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4月4日電 題:梨花風起正清明
新華社記者于文靜
“滿眼遊絲兼落絮,紅杏開時,一霎清明雨。”4月5日即将迎來清明節氣。
清明節氣是春季的第五個節氣。“梨花風起正清明”,此時節,草木發華,多種果樹進入花期,各地的多種農作物也将要播種。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
一份懷想 一份牽念
梨花飛、燕子來。這時既是播種、中耕或采茶、植樹的時候,也是開展踏青、插柳、蕩秋千等親近自然活動的時節。
中國農業博物館二十四節氣研究中心副研究館員王曉鳴表示,清明分為三候:一候桐始華;二候田鼠化為鴽;三候虹始見。意思是說,這個時節先是桐花開放,接着喜陰的田鼠不見了,全回到了地下的洞中,最後是雨後的天空可以見到彩虹了。
在二十四節氣中,清明既是自然的節氣點,又是古老的傳統節日,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内涵。
3月31日,在安徽省巢湖市一茶園,茶農在采摘明前茶(無人機照片)。新華社發(馬豐成攝)
一年一清明,一歲一追思。清明節祭祖掃墓,是中華民族禮敬祖先、慎終追遠的文化傳統,已成為中國人最重要的祭祀節日。2006年,清明節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如今,“弘揚優秀傳統,文明、綠色緬懷”的理念已深入人心。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在這個傳統節日,人們緻敬英雄、緬懷英烈,追念先輩、感悟精神,也親近自然、迎接新生。
4月2日,在重慶市南岸區王樸故居,講解員為重慶市廣益中學的學生代表講解王樸烈士事迹。新華社記者黃偉攝
清明假期,各地人們出行增加。疾控部門專家提醒,在近期新冠肺炎疫情點多面廣頻發的情況下,公衆要持續增強防護意識,減少人員聚集,做好個人防護。
不誤農時 播種希望
“清明前後,種瓜點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是種植莊稼的好時節,對于農民來說是一個重要的日子。
當前,春管春播正由南向北大面積展開。在華北、江南、華南,農民已開始繁忙的田間勞作;即使在東北、西北,此時也是農資銷售和農機整修等農時旺季。
在江蘇省靖江市,小麥即将進入抽穗揚花期。當地近年來加快發展優質專用型小麥産業。在近期關鍵農時,植保人員深入麥田調查病蟲害發生情況,做好測報,為穗期精準指導農戶用藥做好準備。
在河南省正陽縣,近日“正陽牛”植保隊組織300多個植保小分隊給小麥開展了一輪田間管理,通過植保機械的研發推廣及農事服務,承擔起全縣約50萬畝土地的田間管理工作,減輕了外出打工農戶的後顧之憂。
圖為浙江省仙居縣朱溪鎮楊豐山村。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在浙江省仙居縣朱溪鎮楊豐山村,梯田上油菜花盛裝綻放。仙居縣農技推廣中心農技專家朱貴平和中國水稻研究所專家在村裡開展技術指導,在村幹部周方平的帶領下,村民對試驗示範的早粳稻進行播種育秧,期待繼續豐富優質稻米品種。
當前,各地正統籌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春耕生産,采取差異化防控措施,确保不誤農時開展農事活動,組織農民合作社、社會化服務組織為農民提供代耕代種、代育代插、病蟲害統防統治等服務,努力為全年糧食豐收奠定基礎。
一抹新綠 守望春天
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
由于清明節在傳承過程中融合了寒食節的習俗,我國北方一些地方還保留着清明節吃冷食的習慣。而在南方,部分地區清明節有吃青團的風俗。
青團是江南等地的傳統特色小吃,外表青色,一般用艾草的汁拌進糯米粉裡,再包裹豆沙、蓮蓉等餡料,滋味清香甜糯,是春季的時令小吃。
在電商平台以及線下門店,蛋黃、芋泥、黑芝麻、榴蓮芝士等各式餡料的青團搶“鮮”上市,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人們餐桌上的變化。
“從2月中旬啟動‘青團季’活動至今,深圳、西安、南京、重慶、北京是青團銷售額增幅的前五名,深圳、西安銷售額比去年同期增長了553%、311%。”盒馬3R事業部研發負責人甜希說,青團的接受度正迅速從江浙滬區域擴大到全國。
清明假期,一些人打算在家品嘗點心和放松休息,另一些人将依然忙碌。醫務工作者、社區志願者、公安民警、快遞小哥、基層幹部……很多人奮鬥在疫情防控、生活物資保障的一線,守護千家萬戶的健康和生活。
3月30日,在福建省晉江市禾恒蔬菜批發市場,商販在搬運蔬菜。新華社發(周義攝)
米袋子、菜籃子是老百姓的關心事。當前,各地加強蔬菜等産品供銷和價格監測預警,強化調劑調運,落實鮮活農産品運輸“綠色通道”政策。農業農村部門抓緊“南菜北運”基地和北方設施蔬菜産區蔬菜生産,受疫情影響的大中城市周邊發展速生葉菜、芽苗菜,加快成熟上市。
在這個清明時節,枝頭樹梢生發點點新綠,處處湧動絲絲春意,人們辛勤努力付出,用心保障生産生活秩序,共同守護清新明朗的家園。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