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第一次世界大戰參戰國有幾個

第一次世界大戰參戰國有幾個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25 15:01:57

第一次世界大戰(英語:World War I、First World War或Great War,簡稱WWI或WW1),簡稱“一戰”,是在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資本主義國家向其終極階段,即帝國主義過渡時産生的廣泛的不可調和矛盾、亞洲,非洲,拉丁美洲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基本上被列強瓜分完畢,新舊殖民主義矛盾激化、各帝國主義經濟發展不平衡,秩序劃分不對等的背景下,為重新瓜分世界和争奪全球霸權而爆發的一場世界級帝國主義戰争。

戰争過程主要是同盟國和協約國之間的戰鬥。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奧斯曼帝國、保加利亞王國屬同盟國陣營,大英帝國、法蘭西第三共和國、俄羅斯帝國、意大利王國和美利堅合衆國則屬協約國陣營。這場戰争是歐洲曆史上破壞性最強的戰争之一。大約有6500萬人參戰,1000多萬人喪生,2000萬人受傷。戰争造成了嚴重的經濟損失。

第一次世界大戰給人類帶來了深重災難,但在客觀上促進了科學技術的發展。在一戰中,各種新式武器如飛機、毒氣、坦克、遠程大炮相繼投入戰争,是武器發展史的重要階段。

戰争背景

三對矛盾

道格拉斯·黑格将軍

德皇威廉二世

德皇威廉二世是一位狂熱的軍國主義者,威廉二世在薩拉熱窩事件之後鼓動奧匈帝國采取侵略政策。威廉隻是名義上掌管德國軍隊,真正握有實權的卻是他手下的将軍們。1918年,一戰接近尾聲時,他被迫退位。

第一次世界大戰參戰國有幾個(第一次世界大戰)1

德皇威廉二世

赫爾穆特·毛奇

赫爾穆特·約翰内斯·路德維希·馮·毛奇,俗稱小毛奇。 德意志帝國陸軍大将,因為他偉大叔叔的老毛奇的名字和他是德皇威廉二世的侍從武官出身,性格軟弱的他超越許多比他更能幹的人出任德軍總參謀長,主持一戰初期的施裡芬計劃,計劃失敗後被解除職務,默默無聞的死去。

第一次世界大戰參戰國有幾個(第一次世界大戰)2

赫爾穆特·毛奇

埃裡希·馮·法金漢

法金漢于1896年至1903年在中國服役,參與了八國聯軍入侵中國的戰争。1913年,他出任普魯士戰争部長(相當于德國國防部長)。他一開始并不主張德國卷入全面戰争,但是很快他改變了立場,敦促德皇威廉二世向英國、法國宣戰,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發動者之一。

第一次世界大戰參戰國有幾個(第一次世界大戰)3

埃裡希·馮·法金漢

亨利·菲利浦·貝當

法國元帥、維希法國首腦。一生頗為坎坷。民族英雄和叛徒集于一身。1878年畢業于聖西爾軍校。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因領導1916年凡爾登保衛戰而出名,成為當時的英雄。在法軍索姆河慘敗後,他在最黑暗的時候重振了法軍的士氣。二戰法國戰敗後,出任維希政府總理,1940年6月22日與德國簽訂《貢比涅森林停戰協定》。1940年7月~1944年8月任維希政府元首,成為希特勒德國的傀儡。1945年4月被捕,同年8月因叛國罪被最高法院判處死刑,後改判終身監禁。

第一次世界大戰參戰國有幾個(第一次世界大戰)4

亨利·菲利浦·貝當

約瑟夫·霞飛

約瑟夫·雅克·塞澤爾·霞飛,法國元帥和軍事家。第一次世界大戰初期的法軍總指揮。性格穩重,木讷寡言,雖略顯遲鈍,卻極其堅韌,人稱“遲鈍将軍”。

第一次世界大戰參戰國有幾個(第一次世界大戰)5

約瑟夫·霞飛

費迪南·福煦

法國元帥,第一次世界大戰最後幾個月協約國軍總司令,公認是協約國獲勝的最主要的領導人。一戰爆發後參加了多場戰鬥。在取得一系列勝利後被任命為北部集團軍司令,并一直任職到羅伯特·内維爾接替約瑟夫·霞飛出任法軍總司令,之後被調往法軍總部。1918年被任命為協約國最高司令。1918年代表法國在貢比涅森林簽訂對德停戰協定,後又在巴黎和會上發揮重要作用。生平有不少著作,曾提出勝利在于意志的觀點,後來認識到軍隊新裝備和機械化程度具有決定性作用,強調殲滅思想和集中優勢兵力原則。著有《戰争原理》、《戰争指南》等。

第一次世界大戰參戰國有幾個(第一次世界大戰)6

費迪南·福煦

喬治·克列孟梭

喬治·克列孟梭(1841年9月28日 - 1929年11月24日),法國政治家、新聞記者、第三共和國總理,法國近代史上少數幾個最負盛名的政治家之一,他的政治生涯延續了半個多世紀,與法國多次重大政治事件緊密相連。為第一次世界大戰協約國的勝利和凡爾賽和約的簽訂作出重要貢獻,被當時歐洲人稱為“勝利之父”。.

第一次世界大戰參戰國有幾個(第一次世界大戰)7

喬治·克列孟梭

英王喬治五世

在為期4年的戰争期間,喬治五世全力以赴地支持戰争勝利。他視察陸軍和海軍部隊、醫院、工廠和船塢。他向國庫作捐獻,在一名議員的建議下,戒了酒并遵守配給規定。他在法國視察部隊時從馬背上摔下,骨盆嚴重摔傷。他還把兩個王子送到軍中服役。

第一次世界大戰參戰國有幾個(第一次世界大戰)8

沙皇尼古拉二世

俄羅斯末代皇帝,在位時間1894年~1917年。他對内鎮壓,對外擴張。卻一事無成。1905年中國(清)東北的旅順被日本攻克之後,首都發生流血星期日事件,引發了1905年革命。由于斯托雷平改革而暫時度過難關,但是又陷入更複雜的巴爾幹問題。俄國軍隊在一戰前線損兵折将的消息徹底摧毀了皇帝“小父親”的形象。這個形象在俄國百姓的心目中保持了幾百年。俄國先後爆發了波瀾壯闊的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前者推翻了皇帝專制的統治,後者則最終結束了他的性命。

第一次世界大戰參戰國有幾個(第一次世界大戰)9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