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作為中國古代首屈一指的朝代,卻在一場安史之亂中跌下神壇,而安祿山正是發動這場叛亂的始作俑者。他僅用23年就從一個偷羊小賊登上了帝國權力的頂峰,親手終結了開元盛世,然而幫助他成就這一切的,竟是唐玄宗的寵妃楊玉環。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安祿山原本并不叫這個名字,而是叫軋荦山,因為他并不是漢族人而是粟特族人,而軋荦山的意思是“鬥戰”,後來他母親改嫁給了右羽林大将軍安波注之兄安延偃,因此安祿山也跟着改了名字。但安祿山并不喜歡這個繼父,于是他逃離了突厥來到了幽州,由于安祿山精通六種少數民族的語言,所以他做起了買賣中間人的營生,同時還幹點偷雞摸狗的事情。結果有一次他在偷羊的時候被抓住了,随後被押送到了當時的幽州都督張守珪那,當時就準備把他亂棍打死,而就在這生死攸關的時候安祿山爆發出了驚人的智慧。
他大喊道,大夫不欲滅兩蕃耶?何為打殺祿山!意思是大人你難道不想滅掉吐蕃和奚嗎?那為什麼要殺了我呢?張守珪一聽這話頓時起了興趣,于是他上下打量了一番安祿山,發現他長得白白胖胖還虎頭虎腦的,于是就将他收入麾下做了一個 捉生将,也就是出去抓俘虜回來問情報的偵察兵,而安祿山也不負厚望,每次出去都能抓到人。并且他還為了得到張守珪的提拔,不惜節食來減肥,因為當時他非常的胖。
舊唐書記載安祿山腹垂過膝,意思是他肚子都下垂到了膝蓋的位置,為此他經常需要把肩膀提起來才能走路,最後經過一番努力他終于把體重減到了三百斤,唐代一斤等于660克左右,因此安祿山此時也還是很胖。盡管如此這還是讓張守珪對他刮目相看,于是他将安祿山收為義子,後來張守珪去世後安祿山接任了他平盧節度使的位置,兩年後他又接替裴寬的範陽節度使,而他之所以升官升的這麼快?全靠三個人,那就是楊貴妃、唐玄宗和李林甫。
我們先來看他和楊貴妃和唐玄宗的關系,有一次安祿山因為作戰失利被押到了京城受審,當時的宰相張九齡覺得他不是個好人,于是決定砍了他的頭,但唐玄宗卻免了他的死罪,後來安祿山便一直用财寶收買往來的官員,讓他們在皇帝面前多說幾句好話,就這麼一來二去他引起了唐玄宗的注意。于是他被叫到了唐玄宗面前述職,而在之後的宴會上安祿山就向唐玄宗表起了忠心,他說臣生番戎寵榮過甚,無異材可用 願以身為陛下死。這兩句話的意思是我雖然出身外族也沒有什麼本事,卻得到了陛下重用,因此我願意為陛下去死。
按理說這種溜須拍馬的話哪能糊弄住唐玄宗,然而安祿山就是憑借自己外族的身份,和憨态可掬的樣子俘獲了唐玄宗得到歡心,于此同時他也自然而然的勾搭上了楊貴妃。那他是怎麼勾搭上的呢?答案是跳舞,世人皆知楊貴妃能歌善舞,同時她還有胡人血統,因此安祿山決定用胡旋舞來接近楊貴妃,所謂的胡旋舞原本是胡族女子跟着鼓點節拍轉圈,因其舞急轉如風。 俗謂之胡旋,雖然這看起來沒有什麼難度,但大家别忘了安祿山可是重達三百多斤的大胖子,你叫他急轉如風難度可不是一般的高,但俗話說天下無難事隻怕有心人,為了得到賞識安祿山可真是豁出去了。
他終日在私底下練習胡旋舞,最後還真給他練成了,而且還跳得相當好,好到楊貴妃看了都要他教自己跳,不僅如此唐玄宗也是喜愛音律之人,因此他也常常為安祿山擊鼓伴奏,就這麼一來二去他們的關系也緊密了起來。而此時安祿山認為時機已到,于是他做出了一個驚人的行為,那就是認楊貴妃做幹媽,而離譜的是楊貴妃還真就答應了下來。但更離譜的還在後面,安祿山在成為楊貴妃的幹兒子後,唐玄宗自然就成了他幹爹,因此他得到了自由出入後宮的特權,于是他一有機會就跑去找楊貴妃。
