驚。
羅琳親自找到了斯内普教授和鑰匙管理員海格。
他們在現實中分别是艾倫·瑞克曼和羅彼·考特拉尼。
奧斯卡影帝理查德·哈裡斯在孫女的威脅下,現出了他的另一個身份——霍格沃茨校長阿不思·鄧布利多。
“盧平”大衛·休裡斯差點在哈利一年級的時候應聘上了黑魔法防禦術的教授,但原著故事并非如此,所以他還是在第三部中出現。
最終這個具有詛咒性質的職位還是落到了正牌的“奇洛教授”——威尼斯最佳男配角伊恩·哈特的身上。
找到所有魔法世界的人員後,克裡斯·哥倫布率領全劇組開始了艱苦而有趣的拍攝。
他的任務是,将魔法世界,用電影的形式呈現在觀衆的眼前。
得益于之前拍兒童電影的經驗,雖然一衆小巫師們基本上都沒有拍戲的經驗,就算有也不多,但在克裡斯·哥倫布的調教下,都演出了巫師原有的味道。
再加上《諾丁山》、《英國病人》的藝術指導斯圖爾特·克雷格,為《星球大戰》、《奪寶奇兵》等經典打造配樂的殿堂級配樂大師約翰·威廉姆斯等其他幕後高手的助陣,《哈利·波特與魔法石》的制作可謂是畫龍點睛。
2001年11月4日,影片在英國正式首映。
11月16日,北美公映。
哈利·波特,從魔法世界一下子火到了麻瓜世界。
全球累計9.8億美元票房,既滿足原著粉絲,又滿足普通觀衆的品質,《哈利·波特與魔法石》制造出了前所未有的一波魔法浪潮。
得益于羅琳不懈餘力的創作,這股浪潮持續了整整十年,随着故事的推進,其熱度有增無減。
共8部小說,10部系列電影,“哈利·波特魔法宇宙”已經成為了相伴我們左右的神奇世界。
哈利·波特的故事完結了,但當《哈利·波特與魔法石》再一次回到大銀幕的時候,向往魔法世界的麻瓜們知道,哈利他們并沒有離開。
也許,以後哈利的事情會被翻拍成劇集,畢竟電影的篇幅有限,很多魔法世界和霍格沃茨的事物,麻瓜們都還未有幸看見。
隻是,《哈利·波特與魔法石》已經定格了魔法世界的模樣,某種程度上說,它已經是另一種現實了。
後來者如果要翻拍,大概就隻能依樣畫葫蘆。
否則,魔法世界就會失去原初的味道。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