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不同人眼中的諸葛亮

不同人眼中的諸葛亮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4-24 22:11:56

不同人眼中的諸葛亮(從隆中的大雪到五丈原的秋風)1

《三國演義》英雄遍野,人物衆多,抛開謀士不說,關羽走麥城前武将出場給人感覺是英雄對決,鐵血殺伐,其後卻像菜雞互啄,你進我退,前期遇見五虎将就被打跑的張郃後來都成了連諸葛亮都忌憚不已的無敵大将,二流武将丁奉熬成了東吳的股肱之臣,屢立大功,司馬懿送走了曹操,又送走了曹操兒子曹丕和孫子曹睿,終于從狼顧變成了鷹揚,看來熬過時間才是真正的赢家。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所有的英雄都可以成為笑談,隻有一個人不能,那就是最代入人感情的諸葛亮,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諸葛亮薨年五十四歲,比張飛死時還要年輕!

炎炎夏日,讀到秋風五丈原一節,“孔明強支病體,令左右扶上小車,出寨遍觀各營,自覺秋風吹面,徹骨生寒,乃長歎曰:再不能臨陣讨賊矣!悠悠蒼天,曷此其極!”,頓時暑意盡失,好像秋天真的來到身邊,鐵血三國,寫景不多,諸葛亮出山前隆中的山野大雪和五丈原的塞上秋風最令人意猶未盡!老羅為塑造諸葛亮傾注了最多心血,下面來談談我心中的諸葛武侯。

不同人眼中的諸葛亮(從隆中的大雪到五丈原的秋風)2

諸葛亮出場自帶霸氣BGM,有劉關張三位大佬和飄逸灑脫的颍川四名士在兩旁熱烈鼓掌,一篇《隆中對》酣暢淋漓,基本是帶着上帝視角安排了三國格局,如不是蜀漢集團一二号人物感情用事,一意孤行,不按套路出牌,以緻關羽毀敗,秭歸蹉跌,漢柞複興好像不是夢!

從隆中對到白帝托孤,劉備在諸葛亮的輔助下完成了從客居新野到繼承漢統,然這一時期的諸葛亮難稱光彩奪目,還隻是劉備倚重的一個謀士,新野,博望坡兩把大火,再怎麼看都是兩場無關緊要的戰鬥,掩蓋不了劉皇叔倉皇出逃的狼狽,倒是劉備剛能在江夏喘口氣,諸葛亮立即提出生死關頭的對策,聯孫抗曹,渾水摸魚,為赤壁之戰開了個好頭,随後親自到東吳遊說,舌戰群儒,風頭乍現。赤壁大戰是奠定三國局勢的大戰役,雖然老羅一再想展現諸葛亮的足智多謀,但怎樣寫都遮擋不住周瑜在赤壁的光芒,周瑜穩坐中軍大帳,率江東群英運籌帷幄,操控一切之時,諸葛亮好像個局外人,獨居于江邊小船,隻是能識破周瑜的各個計謀,但他們是同一陣營,有什麼意義呢?要說強于周瑜的地方,就是精通天文地理,奇門遁甲,提前三天斷定江面起霧,來場草船借箭,當然東吳不差這點箭,當周瑜萬事俱備之時,提前二十一天預測東南風起,一錘定音!後人用萬事俱備隻欠東風來贊頌孔明,用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來貶損周瑜,隻當做小說中的笑談吧。

不同人眼中的諸葛亮(從隆中的大雪到五丈原的秋風)3

後來劉備取荊州則是參與赤壁之戰的果實,實現了戰略家諸葛亮的意圖,順理成章的事,具體操作人員是枭雄劉備的爪牙關羽張飛趙雲,值得一提的是劉備在荊州期間又得到了和諸葛亮齊名的龐統,下步取西川的操作上龐統出謀劃策,張飛具體落實,龐統的謀略堪稱狠辣,可惜命薄,這時諸葛亮的能力還不足以制約關羽,阻止劉備,劉備走上巅峰的宕渠之戰,漢中之戰,諸葛亮參與感不強,還是五虎将的天下,直到白帝城托孤,劉備臨終一席話:君才十倍于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使諸葛亮真正作為蜀漢的代表走到了舞台中央,迎來了千古一相的高光時刻!

劉備與諸葛亮相互成就,劉備臨死的勉勵與信任也成了諸葛亮最後努力的方向,好在劉禅雖然孱弱,卻始終視諸葛亮為相父,丞相幹啥自有他的道理,皇帝樂得清閑,不管國事,給了諸葛亮充分的舞台空間,諸葛亮的長處在戰略謀劃,在治國理政,相比魏吳的朝政混亂,争權奪利,蜀漢一片平靜。

此時荊州已失,國力大損,想以一州之地抗衡中原,匡扶漢室,該如何做?不計前嫌,結好東吳;攻心為上,平定南方,諸葛亮走出的是兩步高棋,不愧為戰略大師,但六出祁山,穩紮穩打,卻真的不自量力,或如司馬懿所說,自持才智,逆天而行。

至于六出祁山的結果,勞民傷财,徒勞無功,老羅一次次把責任推向别人,紙上談兵的馬谡,聽信讒言的劉禅,突降大雨的天氣,甚至獨自支撐的勞累。說實話,我看書雖知道結果,還是一次次替丞相遺憾,希望他算無遺策,心想事成,拿下長安,但現實是,丞相确實缺少奇謀,總想穩紮穩打,依法進兵,第一次出岐山是最好的機會,士氣旺盛,一鼓作氣,為何直接拒絕猛将魏延的子午谷奇襲?最壞結果不就是損失五千兵士,順利的話卻可以一戰取潼關以西,後來司馬懿也評價子午谷奇襲是妙招,更不用說派馬谡守最要害之街亭,為何不是趙雲魏延馬岱關興等名将?

不同人眼中的諸葛亮(從隆中的大雪到五丈原的秋風)4

二出岐山時,蜀漢精銳盡出,丞相親自指揮十萬人馬攻不下魏國雜牌将軍郝邵領三千人拒守的小城陳倉,這就是蜀漢伐魏的轉折點,從此再無勝算,隻能靠木牛流馬,諸葛連弩裝點一下門面,一切盡落入司馬懿掌握之中,隻至星落秋風五丈原!

六出祁山也是《三國演義》最讓人揪心的章節,我心随丞相一起進兵,一起憂慮,一起遺憾,雖每次都達不到目的,我不埋怨丞相帶兵能力,根本原因還是蜀漢地小人少,國力窘迫,但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不出祁山,倒要天天等着魏國把戰火燒到蜀境,防守豈不同樣耗費國力和兵力?

諸葛亮已經是最好的丞相,治國有方,平戎有策,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家産隻有八百株桑樹,十五頃薄田,聰明與智慧的化身,勤奮與敬業的楷模,羽扇綸巾,流芳千古,為後世為官者樹立了光輝的典範!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