據《資治通鑒》記載,自是祿山出入宮掖不禁,或與貴妃對食或通宵不出,頗有醜聲聞于外,上亦不疑也,不僅如此有一次安祿山過過生日的時候,上及貴妃購衣服,召祿山入禁中,貴妃以錦繡為大襁褓裹祿山,上自往觀之喜,賜貴妃洗兒金銀錢,複厚賜祿山。這段話的描述可就更厲害了,他說的是安祿山過生日的時候,唐玄宗和楊貴妃給他買了很多衣服,并将他召進了宮裡給他慶生,與此同時還給他舉行了一個名為“洗三”的儀式,具體的内容就是洗澡,隻見三百多斤的安祿山脫了個精光,然後躺進了大澡盆裡,随後楊貴妃親自給他洗澡;洗完澡後楊貴妃又用大浴巾将安祿山裹上送進八擡大轎裡,随後她自己也坐進去,而随着轎子移動她還煞有其事地哄起來大寶寶安祿山,一邊拍着他一邊嘴裡還親昵的喊着 祿兒 祿兒。
但各位要知道安祿山可是足足比楊貴妃大了16歲,而另一邊唐玄宗也不甘示弱,他在聽到這個消息後非但不生氣,反而搬了個小馬紮坐在旁邊看得哈哈大笑,甚至還賞賜給了楊貴妃“洗兒錢”,安祿山也跟着一起領了賞。但就連這都還不是安祿山的演技巅峰,他演技最好的有兩次,一次是他進宮永遠都先拜楊貴妃再拜唐玄宗,而當唐玄宗問他為什麼的時候,他說臣是蕃人,蕃人先母而後父,唐玄宗頓時就被他老實憨厚的樣子打動了,之後楊國忠曾誣告安祿山要謀反,他向唐玄宗說你現在召他進宮他絕對不敢來,然而過了幾天後安祿山卻真的來了宮裡。當時他一見到唐玄宗就哭着對他說,臣蕃人不識字,陛下擢臣不次,被楊國忠欲得殺臣,意思我沒有文化看不懂诏書,因此被楊國忠利用想要殺死我,結果唐玄宗不但沒怪罪他,反而還将他升任左仆射,這個職位在當時相當于宰相。
而自那之後,一旦有人說安祿山的閑話,就會被唐玄宗抓起來押送給安祿山處置,至此唐玄宗對安祿山已經完全放下了戒心,然而這不禁讓人想問,難道唐玄宗真的就這麼傻嗎?當然不是,而這就要說道安祿山最後一位貴人李林甫了,李林甫在當時也是宰相,他為了鞏固自己的權勢向唐玄宗提出了重用寒士和外族人的方針,他給出的理由是寒士和外族人出身低微,因此不會受到外部勢力的操控,而這一點對于通過政變上位的唐玄宗來說正中下懷。
于是在他的授意下李林甫開始大舉排擠漢族人,并扶植了大量外族人,而安祿山就是他最得意的作品,據《舊唐書·安祿山傳》記載,李林甫為相,朝臣莫敢抗禮,祿山承恩深,入谒不甚罄折,林甫命王鉷,鉷趨拜謹甚,祿山悚息,腰漸曲,王鉷當時的職位跟李林甫相當。然而他卻對李林甫畢恭畢敬,這使得安祿山意識到李林甫不是好惹的,而事實證明的确如此,在之後的交談中,每與語,皆揣知其情而先言之,祿山以為神明,每見林甫雖盛冬亦汗洽。
這段話說安祿山和李林甫說話時,每次對方都能猜到他要說什麼而先發話,這讓安祿山覺得李林甫是神仙,于是之後他每次見到李林甫即便是冬天都會吓出一身冷汗,因此安祿山自然而然的就成了李林甫的心腹,而這才是他在朝中暢行無阻的保障,而對唐玄宗來說安祿山是他對抗太子李亨的砝碼?因為當時太子李亨的勢力越來越大,唐玄宗害怕自己也步了前人的後塵,于是他決定扶持安祿山,所以在那之後安祿山成了三鎮節度使,手裡掌握着20萬兵馬,要知道那時整個唐朝都才60萬軍隊,他一個人就掌握了三分之一,然而最後不管是李林甫還是唐玄宗都沒有想到,安祿山從始至終都不怕任何人,他在手握重兵後悍然發動了安史之亂,一舉将唐玄宗趕下了皇位,她的幹娘楊貴妃也因為他被賜死。
而李林甫雖然病死了,但後來也被楊國忠誣告謀反,落得個削官改葬 抄沒家産 子孫流放的下場,人心不可測這句話在安祿山身上體現得淋漓盡緻,他一再将自己僞裝成憨傻老實的形象,并深谙唐玄宗和李林甫等人的目的,由此在朝堂之間左右逢源,最終讓自己登上了權力巅峰,也算對得起枭雄二字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