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定義“山”
——某網友
魔都上海又被“群嘲”了!竟然是因為兩座山。
事情是這樣的,最近,上海雙子山終于封頂了!這是兩座在浦東市區平地而建起的大山,最高48米,被譽為“全國最高的人工山”。
新聞出來後,網友們卻不買帳,全在陰陽怪氣!
某網友:不敢去,怕高原反應。
某網友:48米高山?你敢說,我竟然也敢信!
某網友:重新定義高山,啊不,重新定義“山”。
某網友:看到有人給其名字叫“小癟山”。
下面回複:大癟山和小癟山。
某網友:以為修了個大墳包,太醜了。
嗯?隻聽說過愚公移山,還沒聽說過平地造山的,何況還是在“寸土寸金”的大上海市區!
上海這是在搞什麼東西?
反向版愚公移山?在上海市區造出了兩座大山!
雙子山,顧名思義,是兩座山,一座48米,一座37米。就建在上海世博文化公園裡,也就是2010年上海世博會原址上。
兩座“高山”占地30萬平方米,預計花費21億。從2020年動工,花了兩年時間,才剛剛建好主體結構。
21億市區建山……嗯,上海,你在玩一種很新的東西!
開建之初,雙子山就打出了“全國最高人工山林”的口号!
并以上海本土的山體形态“九峰三泖”為原型,運用堆山理水的造景手法建造。
為了擁有屬于“自己家附近的山”,上海人究竟有多舍得花錢呢?
兩座山峰,延綿不絕,綠化面積達24萬平方米。從山腳到山頂,覆蓋着5000多棵樹木和植被。(大樹知道自己腳下的土地有多貴麼)
更絕的是,還在山上搞了一個人工瀑布!20餘米寬的水流,從48米高的山頂,飛流直下,落入地面湖區。
山的裡面,也是别有洞天:通過引入光線、聲音等自然元素,營造自然山洞、一線天等景觀,形成四季四景、山水相映的山林景觀。
從“山”的角度來看,這些是否也就是“灑灑水”啊?任意一個自然山峰也能做到。
但是!最意想不到的是,兩座山的内部都被掏空了!施工團隊用PEC結構形式,架起了整個山體。
掏空的大山内部用來做什麼呢?答案居然是:停車。
“空山”内部設計了1500個停車位,媽媽再也不愁你找不到車位啦!而且這樣,還不影響山峰的景觀有沒有?
看到這裡,很多朋友要問了:在寸土寸金的上海市區,造這樣兩座大山,真的值得嗎?
其實啊,這背後下的還是一盤大棋!對标紐約中央公園而建造的,總規模200萬㎡的上海世博文化公園。
這裡可就有太多值得一說的好東西了~
對标紐約中央公園,200萬㎡上海最大沿江公園!
上海人,又稱“精神紐約人”,侬曉得伐?這次總算要在現實層面實現了!
總規模約200萬㎡的上海世博文化公園,無論是從設計、功能,還是規劃,都徹底對标了紐約中央公園了。
公園西、北兩面與黃浦江相連,對岸是徐彙濱江綠地,公園内部,通過東西世博軸、南北山水軸,串聯成一個整體。
從規模上來看,已經很吓人了是不是?公園内部的“硬貨”也有很多!
公園裡大緻被分為世博花園、申園、雙子山、上海溫室花園、世界花藝園、上海大歌劇院、國際馬術中心等7大主題園區。
光公園的綠地面積就高達110萬㎡,并規劃種植了3萬多棵樹木,整個一個大型植物園。
世博花園,本來是2010年上海世博會歐洲片區。現在還保留了4個原場館——法國館、意大利館、盧森堡館、俄羅斯館。
以防大家已經忘了上海世博會的古早記憶,讓我們來複習一下~
法國館,運用白色新型混凝土材料“編織”成網狀。現在,它更像一隻白色紙船,漂浮在碧綠的湖面。
晚上又是另一番景象了!絢麗的燈光,一秒回到“魔都”夜景,站在館頂的屋頂花園,就能将浦江美景盡收眼底了~
意大利館,以上海的傳統遊戲“遊戲棒”為設計靈感。20個不規則、可自由組裝的功能模塊,代表意大利20個大區。
在展館細節上,設計了庭院、小徑、廣場等意大利城市的常見元素。
盧森堡館,建築外觀像一座壁壘,包裹着中世紀的塔樓,真正做到“小而美”。
俄羅斯館由12個塔樓和“懸于空中”的立方體組成,頂部镂空圖案充滿俄羅斯風情,和周圍樹木搭配,隻能用一個詞形容:jio美~
白金色塔樓夜晚會變成黑、紅、金色三色交相輝映,象征着俄羅斯傳統文化。
這幾個場館,都将打造成為新的文化教育、展覽空間。其實,這些建築本身就是藝術吧!
走到世博文化公園的“中心”位置,你會看到上海溫室花園。這座建築,是由原來的上鋼三廠老廠房,華麗變身而來~
原廠房内的鋼筋鐵柱、鋼架立面、玻璃幕牆等,都直接沿用,不僅節省了人力物力成本,還減少了建築垃圾的産生。
溫室花園内部,種植着大量熱帶植物,配合沙漠等景觀,有種夢幻版的感覺。
說到花園,世博文化公園内,除了西式花園,還有中式庭院。
申園,就是根據中國傳統園林的空間營造,打造出精緻江南園林的韻味。
對了,申園和上文提到的雙子山,是隔湖相望的哦!
除了自然景觀,在娛樂方面,園内還有中國首座國際一級标準永久性馬術賽館。以“山谷”的形式打造,與周邊很多交通樞紐都是聯通的!
而上海大歌劇院,設計圖剛出來,就火了!
整個建築外觀,如同一把緩緩展開的中式折扇,白色階梯螺旋狀上升,延伸到空中。頂面廣場,更是一年365天全天候開放。
就這個豪華配置,造兩座山又怎麼了!就是玩~
鄉村需要建設,城市需要綠意
根據最新消息,雙子山計劃今年開始鋪綠植和景觀造型,明年就正式對外開放!
不得不說,一邊是“魔都”上海如火如荼地“造山”、“種樹”,想要把綠意和自然引進城市。
另一邊,中國的鄉村振興,卻在大搞建設,請來設計師、藝術家建造藝術人文裝置。
鄉村需要建設,城市需要綠意。大家都有美好的明天?
不知道你怎麼看待上海市區的造山行為呢?
圖片素材:
ShanghaiWOW
東方網
部分圖片素材來源于網絡
-END-,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